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威夷華文作家協會會長黃河浪

因感染肺炎於香港醫院病逝

(本報訊)夏威夷華文作家協會會長黃河浪先生,月前不幸感染肺炎,於香港東區醫院深切治療室與疾病頑強搏鬥一個多月後,在今年7月18日晚上9時與世長辭,終年71歲 (詳情請看第二版文章) 。

黃河浪畢業于福建師大中文系,1975年到香港,1995年移居美國,1997年創辦美國夏威夷華文作家協會,並出任會長,兼《珍珠港》文學報主編,編輯及出版了夏華作協成員作品集《藍色夏威夷》第一、二集,是華僑大學客座教授。

黃先生六十年代開始發表作品,已結集出版的個人著作有詩集《海外浪花》、《大地詩情》、《天涯回聲》、《香江潮汐》、《風的腳步》、《海的呼吸》、中英對照詩集《黃河浪短詩選》、《披黑紗的地球》,散文集《遙遠的愛》、《生命的足音》等。

他1979年所寫散文《故鄉的榕樹》,獲香港市政局舉辦的首屆中文文學獎散文組冠軍,被廣泛轉載評論。八十年代開始,編入中國大陸的高中語文課本及大學教材,長期使用。《故鄉的榕樹》還和另外數篇散文《春臨太平山》、《維園中秋夜》、《愛石的人》等被選入2009年香港中學語文課本或教材。

2011年黃河浪發起由夏威夷華文作家協會主辦『世界華文文學夏威夷國際研討會』,邀請夏威夷州立大學中國研究中心聯合主辦,並由香港孔教學院、夏大東方語言文學系、世界華文文學聯會、韓國外國語大學中文系、香港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會、澳門大學中文系、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文學院等世界各地文化機構協辦,會議在夏大校園區東西方中心隆重召開,出版了會議論文集《握手太平洋》,獲夏威夷州政府宣佈會議日期2011年8日21日為『美國夏威夷華文作家協會日』,並獲夏威夷參、眾兩議會頒發獎狀,慶賀會議成功。

黃河浪個人小傳及文學成就收錄于《世界華人文化名人傳略》、《華僑華人百科全書. 文藝卷》、《香港文學史》、《中華文學通史》、《中國文學家辭典》、《海外華文文學史》等數十種辭典之中。

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第十七屆
國際學術研討會將於十月中旬在福州舉辦 

由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福建師範大學主辦,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福建省臺灣香港澳門暨海外華文文學研究會承辦的“學術史視野中的華文文學——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第十七屆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成立10周年、世界華文文學學科建設30周年紀念大會擬於2012年10月中旬在福州舉辦。

會議總議題:“學術史視野中的華文文學”

分議題:1、海外華文文學的源流與學術軌跡;

2、臺灣文學的歷史經驗與前沿話題;

3、不同地區華文創作特徵的比較研究;

4、百年華文文學的經典化問題;

5、華文文學與華語傳媒的跨界互動;

6、華文文學理論批評家的詩學貢獻。

聯繫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上三路8號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

郵遞區號:350007

連絡人及電話:曾水官0591-87690488(行動電話);

              李詮林15960015898(手機)

電子郵箱:CAWCL2012@163.com;

          liquanlin@126.com

加華文學獎延至七月底截稿
邀各地名家出任終審團委員

加拿大華裔作家協會25周年銀禧會慶活動之一的「第一屆加華文學獎」,徵稿消息發出後,反應熱烈,來稿踴躍。同時,也有文友希望能推遲截稿期,讓他們有更充裕的創作時間。文學獎籌委會現徇眾要求,決定把截稿日子順延一個月至7月31日,請有意參賽者在該日前投賜佳作,不要錯過最後的機會。

為辦好「第一屆加華文學獎」,籌委會邀請了十多位世界各地的著名詩人、作家、學者與文學評論家出任終審委員。終審團現已組成,名單如下(依姓氏筆劃序):新詩組:王健(Jan Walls漢學家,西門菲沙大學教授)、洛夫(著名詩人)、陸士清(復旦大學教授)、喻大翔(同濟大學教授)、 瘂弦(著名詩人)、 鄭愁予(耶魯大學終身駐校詩人及榮休教授)。 散文組:王列耀(暨南大學教授)、 阿濃(著名作家)、陳建功(中國現代文學館館長)、黃維樑(台灣佛光大學教授)、梁錫華(香港嶺南大學教授,文學院前院長)、潘耀明(香港作家聯會會長)。小說組:李彥(滑鐵盧大學孔子學院院長)、胡菊人(著名作家)、徐學清(約克大學教授)、陶然(《香港文學》總編輯)、陳山木(卑詩大學教授)、劉俊(南京大學教授)。

文學獎每組設:第一名現金及獎品總值加幣1,000元及獎座;第二名現金及獎品總值加幣500元及獎座;第三名現金及獎品總值加幣300元及獎座;優異獎(三名)每名獎品一份及獎狀。參加者須為加國公民或永久居民。

文學獎籌備委員會成員如下:顧問:王健(Jan Walls)、白先勇、余光中、洛夫、胡菊人、姜安道(Andrew Parkin)、曾敏之、陳建功、梁錫華、瘂弦、 葉嘉瑩、劉以鬯、劉再復、鄭愁予、聶華苓、榮譽主席:盧因、主席:陳浩泉、副主席:梁麗芳  陶永強、委員:施淑儀、陳國燊、陳麗芬、韓牧、李盈、陳山木、任京生。

有關文學獎詳情,可參閱 「加華作協」網頁:www.ccwriters.ca 。查詢可電:604-941-5083 陳先生;或 604-785-1048 梁小姐。(加華作協供稿)

北美華文作家協會2012年大會
將於9月下旬在紐約召開 

北美華文作家協會2012年大會,訂於9月29日至10月1日在紐約召開。

這次大會是全北美地區的文友聚會。

此次北美作協大會旨在團結這些「值得崇敬的文學粉絲和文字工作追星族」,大家聚集一起,用短短3天時間,溝通交流、分享心得、互相砥礪。主辦單位請到白先勇先生擔任大會主講,他將和出席的文友,面對面談他精采繽紛的寫作人生。

此外,得紐約佛光山的協助,大會在白先勇先生演講之後,移師上州的鹿野苑,那是一個風景優美、環境清幽的山間活動中心。

大會另安排了來自臺北師範大學的簡瑛瑛教授,跟大家談「從台灣看海外文學」,這是一場兼具學術和實務的座談演說;此外大會並安排各分會心得交流、心靈禪修、賞楓巡山、中秋之夜等等活動。

大會工作團隊的夥伴包括:施叔青、姚嘉為、張鳳、徐新漢以及周勻之、吳麗瓊、梁安仁(地主紐約作協)以及劉馨蔓(大會總幹事)、石語年(大會手冊主編)等諸位女士、先生;還要感謝趙淑俠女士的指導協助。

1.把報名表填妥,先e-mail到chinesewritesna @

     gmail.com,以便統計人數

2.支票請加上中文姓名以利辨認,抬頭請寫 Chinese Writers Association of New York ,加上列印出來的報名表,寄至北美作協大會報名處: 189-23 46th Ave,  Flushing, NY 11358

3.報名截止日期為 8/1/2012。

  (北美華文作家協會供稿) 

第3屆「桐花文學獎」徵件
首開客語創作特別獎 

客家委員會結合桐花祭賞花熱潮,繼續辦理「第3屆桐花文學獎」。凡以「正體中文」(含客語漢字)書寫桐花或客家主題皆可參與,歡迎踴躍投稿!

第3屆「桐花文學獎」除分為散文、新詩、短篇小說以及小品文四類外,更首創「客語創作特別獎」,以鼓勵民眾認識客家文學以及文字之美。短篇小說首獎獎金高達臺幣15萬元,獎金總額逾臺幣96萬元,提供民眾在玩賞美景與體驗豐富的客家文化之際,更能提筆創作,以文字展現客家風情與感動。

「客家桐花祭」已成為臺灣最富盛名的客家藝文盛典,每逢春光時節,全臺的山林丘壑遍布著繁花如雪的桐花勝景,令人迷醉忘返,第3屆「桐花文學獎」,鼓勵民眾在賞桐時節,將心中的感動訴諸文字踴躍投稿,參賽主題不限桐花,亦可以廣大的客家文化為主題。

第3屆「桐花文學獎」即日起開始收件至7月31日止,一律掛號收件,以郵戳為憑,徵文活動簡章與報名表可於客家委員會「2012客家桐花祭主題網」(http://tung.hakka.gov.tw) 查詢,或至活動網站(http://www.tungliterature.tw)下載,亦可回郵函索簡章寄至承辦單位(100臺北市中正區林森南路2號2樓之5 木蘭文化),洽詢電話(02)2351-0116(桐花文學獎徵件小組)。

主辦單位:客家委員會

鄭文婷 小姐(02-87894567轉743)

承辦單位:木蘭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桐花文學獎徵件小組(02-2351-0116)

第十屆全國微型小說年度評選啟事 

由中國微型小說學會主辦,金山雜誌社承辦的全國微型小說(小小說)年度評選,自2002年至2011年,已成功舉辦九屆。為進一步推動微型小說的創作,擴大其活動的影響,2012年,將舉辦第十屆全國微型小說(小小說)年度評選暨創作研討會活動,舉行頒獎典禮及微型小說創作研討會,開展采風和專家講座等系列活動。

一、本屆評選活動由中國微型小說學會、鎮江市委宣傳部、鎮江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金山雜誌社承辦,中國移動通信鎮江分公司協辦。

二、參評範圍為2011年內正式發表、出版的微型小說(小小說)單篇作品。參評作品每篇以1500字以內為宜。

三、參評作品可由報刊集中推薦和個人自薦。報刊推薦限每位作者一篇;個人自薦不超過兩篇。

四、評選出獲獎作品100篇。其中一等獎10篇,二等獎30篇,三等獎60篇,另設報刊編輯獎若干名。

五、對獲獎的作者、報刊編輯頒發獲獎證書及獎金。一等獎獎金各1000元;二等獎獎金各600元;三等獎獎金各300元;報刊編輯獎另獎;獲獎名單將在各大媒體、網站公佈。

六、本屆評選活動即日起,至2012年8月31日截稿,以郵戳為准。推薦、自薦參評作品須附首發原件,並注明作者詳細地址及刊發或出版的時間、報刊、出版社,用A4紙複印一式5份。

七、評選揭曉後,100篇獲獎作品將結集出版,作品具珍藏價值。

八、本屆將邀請獲獎代表、評委、知名評論家及重點媒體來鎮江,舉辦頒獎與新聞發佈會及微型小說創作研討會,開展采風和專題講座等系列活動。

九、來稿請寄江蘇省鎮江市正東路34號機關綜合樓五樓《金山》雜誌辦公室,郵編212001,信封請注明“參評”字樣。諮詢電話:(0511)84402821  ,80829003  (全國微型小說年度評選組委會供稿)

沈寧新書《從華盛頓到華爾街——美國社會觀察記》
今年八月出版 

北美華文作家沈寧的新書《從華盛頓到華爾街——美國社會觀察記》,由龍門書局文化分社於今年8月出版。本書屬於沈寧“我在美國三十年” 套書系列,書中談到三權分立、民主當道、市場最大,已成為人所共知的美國社會常識。但是至於職業政客和各種主義者如何揮舞著各自的旗幟邊“互毆”邊談判;選民們如何識破虛假的政治宣講,選中尚算合心意的政治領袖;議會、白宮、法院如何站穩蹺蹺板,實現權力的平衡和制約;誰夠資格代表美國主流社會;美國人的故事,是憑藉信仰、勇氣、智慧和堅持來創造奇跡,還是依仗大棒和金元來撬開其他國度的大門?作者身處其中,參加過選舉,當過陪審員,親歷過華爾街風暴,對崇尚“挑戰主流”的社會文化從愕然到接受到深思到筆之成書,用意不唯記錄,更為借鑒。

沈寧是蔣介石文膽陶希聖之外孫,民主人士沈鈞儒之侄子,著名翻譯家沈蘇儒之子。美籍華人,曾任“美國之音”新聞主播、美國聯邦空軍軍官學院教官。先後出版了《美國十五年》、《戰爭地帶》、《商業眼》、《美軍教官筆記》、《點擊美國中小學教育》,長篇小說《百世門風》、《刀口上的貴族》(原名《嗩呐煙塵》)等。(沈寧供稿)

像海鷗一樣迎着暴風雨翱翔

——悼念父親黃河浪

(夏威夷) 葉芳

〝這是我第一次到海裏游泳,大海啊,我撲進你的懷抱裏了,我願做一個你—粗獷的大海的堅強兒子,承受你的薰陶, 在你磅礴的氣息裏成長為一個勇敢的、堅忍不拔的人…正游着,忽然看見幾隻雪白的海鷗在我頭上飛着。牠們傾斜着翅膀迎着強勁的風飛着,迎着暴風雨頑強地翱翔。啊,海鷗,自由的精靈,海的驕傲的兒子,你們不畏一切向前衝去,迎着狂風,撕破那狂暴的陣雨堅強地衝去,你們是勇敢的戰士…雪白的海鷗,飛吧,像流星,像閃電!〞我強忍着眼淚,在父親的病牀邊讀着他唸大學時第一次去福建漳港遊玩的日記。

當時父親虛弱地躺在香港東區醫院深切治療室的病牀上,喉嚨做了氣管切口,切口接駁着電腦控制的呼吸機,鼻孔裏插了用來滴營養奶的胃喉,雙手亦插着多個用來注射各種抗生素或抽血的針管,兩腿包着電動的按摩布,還有手臂上包的自動量血壓器,身上插的尿喉等,這些醫療儀器像施酷刑的刑具,使父親受盡了肉體上的痛苦,禁錮了父親身體上的自由,令他動彈不得、不能飲食已接近一個月。一向高高瘦瘦、文質彬彬的父親已被在醫院感染的肺炎惡菌和各種併發症折磨得瘦骨嶙峋,手上佈滿被針頭扎過的瘀痕。雖然如此,父親仍很努力在每天中午和傍晚的探病時間保持神志清醒,艱難地用筆在紙上寫字與我和母親溝通。我們每天看着父親掙扎在生死邊緣,軀體日漸虛弱下去,心裏感到極度的憂傷和焦急。母親於是找出父親年青時寫的日記,叫我每天趁父親有精神時唸幾段給他聽,使他回憶起那些激情燃燒的歲月,鼓勵他的求生意志。我陪伴父親一齊回憶起當年他第一次去上海、杭州、南京、北京等地遊玩及串聯的日子,回憶起他和大學的老師及同學們同遊福州一些名山古寺的行程,以及他對故鄉的懷念,對朋友們的情誼,那些青春的閃耀片段令他稍忘身上的病痛,有時他會辛苦地扯動嘴角,想展露一個微笑。

父親出生於福建長樂,七歲時生母病逝,生父長年在外航海。他自幼於鄉間長大,對大自然充滿了深厚的感情。他讀書勤奮,自學能力很強,成績優異,並且對文學藝術非常熱愛,寫作、繪畫、彈琴都能無師自通,小學時的畫作還得過國際獎項。可是他不幸在高中時於鄉間染上由雀鳥傳染的俗稱〝雀仔菌〞的肺病,這種肺病不會通過空氣人傳人,但就很難根治,細菌長期侵蝕他的左肺,令左肺結疤及枯萎,亦令他的身體長年瘦弱。雖然他來香港生活後曾兩次入住肺病療養院超過半年時間,每天要吞十多粒治肺病的藥丸,但亦只能稍為控制病情。他默默忍受着多年的病患,從來沒有因此向家人抱怨。

父親和母親是大學同學,相伴近50年,感情很好。他在我母親的細心照顧下,以樂天的精神積極投入文學創作,先後出版了多本詩集及散文集,他的散文《故鄉的榕樹》更獲香港市政局舉辦的首屆中文文學獎散文組冠軍,連同他的多篇其他散文被編入中國大陸及香港的大學和中學教科書,獲廣泛轉載評論。後來他移居美國,於1997年創辦美國夏威夷華文作家協會,並出任會長,兼《珍珠港》文學報主編,編輯和出版了70期《珍珠港》,及夏華作協成員作品集《藍色夏威夷》第一、二集,獲世界各地著名大學如美國普林斯頓、哈佛,英國牛津,中國北大、清華,香港中央圖書館、港大等圖書館收藏。夏華作協在他多年的領導下,拓展了駐世界各地的代表,以文會友,打破了地域及國籍界限,與各國的世界華文文學組織建立了廣泛的聯絡,並獲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韓國外國語大學、上海復旦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及加拿大、歐洲、東南亞、中國大陸、台灣等地的作協組織邀請往各地開世界華文研討會。2011年他帶領夏威夷華文作家協會主辦『世界華文文學夏威夷國際研討會』,邀請夏威夷州立大學中國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獲美國大陸、加拿大、中國、香港、台灣、韓國、日本、澳門等世界各地文化機構協辦及參加大會,並出版了會議論文集《握手太平洋》,獲夏威夷州政府宣佈會議日期2011年8日21日為『美國夏威夷華文作家協會日』,另獲夏威夷參、眾兩議會頒發獎狀,慶賀會議成功。

多年來為了文學作出無私奉獻的父親因用眼過度,右眼視網膜曾於多年前破裂,在夏威夷做過兩次縫補手術。手術後雖然右眼恢復部份視力,但不久又因右眼白內障嚴重而幾乎失明,這令愛看書的父親很難過。本來香港的眼科診所為父親安排了2011年6月的白內障切除手術日期,但如果做了手術就不能乘飛機往夏威夷召開世界華文文學的國際研討會,結果父親只好推遲手術。會後回港約半年再獲手術排期,但做術前檢查時又說父親血壓稍高,要轉去內科檢測,內科醫生又說不用吃降血壓藥,可以做白內障切除手術。經過這麼搗騰一番後,終於確定了今年3月27日的眼科手術日期。

可是父親卻在3月20日凌晨肺部舊患突然復發,咳嗽吐血送入醫院急症室。後來又因病患爆滿延遲了治療,導致咳爆了右肺,要插喉抽氣搶救。父親於住院廿多天後獲準出院回家養病,他當時已被病魔折磨得瘦了十多磅,虛弱得沒有力氣行走。我建議用輪椅推他去出租車站,但他堅持叫我扶他慢慢走去搭車,而不願意坐輪椅,令我十分佩服他那堅忍不屈的精神。他回到家中沒有向我們埋怨病中的痛苦,只是輕輕說了句〝這次進醫院差點回不了家〞。

我很珍惜父親在家養病的日子,每天努力地學煲食療湯水和父親喜歡吃的菜式,令他的體重迅速增加了五磅。我還去圖書館借了各種養生書籍,期待可以促進父親的身體療養。全家人亦盡量抽空陪父親去公園晨運和散步,希望他早日康復。父親很快回復他樂觀的個性,他說要陪母親去看電影,又說要做右眼白內障切除手術。我和母親都曾勸他不要心急,待身體復原後再做也不遲,姑姑也從福建打電話來勸阻,但父親說他肺病復發就是因為眼科手術拖得太久了,令他很難受。我們擔心再反對會影響他養病的心情,只好幫他再約眼科手術的日期,結果定在5月30日。在做術前檢查時,醫生講解手術很簡單,切除眼睛的白內障和放入人工晶片只須約半個鐘頭,失敗率是三千分之一,大部份人第二天就可拆掉遮在眼上的紗布了,并且可以恢復部份視力。

5月30日早上,父親懷着右眼復明的美好願望,到了香港東華東院的眼科診所。怎知道這竟是一場噩夢的開始,父親的眼科手術做了約四個鐘頭才出來,醫生說手術失敗了,眼底大量出血,導致父親視網膜脫落,右眼永久失明。他說稍後要為父親全身麻醉再做眼底清瘀血手術,但我告訴他父親的肺部狀況,他考慮到風險太大,就改為給父親每天吃減眼壓藥。剛做完手術時父親右眼的傷口上留了一個小孔,用來排眼底的瘀血和減眼壓。但兩天後醫生便將小孔縫合,父親曾要求將小孔留多幾天以便瘀血流出,醫生說害怕感染,並且手術失敗後醫生匆忙縫合的傷口,須拆掉再縫,就這樣我父親的右眼又遭了一次罪。果然父親右眼的眼壓在小孔縫合後上升,使父親整晚脹痛,難以入眠。醫生就將減眼壓藥從每天早晚一粒增加到一天四粒,再加上止痛藥,但這對父親的身體產生了嚴重的副作用,使他手脚麻痺,日不能吃,夜不能眠,開始精神焦慮。由於香港醫院採用的輪班制度,導致病人每天要面對不同的醫生,個別醫生說話完全不考慮病人的感受,曾有個眼科醫生用電話回覆我的查詢,直說如果父親的眼壓降不下來,就要動手術切除眼球。後來我探病時父親告訴我他就在那個醫生的旁邊,聽了這番話很不開心。幾天後父親又開始咳血,因東華東院的內科急救設備不足,因此6月9日眼科醫生決定讓父親轉往聯網的東區醫院。

父親先轉往東區醫院的眼科病房,但眼科醫生看了他的肺科病歷,既擔心多打止血針會有副作用,又擔心少打針會止不了血,於是急召內科醫生來看。內科醫生看後馬上要求多打止血針,并立即把父親轉往內科病房。隔日父親肺部咳血止住,卻又因痰的化驗報告顯示有〝雀仔菌〞被轉往內科隔離病房。雖然這次我早已分別將父親肺科的舊病歷預先提供給眼科和內科病房,也解釋3月份在另一醫院早已確證〝雀仔菌〞不會通過空氣傳染,病人不需住隔離病房。我請求醫生不要把病弱的父親搬來搬去,以免影響病人的身心。醫生說這是醫院規定的程序,須等第二個驗痰報告出來才可決定是否搬出隔離病房,而第二個報告要等約兩個星期。聽到這個消息對父親又是一個沉重打擊,他一心希望能趕快止住肺部咳血,降低眼壓,出院回家。我只能安慰他放寬了心養病,我會盡力向醫生爭取在許可的情況下讓他早些出院。由於父親停止了咳血,但眼壓尚未穩定,不久內科醫生又將父親轉往眼科的隔離病房。

6月15日中午我收到父親用手機打來的電話,他告訴我早上眼科醫生終於說他的眼壓巳經降下來了,叫我去醫院探望他時盡快向醫生要求出院。當天傍晚我滿懷着盼望接他回家的心情去看他,但看到的情景令我畢生難忘。瘦削的父親正艱難地坐在病牀上,呼吸急促微弱,用一隻手緊抓着病牀的欄杆,另一隻手顫抖地拿着膠湯勺,正努力地在吃粥。由於藥物的副作用,還有每隔兩小時要滴七種眼藥水來為右眼止痛、減壓、抗菌的安排,父親已經多日不能入睡,也吃不了飯,只能吃些稀粥。但他知道多吃能增加體力,就強迫自己盡量吃。我問父親為甚麼不按電鈴叫護士來幫忙調整一下病牀的高低,可以坐得舒服些?父親說不想麻煩別人,而且護士很忙,有時叫了很久才來。我替父親調整了病床,然後餵他吃了些粥和母親煲的鷄湯,父親就表示很疲倦,想睡一會兒。他那幾晚要靠醫生給的安眠藥才能勉強睡覺,但我們探望他時他卻很快入睡,可見醫院的環境令他極沒有安全感,精神高度緊張。我們曾要求醫生給家屬留夜陪護,但醫生表示香港醫院病牀擠迫,而且傳染菌眾多,因此不能讓家屬留夜。那夜我看到父親如此虛弱,心裏很擔憂,就請隔離病房的護士通融讓我多陪他一個鐘頭。我坐在病牀邊握着他的手,讓他安心地睡覺。

6月16日中午,我接獲內科醫生的電話,說父親感染了醫院的肺炎惡菌,人已因缺氧而意識不清,須轉往深切治療室經口腔插喉,用呼吸機幫助呼吸,叫我們盡快趕往醫院。我在電話中請求醫生無論如何轉告父親我們都很愛他,叫他一定要堅持住。我們立即衝下樓叫出租車,天忽然下起了大雨,我的淚水和雨水混在一齊,滿臉流淌。到了深切治療室,醫生說已為父親插喉,並給他注射了一些安眠鎮定的藥物,讓他不用太辛苦。父親被安排在深切治療室的隔離病房,已是昏睡狀態。我們央求醫生給我們進房去和父親說些鼓勵的話,因為有很多事實證明一些病危昏迷的病人是聽到家人的呼喚而蘇醒的,那位有同情心的醫生終於同意給我們進房一會兒。當時馬可堂的尹牧師和師母也趕來探望父親,尹師母曾是醫院的肺科護士,她也陪我們進房為父親祈禱。我們看到父親口裏插了喉管,臉上貼了許多膠布條固定喉管的位置,滿身插着各種針管和貼着線,連接輸液瓶和各種顯示生命指數的儀器,不禁難過得哭起來,在他耳邊大聲呼喚他,叫他一定要醒過來,我們等着他康復接他回家。出房後醫生告訴我們轉進深切治療室的病人在頭廿四小時很危險,病況很不穩定,有變化會通知我們立即再趕來醫院。我擔心母親來回奔跑,身體會受不了,就決定留在醫院陪父親。但深切治療室也不準留夜,我就在病房外的膠椅上看書,希望父親能感受到我們對他的精神支持,挺過這一關。後來到凌晨時有位好心的女護士讓我到深切治療室内會客室的沙發上躺下睡了一陣子。第二天下午馬可堂的倪傳道和朋友陳先生也分別到醫院來支持我和探望父親,我們只可以隔着兩重厚厚的玻璃門看着依然昏睡中的他。那天剛巧是父親節,我請求護士打開一道玻璃門讓我向父親說話,我隔着另一道玻璃門大聲祝他父親節快樂,告訴他一定要好起來給我機會繼續孝順他。慶幸護士說父親的生命指數暫時穩定下來,我待到傍晚才回家。

接下來我們懷着坐過山車般的心情每天往深切治療室探望父親。數天後我去探望父親,驚喜地發現他已搬出了深切治療室的大房,不用再隔離,因為第二份驗痰報告終於確認了這點。而且父親已開始蘇醒,身體能稍微活動,但他的雙手卻被綁在病牀上,護士解釋是因為被插喉的病人很辛苦,常於清醒後自行拔喉,為了避免意外發生,所以要綁手。我還沒來得及開心多久,便又體會到父親所面臨的新的折磨和痛苦。他醒後最痛苦是口很乾,但插了喉無法自行飲食,只能等護士有空時替他用水洗洗口腔和嘴唇,和搽些潤唇膏。另外插喉會刺激痰液分泌增多,護士經常要用另一條小管從喉嚨插入氣管抽痰,每次都引起父親一陣乾嘔,我看了十分心痛。父親完全不能說話,清醒後急着要了紙筆,想與我們溝通。第一次寫的字不能成形,都是扭曲的線條,我們只能在一旁猜測。但父親因極度的不適和藥物的影響,變得非常急燥,如果我們猜不到他會用筆一直篤着寫字板。後來他表達得清楚一些的時候,就反覆質疑為甚麼醫生護士不讓他回家、不給他說話、不給他飲食,原來他已忘記了自己患了肺炎要急救的片段,只記得他的眼壓降了可以要求回家。醫生說父親的情況屬於〝深切治療室症候群〞,有部份病人在藥物影響下產生猜疑心和抗拒情緒,這樣不利於治療。我們反覆地將轉來深切治療室的經過解釋給他聽,希望他耐心配合治療。我們請東區醫院的梁院牧和之前那間醫院的林院牧為他祈禱,請臨牀心理醫師分析他的心理,請醫療社工蔡姑娘來探望,又請氣功師傅教他氣功呼吸法,想方設法幫助他的身心康復。

後來叔叔來醫院探望支持父親,姑姑從福建飛來陪伴父親,弟弟也打電話來問候。在大家的鼓勵下,父親一度可以試着拔喉自行呼吸了一天。但由於拔喉後仍要用一種面罩式呼吸機輔助,父親很抗拒用這種機,又被綁了手,結果要第二次插喉。後來醫生說插喉太久易引起另一種肺炎感染,替父親做了氣管切口接駁呼吸機。這種切口接駁法令父親稍為舒適些,焦燥的情緒逐漸平伏下來,並可以進食流汁食物如湯水、白粥、果醬等,我又開始忙着為父親煲些他想喝的湯。他有時甚至可以除掉呼吸機自行呼吸幾個鐘頭,或坐到一張特定的沙發椅上鍛鍊呼吸。我們的心底又升起了接父親出院的希望,商量着就算父親不能擺脫呼吸機,我們也可以在家中裝一台機接他回家療養。

可惜好景不常,父親不久又開始發高燒,醫生說他的痰中和血中都驗到因長期插着靜脈注射針口而導至的霉菌感染,並有尿道炎,醫生在父親日常注射的醫〝雀仔菌〞的藥和治肺炎的抗生素外,又新增了兩種抗生素,可是醫生告訴我們病情很不樂觀。父親的肺部X光片顯示他的左肺已因〝雀仔菌〞的侵蝕失去了功能,他憑堅毅的精神長年只靠右邊肺呼吸,但右邊肺在三月剛爆過,又不幸感染了肺炎,送到深切治療室時只剩下四分一的呼吸功能,到後期更是兩邊都花了。我看着日漸病弱的父親,心中極度傷痛,但又不敢表露怕影響他的病情,只能每天探病時為他讀讀日記、醫療奇跡故事、聖經及報章等,並幫他按摩手脚,以免長期臥牀而生褥瘡。

父親病危時仍記掛着要按時印製這期的《珍珠港》,他叫我組稿和主編,並惦記着他的古詩《羽田集》的出版。我於6月17日晚上夢見父親囑咐我《珍珠港》出版的事,於是我18日一早開始組稿,中午由母親和氣功師傅去探望父親。母親回來後神情凝重,說父親的呼吸機供氧指數已達70%以上,顯示他的肺部功能越來越弱。我聽後心裏一緊,趕忙於傍晚探病時間與叔叔前往看父親。到達醫院醫生正在替父親注射針藥,她告訴我父親的供氧指數又加大了,但血壓持繼下降,恐怕捱不過當晚。我急得問她還有沒有其他特效藥,或者父親可否做肺部移值,她說可用的抗生素全用了,而且父親年紀大身體弱,肺部移值併發症或排斥厲害,更不可行。她叫我與家人商量如父親呼吸停止時是否要做心肺復甦的搶救,不過那可能要用電擊,大力按摩亦可能導致肋骨骨折。我請教醫生的意見,她婉轉地表示父親肺部已全部失去呼吸功能,就算搶救也沒有機會存活。我着急地給母親打電話,她手機沒電聯絡不上。又急忙打電話給莫院牧求助,她建議可以找梁院牧幫忙。我想起梁院牧住在我家附近,請他趕忙去通知母親帶我女兒一齊來醫院。梁院牧電話中問我是否同意他替父親做洗禮,成為基督徒,我想起在父親清醒時他已跟梁院牧祈禱決志信主,因此同意請他趕來施行洗禮。我也通知了尹牧師夫婦,他們當即表示趕來支持。在這段面對生死存亡的日子裏,我對基督教的大愛精神、對各位院牧和馬可堂的弟兄姊妹的無私助人感動不已。

我也打了一個電話給家庭朋友潘德鄰醫生,他是我們30多年前相識的家庭朋友。那時母親因患急病入住香港瑪麗醫院,結識了當時仍是港大醫科學生并在瑪麗醫院實習的潘醫生。後來母親病愈,潘醫生曾帶我們參觀港大醫學院和宿舍, 并結識了他的同學黃大偉醫生。那時我和弟弟都覺得他們很優秀, 以後一定是社會的棟樑,當天回家後還寫了篇日記,立志以他們為榜樣,所以日後才會赴美留學, 都是受了他們的啓發。時光如梭, 一晃眼30多年過去了,潘醫生成了著名的骨科專科醫生,黃醫生是東區醫院急症室的主管。他們在各自的專業領域成就超卓, 還能保持着對藝術的熱愛, 潘醫生的琴藝高超, 特地為病重的父親錄製了兩首古琴名曲鼓勵他,並曾提供自己創作的古詩給《珍珠港》刊登。黃醫生則百忙中堅持寫專欄,暢談醫院工作中經歷的人生百態,還送了一本由專欄文章結集的書給我們,并抽空親自去深切治療室看望父親,瞭解病情。我告訴父親他們的鼓勵幫助,令父親非常感動。這時潘醫生耐心聽我訴說父親的病況,告訴我最後時刻醫生都是這麼說,他叫我要堅強並安慰母親。

我回到父親病牀邊繼續讀他去南京遊玩的日記,或和叔叔談些父親鄉下的近況,希望給父親想起多些快樂的回憶。雖然醫生已替父親注射了一些鎮靜用的嗎啡,舒緩父親的痛苦,他已陷入昏睡狀態,但醫生說病人最後消失的是聽覺功能,叫我們多向他說話讓他安心。母親帶着我女兒已經趕到,我們商量後都認為這幾個月的疾病已令父親受了太多的折磨,如果他走了就不再進行無望的搶救,令他受更多煎熬。我發現父親温暖的手開始轉涼,擔心父親等不及洗禮,又打電話請梁院牧早些到。我們繼續圍着父親的病牀,握着他的雙手,說着想對他說的話。我說我會繼續完成《珍珠港》和他的古詩集的出版,我女兒說她會努力讀書,做個好孩子,并畫了幅有很多鮮花和心的圖畫放在他手中。母親哭着說他倆相伴近50年,現在剩下她怎麼辦。我打了個電話給倪傳道,請她在電話中代禱,希望天父好好恩待我父親。這時梁院牧已趕到,用聖水在父親的額上畫了十字架為他洗禮,父親的神情很安祥。然後尹牧師和師母也趕到了,尹牧師為父親做告別祈禱,我把放在父親病牀牀頭上由尹牧師贈送的十字架放到父親手裡,這時護士來告訴我們父親的心跳剛剛停止。母親問護士為甚麼父親看似仍有呼吸,卻原來是呼吸機依然在替他呼吸。梁院牧叫我們繼續說說父親的生平,我流淚訴說看了父親寫的日記,他從小就立了大志,一生為文學付出無私的奉獻和不懈的努力,他是一個好兒子、好兄長、好丈夫、好父親、好老師、好作家,是一個品德很好的人,他的志願比那些世俗的價值觀偉大高尚。叔叔也說黃家以父親為榮。

在經歷這場暴風雨般的病痛折磨時,父親的確做到他所崇敬的海鷗般頑強的精神,他從來不叫痛,以堅忍的毅力對抗頑疾,在人間地獄般的深切治療室堅持了一個多月,如跑馬拉松的選手,耗盡了最後一分力氣,筋疲力竭地離世。但他以一身的病痛,教導了我親情的可貴,生命的頑強,和堅忍的力量,他在我心中豎立了一個高大的父親形像,於我而言是世界上最好的父親。我覺得我和父親有心靈感應,幾次在他病危時我的心臟總是怦怦跳個不停,不能入眠。但在他離世的那一刻我的腦中卻響起了宮崎峻的〝天空之城〞那悠揚樂曲,是否父親的靈魂已逃離了病魔的糾纏,化作潔白的海鷗飛向天堂?

母親後來說父親像是跌落凡塵的天使,懷着一顆赤子之心,欣賞人間一切的美善,討厭所有的醜惡,所以他現在應該在美麗的天國上吧。只是我想起了泰戈爾的那首詩:……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飛鳥與魚的距離,一個翱翔天際,一個卻深潛海底。

我的鄉村(五章)

(雲南) 許文舟

 

一、採茶

春陽淨手,鮮香拂面,茶芽已經沐過神露,碎步春風。

去年茶價低迷,春蕊枉自含情。

採茶的女孩都圍著城市的招工通知,摟住別人的酒杯,

挽著生活的面具。

一些害蟲跟著陽光,選擇最乾淨的葉面,把一片茶葉弄得污穢。

採茶的事,留給母親,以及母親一樣年紀的老人。

雙手在茶樹上雀躍,十指在山歌裡翩躚。

母親的這組手勢,是整個鄉村農事,最優美的把式。

母親把歌聲留在山坡,月亮出來的時候,

才發現這些茶歌被夜鳥完整抄襲。

有些地方叫摘茶,故鄉人叫採茶。面對新芽,采,就是最高的尊重。

不忙著給茶催肥,它剛醒來,唱一支茶歌,肥美的露水,

就是最好的供給。

茶,需要采,放棄,就讓一芽生命,憂傷地老去。

二、薅鋤

有人想過,要是莊稼如雜草。

在路邊,山坡瘋長。

就不會有汗滴禾下土的詩,有粒粒皆辛苦的感動。

糧食就是糧食,需要珍惜,需要辛苦地伺候。

一穗麥子才能穿過季節,變成麵包或酒。

比如薅鋤,就是讓一雙手,把莊稼身邊的雜草,毫不留情地撥去。

鍍著陽光的雙手,從莊稼的行距間穿插,將擋道的雜草連根撥起,扔在地邊,

讓烈日蹂藺。最好不要有雨,渴,也能讓雜草,

失去抵抗與活命的良機。

然後這雙手,在莊稼的株距間轉身,捕捉那些自以為是的害蟲。

親密的接觸,不留下空白。

只到收穫搭上秋天的馬車。

三、老人

他們是村子裡的書本。村子的歷史,全變成他們臉上的皺紋。

他們記得老樹的年齡,記得一群鳥,什麼時候談婚論嫁、

生兒育女。記得大樹被風折斷,河流撕毀豐收的土地。

他們攤開雙手,掌上的吉日,天天雞鳴狗吠。長長的旱煙袋,

冒著漢息。欠收的農田,讓他們焦慮。

在村頭,他們把陽光往身上一扯,就開始入睡。風不打擾他們,

小草不打擾人他們。等他們醒來,樹葉被風摘完,

雪戴在對門的山巔。

抽完旱煙,開始清唱,走調的滇戲沒有人在意。

他們常常忘記臺詞,納入陽光平鋪直敘,牛曲轉灣抹角,

青秧被村姑撫摸。

泥土醒來,老人們也跟著老牛來到田裡,水漸漸升溫,

老人握過的犁把,又掀起一鏃鏃泥浪。

傍晚,他們一定燃點火塘,泥茶罐煨得散發清香,再溫上一壺,

一直把平淡的夜溫得微醉。他們開始講村子前世,從前……

從前的事,讓他們臉上注滿自信。

四、拾穗的母親

掉隊的麥穗,象離鄉的小妹。天空比較寬,大地顯得寂靜。

麥穗回到大地,它們要越過雨的夜霜的黎明。

不知從哪個女人的懷中,落下來。無聲無息,歸於大地,

並不是美麗的期許。

母親看見,那零落在地的麥穗,閃動著光芒。醇厚的麥香,

在千萬刀傷後面哭泣。

一穗糧食,絕對不能被人忽略不計。

它從萌芽開始,一路上步履維艱,旱情叢生,蟲災遍地,

甚至成熟前的一天,還染上了不輕的銹病。

掉在地上的麥穗,不會死去,母親的良心裡,

稱得出它與大地一樣的體積。

躬身腑拾,實際是一種敬重。

陽光遍地燃燒,麥香乾淨從容。

五、看高梁低頭

只能遠遠地看,什麼樣的風,讓高梁面帶紅顏,羞澀難當?

只能遠遠地看,燃燒的霞色,選擇吉日,給高梁化妝。

年輕時提一把把青鋒刀,勇往直前;年老了,還握一杆紅纓,

守護大地。大風洶湧,布下讓敵人懼怕的青紗帳,

有一場轟轟烈烈愛情,鋪開了最寬敞的婚床。

東北的主糧,喜歡黑土地與陳年的雪水,喜歡扭秧歌的大姑娘,

給它們催肥、打葉、滅蟲。

在季節的卷首,老家人洗了洗手,點上新香,祈求陰雨讓道,

老鼠不要倡狂。選擇吉日下播,讓幼苗遠離惡風。

不會有豔麗的花期,打出招牌般的通知。

秋風可以煮熟它的青澀,陽光灌注到一個結果。

成熟,是一種美,高梁低頭,讓我感動。

賀卡吟情(古風)

(山東)孫鳴

 

著名的呂劇作曲家,音樂教育家肖丁。我們同在煙臺藝術學校工作多年故情真摯,每逢新春之時,他必寄來一張美麗的賀卡,此舉讓我為其動情。故賦詩二首。

(一)

龍年賀卡吟故情,  每至佳節惦愚兄。

激動之心言難表,  含情默語謝丁公。

(二)

呂腔絕美醉人心,  耆老天才一代精。

藝花盈春萬民賞,  心曲戲紅揚美名。

端午雅集 (外一首)

——兼呈木朵、牧斯諸師友

(宜春) 秋水竹林

太需要一種傳統的學說

來闡釋當今之天地萬物,而不是其他

關於東西之爭,關於華夷之辯

我自有一種信念,不可苟且

請給我10劫悠悠歲月

繼續逆這條消逝的河流而上

透過幕牆玻璃,銀色的雨水浸入難襌閣

當年魯直挾「江湖夜雨十年燈」進這小樓

是否留意牆角一株青藤順著裂縫

讓柔韌的根須伸向無盡光陰裡

憶故人——贈小北兄弟

山陰的雪意在你執筆之虛聚集

是紹興師爺一腳踢翻晚明的天空

窗紙間杀出一卷不可磨滅之氣

是蘭成瀛海余生隱於築波山

歷千劫亦如幽蘭之開落

是一朵紅紗梔子燈

緩緩飄過「冰如」之回廊

一瓣白月光滴碎悠悠之梅園

是一把茶壺自獄卒手中斟出

一杯民國最後的寂靜

是你把圓月彈高數尺

讓殘琴拉上一束束流光

遂置身於殘垣破壁之間

輕撫一曲《憶故人》

 

西樵山賦

(佛山) 姚朝文

雲夢七澤,仙境樵莊;

晨曦朝露,日午瓊漿。

西江之濱,樵山頂旁;

白雲深處,葉井清涼。

泛舟天湖,百鴿飛翔;

獅舞南天,龍舟競忙。

觀音慈航,淨瓶手上;

求佛祈福,眾生敬香。

三湖書院,有為經坊;

天梯索道,瀑布流淌。

穿行九龍潭──

紫霞聖井,大仙茶場;

彩蝶嬉戲,蜻蜓逐浪;

蘑菇石雲,飛簾畫屏;

羊腸小徑,葫蘆潭芳。

攀登石刻崖──

巨蟹泉眼,舉人故鄉;

石林環抱,碑刻墨香;

神龜擺尾,八卦陣場;

一線天地,裂隙口張。

暢遊石燕岩──

水晶宮殿,石棺車房;

雨燕銜泥,冬暖夏涼;

黑熊競技,孔雀屏張;

松濤陣陣,鳶飛鸚黃。

禪定碧玉洞──

桃林內外,一片吉祥;

古堡城垣,隔世情殤;

洞天福地,經卷翻狂;

回到紅塵,斷橋顧望。

鴻儒雲集,騷客勝場;

舞文弄墨,情采飛揚;

書畫相融,視聽交響;

何日重聚,平生夙望。

聽雨閣內,思潮激蕩;

珠江海外,寰宇迴響!

──2012年5月1日午佛山聽雨閣草

梅 雨

(上海) 吳易夢

 

記憶江南

泉的清淚守不住

漫天拋撒

烏篷船穿過迷離的水鄉

露珠靜立于繡娘刺破指尖的蠶絲

慢慢長出思念的紅淚

牽掛的雨絲

檢索瓦楞上思緒

佈滿苔蘚的流年

熬過淒怨漫長的雨季

潮濕的槳櫓

經受水的柔軟撫摸

怎一個愁字了得

我用紅雨擦洗你的眼簾

借宿傷感

寂寞端坐在裡面

看窗外的紅石榴花

一天天淡去

竹林瘦弱地牽連出蒼白的月光

你的十指

比月光更蒼白

且讓一曲琵琶幽咽

在萬籟俱靜的午夜

潤物細雨

撥動你的心弦

從漫野的田園

長出鳥語和稻子的蔥綠

雲守住雨季

與截獲你淚水的密碼一樣珍貴

行呤吐魯番(組詩)

(新疆) 劉迎春

 

吐魯番盆地

既然不想做深不可測的大海

就做陽光普照的大地

哪怕是最低的盆地

也心甘情願

交河故城 *

兩河相交

由大河奔流

到小溪潺潺

老了都城  荒了家園

*系古車師國都城,唐代西域都護府駐地,西元13世紀毀於戰火,現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善的生土建築。

 

火焰山

山不在高

在於神

火不在大

在於奇

葡萄溝

葡萄的世界

世界的葡萄

一條窄窄的小溝

寫滿世間傳奇

坎兒井

深藏于地下的潛龍

最知道韜光養晦

讓天山雪水

千年不絕

天堂草原勞動之心(組詩)

(內蒙) 康立春

 

《放駱駝》

裘馬輕狂 肩膀抖啊抖

同沙漠王子出行

心窩裡的荷花坐在駝峰中吐靨

看空中眾鷹更像翻飛的海鳥

掠過一艘艘雙桅船呵

《割蘆葦》

篩風弄月的柔弱筋骨

是割蘆人內心歡暢的劇場

歌瑤響徹在湖藍色的冬天

那芊芊蘆葦塘滿是蓬鬆的婆娑

隨羽賦形 亙古搖曳 醉倒金風

《搭建蒙古包》

傘狀烏尼 弓形哈納 巧妙連接

互相編結 環環相扣 形成合力

又誕生了天堂草原的惟一靈魂

它是飄起來的遊牧民族旗幡

是萬馬奔騰瑰麗奪目的終極

《剪羊毛》

每剪一剪就散落楓葉一地

從蒙古包頂端環繞憂傷

飄向地平線那邊魂牽夢饒

好多星星從綿羊身上掉下來

站在大千世界的鏡前穿起名牌毛衣

《走敖特爾》

走敖特爾是冷凝艱辛的冬之遊牧

騎影 群牛 蒙古包

搭台與朔風親密合唱

刺眼的雪野閃出針頭給骨頭針灸

請一枚紐扣落入寒冷的衣襟齒牙

《接羊羔》

太陽打滾 月亮婆娑

迎接小小雲朵純潔下凡

像珠落玉盤 撞擊牧人心靈

這撥雲朵打開了雪原的明朗

品嘗草葡萄就會付出窮盡一生的代價

永遠的懷念

—深深悼念兄長黃河浪先生—

(福建) 黃世貞

 

我尊敬的兄長黃世連—夏威夷華文作家協會主席黃河浪先生,在與疾病抗爭了100多天后,終於走完了生命的歷程,在炎炎盛夏的一個夜晚永遠離開了人世!讓親人們唯一覺得安慰的是,他走得很安詳、很平靜!

兄長的離去,我深感悲痛!往事歷歷,在我心中久久回蕩。

 

青少年時期酷愛文學

飽覽古今中外詩歌、文學名著

世連兄酷愛文學,記得小時候家中有《三國演義》、《水滸傳》等古典小說,他愛不釋手,讀了一遍又一遍,又從學校圖書館借來一本又一本神話、寓語、詩歌、小說等,飽覽古今中外的文學名著。他如饑似渴地閱讀,從中汲取精華。猶如一顆綠色的小苗,沐浴著陽光雨露,在家鄉芬香的泥土中茁壯成長!中學時代,詩歌、文學在他心中就已深深地紮下了根。報考大學時他毅然選擇了福建師範大學中文系,從此開始了他詩文、歌賦創作的文學生涯。

“納百川為海,聚萬木成林”

矢志創作,業績卓著

1975年,兄長一家移居香港,早年生活相當艱辛、坎坷。他十分眷念故鄉長樂的一草一木,深深懷念故鄉汾陽溪邊鬱鬱蔥蔥的大榕樹,懷念榕樹下潔白的石橋、橋下清清的流水、橋欄杆上的小石獅子........1979年他以豪放、抒展的文筆、用詩一般的語言創作了散文《故鄉的榕樹》,展開一幅美麗的畫卷,抒發了他濃濃的鄉土情思和對祖國的一片赤子之心。《故鄉的榕樹》獲香港市政局1979年度中文文學創作冠軍。這篇文章被選用和編入香港和國內高中語文課本及大學教材。接著,他更加矢志文學創作,兄長曾說過:“開放自己,向四面八方學習,向中外古今借鑒,納百川為海,聚萬木成林”,他正是沿著這個目標和方向一路走過來。1980年以來陸續創作和完成了一系列不朽的詩篇,成為海內外著名的詩人兼散文家。他出版的詩集有:《海外浪花》、《大地詩情》、《天涯回聲》、《香江潮汐》、《風的腳步》、《海的呼吸》、《披黑紗的地球》,中英對照《黃河浪短詩選》,散文詩《海和少女》,散文集《遙遠的愛》和《生命的足音》等,享譽海內外,深受崇敬和愛戴。正因為他立足和植根於自己民族的土壤,賦予他強大的精神力量,因此他的創作源泉如此豐富、視野如此廣闊。

 

擔任夏威夷華文作家協會主席

積極推動華人文學活動

兄長猶為令人敬佩的是,他將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遠播海外,為宏揚中華文化辛勤耕耘,不斷開拓創新。

1995年他移居美國後,1997年成立了 夏威夷華文作家協會,任華文作協主席,“積極推動各種海外華人文學活動,帶領夏華作家,從此在這個美麗的海島上為華文作家的寫作立下了一個富有歷史性的里程碑”(1)。“梅花香自苦寒來,九七年至今在文學這塊園地上耕耘、播種、灌溉、施肥,已長出堪稱世界頂級的精神糧食,取得累累碩果”(2)。1998年創辦了《珍珠港》文學報,已連續出版了七十期,作者範圍涵蓋美洲、亞洲、歐洲、澳洲和非洲五大洲,報紙內容新鮮、作品富有特色,深深吸引海內外廣大讀者。1998年和2002年經過五年努力工作,主編和成功出版《藍色夏威夷——夏威夷華文作家選集》第一集和第二集,這是夏威夷華文作家們共同努力結出的碩果,對世界文化交流作出又一新的貢獻。2011年8月成功舉辦“世界華文文學夏威夷國際研討會”,獲夏威夷州政府嘉獎,宣佈8月21日為“夏威夷華文作家協會日”並給夏華作協頒發獎狀,肯定作協十多年來為推動文學創作、出版文學書刊、增進文化交流所作出的貢獻。這是一次太平洋中的文壇盛會並將迎來世界華文文學春色滿園的輝煌時代!

留給後人光輝的詩篇和不朽的著作

 

兄長在文學創作道路上頑強執著,堅韌不拔,詩歌和文學創作就是他的生命,他以畢生的心血和汗水辛勤耕耘、灌溉著他所心愛的這塊園地,即使在眼患嚴重的白內障,視力極端微弱的情況下他仍然一絲不苟、堅持不懈地工作,眼睛實在疲倦時,閉目稍微休息幾分鐘,又繼續審閱文稿。在他病重住院期間仍時時惦記著《珍珠港》文學報的編輯出版,這種執著的精神令人深深感動!

兄長為人仁厚、真誠、善良、正直,儀表溫文儒雅,在他瘦弱的身軀裡蘊含著博大的愛,深深熱愛祖國、熱愛家鄉、愛家庭、愛兄弟姐妹和親朋好友。他雖然話語不多,但如同他的詩的語言一般精煉、字字句句涵義深刻、耐人尋味。

世連兄,我們永遠懷念您!

您雖然離去,但給後人留下了光輝的詩篇和不朽的著作,您的功績永戴史冊!

您雖然離去,您不懈努力,宏揚中華文化的精神永存!

(1)羅錦堂:《序言》,《藍色夏威夷—夏威夷華文作家選集(一九九八-一九九九)》第4頁,夏威夷華文作家協會,1998年11月版。

(2)葛乃福:《握手太平洋》《世界華文文學夏威夷國際研討會論文集》第194頁,美國夏威夷華文作家協會編,2011年8月。

西安的櫻花

(香港) 黃坤堯

 

幾年來往咸京道,很多似曾相識的影像,拂之不去。由機場入城,清明將近,沿路櫻花盛開,雲霞繚繞,築成了天然的畫苑長廊,剛好遇上這璀璨的季節,短暫中的淒美感覺,肌骨傾城。冥冥中應邀一趟遠方的約會,今夕故人來不來?手機中揚起熟悉的聲音,閒話家常之外,很快也就見面了。久別的場景有些陌生,天南地北,噓寒問暖,戰戰兢兢的,從前景的展望中回歸現實,大家都很努力的發掘話題。即生即滅,五蘊皆空,長安的春夜從大唐的歷史中淡出,灑落了悠揚的仙唄梵音。

第二天相約結伴夜遊大雁塔廣場,遊人與汽車擠在一起,匆匆而過的,交織出迷離的影象。廣場上燈火通明,有人潮的地方就有夜巿,有夜巿的地方更吸引了大量的人潮,人來人往,衣香鬢影,要找人可不容易,闌珊燈火之中能夠相遇,這是現代手機最重要的功能,古人可能要等上了一個世紀,驀然回首,相顧唏噓,那人正在,卻無緣相遇,是真的,可能也是幻影。廣場上櫻花亦多,浮在強力的射燈之上,光影如同白晝,促進了新陳代謝,花枝招展,更能彰顯生命中剎那的光輝,回應永恆的招手。從曲江走過,大唐芙蓉苑的盛宴,宮女們濃妝豔抹,明眸皓齒,款擺著搖曳的古典長裙,倚著她們的身邊拍照,神光離合,笑意迎人。席上觥籌交錯,賓主盡歡,萬國衣冠,四海同樂,締造了二十一世紀太平和諧的願景。跟著很多地產廣告,鋪天蓋地的,曲江從悠悠的千載中復甦,長安崛起於千萬間的廣廈,見證著歷史的興衰。大雁塔佇立於夜空之中,燈光繚繞,凌雲高標,七級浮屠,鬱鬱蒼蒼。旁邊是一座小山丘,曲徑蜿蜒,在林中漫步,在長椅上聊天,聽說荒涼的回憶,哪些秦二世的墳地、王寶釧的古寒窰,許多煩惱,只為當時一嚮留情,慢慢也就拋諸腦後了。夜深人靜的時候,我們停在一棵丁香前面,密密麻麻的,繁花千結,平分一夜的春色,不讓櫻花專美。當遊人散盡,夜寒燈滅,天地間傳來了微弱的呼吸,延續了不朽的傳說,遲遲不肯歸去。

清明節的晚上,穿過了櫻花雨巷,闖進了伊人的夢影,鋪滿了繽紛的花瓣,席地而坐,明月入懷,香氣馥郁,中人欲醉,在廣寒深殿中,水晶光燦,繁星閃爍,久久不能釋懷。擁抱著驟冷驟熱、乍寬乍緊的記憶體,時光總是在短暫中流淌,沒有留下任何痕跡。其後手機中傳來微弱的短訊,言簡意賅,相別時難見更難,半夢半醒,盡在不言中,原來聚散無常,本來不真實的畫面,然而卻帶出了真實的感覺。真幻之間,撲索迷離,錦瑟無端,可說不可說之際,園中櫻花片片,很快就隨風而逝了。

近年西安亦為櫻花之城,不讓武漢的東湖專美,除了機場大道遍植櫻花長廊之外,青龍寺的櫻花尤負盛名。話說在唐德宗、順宗和憲宗匆匆交接的時代,即八0四到八0六年間,空海和尚(774-835)入唐求學,就在青龍寺裏師事密宗的惠果大師,盡得真傳,回國後創立了日本的真言宗,還著有《文鏡秘府論》,暢論文華,傾倒中外。其後青龍寺遭遇佛難,屢受破壞,北宋元祐元年(1086)漸趨湮沒。近年中國根據考古調查,發掘遺址,一九八一年在遺址上修建空海紀念碑、惠果空海紀念堂、青龍寺庭園等。空海原是日本贊岐多度郡屏風浦(今香川縣)人,為了紀念中日友好關係,一九八五年,日本四國德島、香川、愛媛、高知四縣贈送青龍寺千餘株當地的櫻花,此外寺中還大量栽植了松、竹、梅、柳、月季等花木。現在每年清明節,青龍寺四國的櫻花盛開,點綴在荒涼寂寞的樂遊原上,同時也折射出咸陽古道奪目的光華。

臨走的早上,爭取半天時間,遊園踏青。甫一進門,就籠罩在大片的櫻花林海之下,完全不留情面的,侵佔了整座寺院,重重包圍,密不透風,讓人不能凝視,不能呼吸,美的震撼更叫人窒息,以至有些失儀,字詞貧乏,完全無法表達。四國的櫻花有紫紅、粉紅、淡白、青白諸色,主幹短小,但沿著長長的枝條往上攀升,一路盛放的,也就燃起了鮮豔的火炬。有時縱橫交錯,長條故惹行客,牽衣待話,有一株還叫楊貴妃的,娉婷婀娜,嬌豔奪目,更帶出了迷離的幻彩。我穿梭於花叢樹海,屏息靜氣,默默無言,像小魚一樣,緩慢的游動著,想把天地的芳華全都納入鏡頭中去。忽然,一朵粉紅的精靈飄入眼前,啊!你來了。而我也趕上了今年樂遊園上最後的花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