第13次國際丁玲學術研討會開幕 百名專家研討“丁玲與中國現代性”
2017年3月25日上午,以“丁玲與中國現代性”為主題的第13次國際丁玲學術研討會在湖南常德市丁玲紀念館拉開帷幕。丁玲文學獎頒獎暨紀念丁玲音樂朗誦會等活動也同時進行。3月28日上午,還有一場高品質的講座等著大家。
繼2014年第12次國際丁玲學術研討會在該市舉行之後,由中國丁玲研究會、清華大學中文系、湖南文理學院主辦的第13次國際丁玲學術研討會繼續選擇在丁玲的家鄉進行。夏華作協葉芳會長和連芸副會長以及廈門大學莊鐘慶教授,蘇永延教授,王丹紅教授和集美大學張建英教授,上海交通大學呂旭龍教授均應邀參會,來自海內外的近百名專家、學者,提交論文近50篇。這些丁玲創作研究學者們不斷採用新視角,拓展新思路,圍繞“丁玲與新時期”及“丁玲研究的回顧與反思”等探討丁玲對中國當代文學的貢獻;從革命情結、女性文學等方面考察丁玲一生的成就與現代文學的聯繫。
3月26日晚,第10屆丁玲文學獎頒獎暨“永恆的記憶”紀念丁玲音樂朗誦會隆重上演。從1988年啟動的丁玲文學獎每3年進行一次評獎,促進了常德、北大荒兩地文學的日趨繁榮,培養和發現了大批優秀作家。此次有13件作品獲得丁玲文學獎,40件作品獲得丁玲文學獎提名獎。頒獎後的音樂朗誦會上,文藝工作者和朗誦愛好者們用舞蹈、歌曲和詩朗誦等多種形式,緬懷、追憶常德的這位奇女子。
3月28日上午9點,在丁玲紀念館報告廳有一場高品質的講座。中國丁玲研究會會長、清華大學中文系主任、教授、博導王中忱和中國丁玲研究會副會長、丁玲晚年秘書、《作家文摘》報原副社長、編審王增如分別就“丁玲的晚年思想”和“我所熟悉的丁玲”為題進行專題講座,讓大家更加瞭解、認識到這位偉大的革命女作家。
(摘自《常德晚報》3月27日頭版)
左起:厦大苏永延教授,上海交大吕旭龙
教授,厦大庄钟庆教授,夏华作协连芸,
叶芳,厦大王丹红教授参加丁玲研讨会
大会合影
夏华作协叶芳和丁玲女儿
蒋祖慧(左一)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