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外國語大學舉辦講演會

德國著名漢學家沃爾岡·顧彬教授主講

“中國當代文學的價值與翻譯問題”

(本報訊) 由韓國臺灣香港海外華人文化硏究會主辦,於8月6日在韓國外國語大學舉行的講演會,特別邀請了對〝中國當代文學〞堅持最批判態度的海外漢學大家兼德國作家,德國Bonn大學著名教授沃爾岡. 顧彬先生主講。主題是:“中國當代文學的價値與翻譯問題”,以北島、也斯(香港) 、楊煉、翟永明等詩人為中心。

日時:  2009年8月6日(週四) 下午 5:00~7:00

場所:  韓國外國語大學 敎授會館 2層 Seminar室

主辦:  韓國臺灣香港海外華人文化硏究會

「我心中的香港—全球華文散文大賽」徵文活動頒獎典禮

(本報訊)「我心中的香港—全球華文散文大賽」徵文活動將於9月6日舉行頒獎典禮,假座九龍黃大仙龍翔中心一樓大堂(地址:九龍黃大仙龍翔道136號港鐵站黃大仙站B1或B3出口) ,時間下午3時至5時。

第二屆世界華文旅遊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本報訊) 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明報月刊>>、世界華文旅遊文學聯會、澳門中華文化藝術協會主辦,香港作家聯會合辦的〝第二屆世界華文旅遊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將於9月5日上午9時開幕,研討會於9月5日全日和6日上午9時至12時半,9月7日上午9時至12時半,假座中文大學祖堯堂舉行,大會有午餐供應。

黃曾樾博士遺著《埃及鉤沉》

商務印書館七十年後重印

(本報訊)教授、詩人、學者黃曾樾博士,1933年曾以政府代表身份前往埃及各地考察半年,並在34年參加在開羅舉行的萬國郵政會議。翌年寫成《埃及鉤沉》一書,於1940年由商務印書館刊行。此為中國“埃及學”研究的開山之作。全書共有五大部份:金字塔第一,陵廟第二,博物院第三,社會第四,雜俎第五,並附耶路撒冷紀游一章。內容極為豐富,對埃及五千年的建築古跡,文化藝術,民族習俗,社會面貌都有全面而深入的考察和研究。是瞭解古埃及文明的一部不可多得的學術著作,也是一本文字精美生動的遊記。可惜因戰火連年,天災人禍不斷,很難再找到此書的原版。為此,商務印書館於今年5月將原書影印再版。書前並附有黃曾樾教授的照片和手跡,以及劉學洙,彭一萬所寫兩篇評論文章。

 黃曾樾(1898-1966)福建永安人,14歲入馬尾船政學堂,1920年赴法國留學,獲工程師學位及里昂大學文學博士,返國後任教于北京女師大,也曾在教育部,交通建設部門任職。抗戰勝利後成為福州首任市長。五、六十年代任福建師範學院(今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1966年文革中慘遭迫害,含冤而歿,許多文稿毀於劫難。現存著作有《老子、孔子、墨子哲學的對照研究》《埃及鉤沉》《陳石遺先生談藝錄》《博馬舍研究》等。並存有詩作三百餘首,正待出版。

《古遠清文藝爭鳴集》出版

 

古遠清是研究中國當代文學尤其是台港文學的專家,他的文章具有前衛性和挑戰性,在世界華文文學界有廣泛的影響。2009年6月由臺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出版的《古遠清文藝爭鳴集》,以張愛玲是不是文化漢奸、關於台港新詩史和重構香港文學史的爭鳴為主線,探幽入勝,既引導讀者一覽陸、港、台文壇的另一風景,同時從側面反映作者研究台港文學的特點與評論個性。本書具有學術性和可讀性,可作為大學中文系教學參考用書。(詠羲供稿)

菲律賓文學界盛事

《王勇詩選》等三本書舉行發行儀式

 

由菲律賓中國華東聯誼會總會、菲型賓宿霧施維榮紀念基金會,菲型賓博覽堂以及陳祖昌先生、莊永泉先生聯合主辦的《第四屆陳明玉文學獎獲獎作品集》,《逢時杯文學獎作品集》、《王勇詩選》三書發行儀式,七月五日下午三時假座菲律賓晉江同鄉總會九樓大禮堂隆重舉行。發行儀式上,《陳明玉文學獎》贊助人、菲華知名慈善家陳祖昌先生致歡迎詞,他在致詞中表示:

[《福建省優秀文學作品獎暨陳明玉文學獎》是福建省政府的最高文學獎。本人已贊助四屆,第五屆陳明玉文學獎現正在征選之中。獲獎作品中,南帆的散文《辛亥年的槍聲》榮獲最具權威性的「魯迅文學獎」,楊金遠的小說《官司》被大導演馮小剛改編成賀歲大片《集結號》、夏煒的長篇小說《鐵觀音》被改編成四十集的電影劇《鐵觀音傳奇》,據說,這個獎影響比較大,很受文學界的重視,為此,我感到很榮幸。《逢時杯文學獎》共有三個獎,由菲華企業家莊永泉先生贊助舉辦,對熱門的散文創作和發掘與培養福建文學新人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目前,新一屆的賽事正在進行中,這三個獎都特別歡迎菲華作者參賽,請各位作家把握機會,共襄盛舉。以上兩個獎,都是在我和莊永泉先生共同的好朋友王勇先生的促成下所設立,感謝他對文學的愛心與熱心,使我們有機會參與文學事業,並做出一些微薄的奉獻。《王勇詩選》也同時發行,他可以說是三十年磨一劍。可以想像,文學創作是需要付出耐心與苦心的。祝賀王勇好友,也祝賀所有菲華文學工作者,你們的努力沒有白費,菲華社會需要文學的參與,也總有一定會肯定文學的貢獻!」

晉總理事長莊金耀致賀詞,他讚揚主持發行式的文化單位以及贊助人及作者,並以他們都是晉江人引為自豪。

中國駐菲大使館文化參贊陳永山在致詞中說:「朋友們,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今天我們有幸又看到三本新書的出版,欣慰和感謝的同時,我願意看到菲律賓有更多的有識之士支持華文寫作及華文教育。作為中國駐菲律賓大使,我們將一如既往的全力支持你們為中華文化發揚光大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 華東總會理事長、“逢時杯“文學獎贊助人莊永泉先生致謝詞,他表示:[在此,讓我向所有菲華文學工作者表示最崇高的敬意,文學是美化社會人生的最高藝術表現形式之一,你們是心靈的工程師。希望你們堅持文學創作,進一步為創建和諧社會作出你們應盡的努力與貢獻!]

菲律賓華文作家協會會長吳新鈿,菲華知名女作家、詩人王勇的恩師黃珍玲女士先後致詞,表示對主辦單位推動文學風氣的肯定和對王勇先生詩歌創作的高度評價。菲律賓各領導團體負責人,以及文化界、教育界、宗教界、商業界、中外媒體記者近兩百人出席發行儀式。(菲律賓來稿)

泰國博夫百字精粹小說《情怯》出版

泰國博夫百字精粹小說《情怯》2008年10月在泰國留中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收入泰國留學中國大學校友總會第二套叢書,泰國留學中國大學校友總會主席羅宗博士正為集子撰寫總序,博夫寫自序。集子收入102篇作品,該集子系中泰文對照版。

博夫,原名樊祥和,系江蘇省張家港市人,八十年代留學日本,曾僑居南美洲,現僑居泰國。博夫多才多藝,出版過長篇小說、短篇小說集、散文集、遊記集、詩歌集、文史集、金石研究集等十幾種集子,對篆刻、油畫、鋼筆畫都頗有研究,曾在多個國家舉辦過個人藝術作品展。(凌鼎年供稿)

泰國老羊、楊玲父女微型小說合集《迎春花》出版

 

泰國華文作家老羊、楊玲父女微型小說合集《迎春花》日前在泰國留中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收入泰國留學中國大學校友總會第二套叢書,泰國留學中國大學校友總會主席羅宗博士正為集子撰寫總序,泰國資深作家黎毅為集子寫序。集子分“老羊卷”與“楊玲卷”兩部分,“老羊卷”收錄45篇作品;“楊玲卷”收錄20篇作品。

老楊乃泰國資深中文編輯,著名華文作家,出版過《花開花落》《尋夢》《薪傳》《橋》《老羊文集》,以及與人合著有《輕風吹在湄江上》《盡在不言中》《淡如水》等。楊玲系泰國新生代華文作家的中堅,目前供職於泰國《新中原報》,為泰國華文作家協會理事、《泰華文學》編委,與人合作出版過散文集、詩歌集、微型小說集等。(凌鼎年供稿)

一位華裔詩人在美國寫詩

(芝加哥)非馬

雖然從小就愛詩,1961年我從台灣到美國留學之前,還沒真正寫過一首詩。在美國的頭幾年因忙於學業,根本無暇顧及詩。直到取得學位開始工作,生活比較安定以後,才同台灣詩人白萩取得了聯繫,在他主編的《笠詩刊》上開闢了一個翻譯專欄,大篇幅介紹當代英美詩,開始同台灣的詩壇建立起持久的關係來。

由於白萩希望我能利用地利,盡量多譯介一些剛出版上市的帶有泥巴味汗酸味人間味的詩集,我因此有了接觸瞭解美國當代詩的機會。從艾略特(T.S. Eliot)到吟唱詩人馬克溫(Rod McKuen),從佛洛斯特(Robert Frost)到垮掉的一代疲脫詩人(Beat Poets)佛靈蓋蒂(Lawrence Ferlinghetti),從意象詩到牆頭詩,我一本本地買一本本地讀一本本地譯,後來又擴大到加拿大、拉丁美洲以及英國詩人的作品,還有英譯的土耳其、希臘、波蘭和俄國等地的詩。幾年的功夫共譯介了將近一千首詩,相信這些譯詩對台灣詩壇的發展有相當程度的影響。

在這些詩人當中,馬克溫是一個比較特殊的人物。1966年出版的《史丹陽街及別的哀愁》及次年的《聽聽那溫暖》使他成了廣受歡迎的詩人、作曲家及演唱家。這兩本詩集的銷數超過了佛洛斯特和艾略特所有詩集銷數的總和。他詩中的抒情、不裝腔作勢的自然語調與淡淡的哀愁,同離鄉不久的我的心境相當吻合,我花了一兩個月的時間把《史丹陽街及別的哀愁》大部分的詩譯成中文,在《笠詩刊》上一次發表。我在譯後記裡說:『一個詩人的對象應該是同時代的大多數人。。。詩人不再是先知或預言者,高高在上。他只是一個有人間臭味,是你又是我的平常人。羅德.馬克溫便是這樣的一個人。他的寂寞與迷失代表了這時代大多數人,特別是年青人的寂寞與迷失。正如一個女孩子所說的:「我們能在他的詩裡找到自己,他感覺到我們所感覺的。」』奇怪的是,美國主流詩壇並不接納他,我接觸到的美國詩人似乎也不把他當成詩人。

一邊翻譯一邊吸收,漸漸地我自己也開始寫起詩來。最初的幾首詩在《笠詩刊》上發表後,聽說還引起了一些詩人與讀者的好奇,紛紛打聽非馬是誰,什麼地方突然蹦出這麼一個詩風新異的詩人來。

當時以《笠詩刊》為中心的台灣詩界與日本、韓國的詩界聯合組織了一個《亞洲現代詩集》編輯委員會,每年輪流編輯並以三國語言再加上英語,出版一本《亞洲現代詩集》,我也擔任了部分中文詩的英譯工作。

可能因為英語是我的第二語言,中譯英比英譯中的工作要辛苦得多。更使我驚異的是,一些在中文裡像模像樣甚至外表華麗的詩,一經翻譯成英文,卻破綻百出,有如翻譯是一面照妖鏡,把躲藏在詩裡的毛病都顯露無遺。這當然有可能是由於兩種不同的文化與語言的差異所造成的,但也可能是原詩缺乏一種普世的價值與廣義的人性,用不同的文字翻譯後很難讓不同文化背景的讀者獲得感動。

 那時候聶華苓同安格爾(Paul Engle)還在艾荷華大學主持國際寫作計劃,每年都邀請兩岸的作家前來參加。為了便於申請,白萩希望我能英譯他的一些作品。那是我頭一次嘗試著把中文詩翻譯成英文,實在沒什麼把握,所以在初譯以後,便請一位對文學有興趣的美國同事一起斟酌討論修改,之後也試著把書稿寄給

幾家出版社,得到的回答是:喜歡這些詩作,只是美國市場對台灣詩人沒太大興趣,如果是中國大陸的詩人則另當別論。多次碰壁之後,我把書稿寄給當時擔任《六十年代》詩刊的主編詩人羅伯特‥布賴(Robert Bly),請他推介一個出版社。很快就收到他的回信。在一張明信片上,布賴說:“我無法分辨這些詩的好壞,因為你使用的有些詞匯,我們已經有幾十年不用了!建議你找個美國詩人幫忙修改。”後來才發現我那位美國同事對當代的東西不感興趣,甚至存有偏見與反感,他的閱讀範圍只限於古典文學,難怪他的詞匯同當代接不上頭。

在不是故國的地方寫詩,面臨的最大問題,除了文化的差異之外,便是:用什麼語言寫?為誰寫?寫什麼?這些問題當然是相互關連的。當時雄心勃勃的我,確有用英文寫詩,進軍美國詩壇的念頭,但很快便體悟到,如果思維仍習用母語,那麼最自然最有效的詩歌語言應該是自己的母語。用第二語言的英文寫詩,無異隔靴搔癢。語言確定以後,自然而然地,華語讀者成了我寫作的對象。當時美國的中文報紙不多,刊載現代詩的副刊更少,而大陸的門戶還沒開放,因此台灣的讀者成了我的主要對象,旁及香港及東南亞等地區。對這些讀者來說,美國的題材雖然也許可能產生一點異國情調或新奇感,但不可避免地會有隔閡;寫台灣的題材吧,對住在美國的我來說又缺乏現場感。在這種情況下,寫國際性的題材成了較好的選擇,深層的原因當然是因為我一向厭惡狹窄的地域觀念,普遍的人性與真理對寫詩的我更具有吸引力。相信這是有些評者認為我是當代台灣著名的詩人中,國際主義精神表現得最為強烈的原因吧。

由於用中文寫作,我同美國詩壇幾乎沒什麼接觸與交往,但為了好玩,我還是試著把自己的一些詩譯成英文,有幾首還被選入了一些書名頗能滿足虛榮心的選集如《傑出的當代詩》《詩神的旋律–最佳當代詩》等,後來才知道這些可能就是所謂的“虛榮出版物”(Vanity Publications)的玩意兒。無論如何,當時確給天真的我不少鼓舞,特別是有一本選集還用我的名字去做廣告。

真正認真把自己的詩翻譯成英文,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參加伊利諾州詩人協會以後的事。伊利諾州詩人協會是成立於1959年的“國家州際詩人協會聯盟”屬下的組織。協會每兩月聚會一次,主要是批評討論會員所提出的作品,並組織各種活動如到養老院及醫院等場所去朗誦、舉辦成人及學生詩賽等。入會不久我便被推選為會長,任期兩年。1995年我把自己的英譯詩作整理成冊出版,也許受《芝加哥論壇報》上一篇圖文並茂兩大版的訪問報導的影響,反應相當熱烈。一位詩評家甚至把我列為包括桑德堡(Carl Sandburg)及馬斯特(Edgar Lee Masters)等名家在內的芝加哥歷史上值得收藏的詩人之一。當然這對只出版過一本英文詩集的我來說未免太過獎了。不久我加入了成立於1937年的芝加哥詩人俱樂部,成為唯一的非白人成員。

隨著網絡的興起與普及,我自己也製作了一個個人網站《非馬藝術世界》,展示中英文詩選、評論、翻譯、每月一詩以及散文等,同時也在網上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各種網上刊物及論壇上張貼作品,有幾首還被選為“當天的詩”或“當週的詩”,交流的範圍也隨之擴大,甚至有來自以色列的詩人要求授權翻譯我的幾首詩;日本著名詩人木島始也從網絡上同我取得了聯繫,用我的詩為引子,做中、英、日三種語言的「四行連詩」,在日本結集出版;一些美國詩人團體及詩刊也來信邀請我擔任詩賽的評審或詩評小組委員等等。這些都是網絡帶來的方便與可能。幾年前,伊拉克戰爭引起了美國詩人們的反戰運動,在網絡上設立網站,

讓詩人張貼反戰詩,也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詩人的響應與支持,我曾義務擔任了一段時期的華文編輯,我自己的一首關於越戰紀念碑的詩也被選入《詩人反戰詩選》,另一首關於戰爭的詩則被一個反戰紀錄片所引用。

除了陸續將我的中文作品翻譯成英文外,最近幾年我也嘗試著從事雙語寫作。無論是由中文或英文寫成的初稿,我都立刻將它翻譯成另一種語言。我發現反復翻譯的過程對修改工作很有幫助。當我對兩種語言的版本都感到滿意了,這首作品才算完成。在這裡必須提一下,我的雙語詩同一般的直接互譯略有不同。由於是自己的詩,我擁有較多的自由,從事再創作。

 兩岸的評論家常不知該如何為我定位:台灣詩人?中國詩人?美國詩人?上面提到的那位以色列詩人也曾問過我究竟把自己當成中國詩人或美國詩人。我想為一位作家定位,最簡便的辦法是看他所使用的語言。前面說過,我認為詩的語言最好是詩人的母語。但如果把母語狹義地定義為「母親說的話」或「生母」語,那麼我也像大多數從小在方言中長大、無法「我手寫我口」的華人一樣,可說是一個沒有母語的人。而從十多歲在台灣學起,一直到現在仍在使用的國語或普通話,雖然還算親熱,最多只能算是「奶母」語。等而下之,被台灣一位教授戲稱為「屁股後面吃飯」的英語,思維結構與文化背景大異其趣,又是在成年定型後才開始認真學習,則只能勉強算是「養母」語或「後母」語了。但經過多年的反復實踐運用,「奶母」語及「養母」語或「後母」語都有漸漸同「生母」語融合的跡象。說不定有一天我能提筆寫作,而無需考慮到選用何種語言。

西冷印社記

(湖南) 楚石

庚午立春後十日,我應邀去杭州參加全國印社篆刻聯展開幕式,借此機會便去西冷印社一遊。印社座落在孤山的西端,為地不廣,結構精嚴,亭台泉石,曲徑通幽,別有天地。所作潛泉、怪石,一任自然,不露雕琢痕跡,林茂景趣,一洗富貴園林之俗態。

是日中天,自白堤經斷橋至平湖秋月,而取西泠印社。從印社的粉牆圓門而入,柏堂在目,是一幢很雅致的飛簷建築,據說南北朝時有人在此地植柏兩株。宋時枯萎一株,其質如金石,扣之有聲,遂有志銓和尚築堂于其旁,名曰:“柏堂”。蘇東坡曾有詩記雲:“此柏未枯君記取,灰心聊伴小乘禪。”堂前一泓清池,水清晰可觀游魚,池旁怪石青藤,更是幽雅宜人。

柏堂的西邊是竹閣,系大詩人白居易所築,詩人好竹而臥,曾有詩雲:“晚坐松簷下,宵眠竹閣間”。其閣小巧玲瓏,極為別致,四周修竹如簾,臨風搖翠,別饒清趣。

繞過柏堂後,迎面聳立一座古樸的石坊,上書“西冷印社”四字隸書門嵌。由此沿曲徑拾級而上,便至山川雨露圖書室、仰賢亭,亭內嵌有二十八位印人畫

像,然後沿曲廊向東行便是印寶山房。又拾級登臨,便是題襟館,館內有丁敬《硯林詩墨》等石刻。從題襟館往西行便至華嚴經塔、觀樂樓、三老石室、小龍泓洞、四照閣諸處,古松老樹,修竹瘦石,蒼翠鬱鬱,旁於其中。我認為這是西冷印社景勝之處。華嚴經塔前有一水池,小松橫斜,野草蔓延,塔右便是小龍泓洞,洞口立有鄧石如石像。再往三老石室,室內藏有“漢三老諱字忌日碑”,素有“東南第一石”之稱,石室旁立有丁敬坐像。靠近石室就是“樂觀樓”,為首任西泠印社社長吳昌碩紀念館,遊歷諸處,再登四照閣,又別具一番境界。憑窗眺望,湖中景物盡收眼底,值此日暮,一抹斜陽,始而影映湖面,畫舫晚渡,暮煙淡遠,猶如翠屏錦幛,橫亙眼前,頓覺心意清曠,令人陶然於湖光山色之中,不禁而追仰當年印人結社于此勝景,不亦樂乎。

西冷印社,諸勝畢具,層出不窮,譽為“湖山最勝處”,然而其金石篆刻更尤為聞名於世。今日登臨也正是慕此而來,以謁前後。清光緒三十(1904)年印人丁仁、葉舟、王   、吳隱、唐醉石等聚集西湖孤山,因地傍臨西冷橋,人以印集,社以地名,故號“西冷印社”,成為我國第一個印學團體,結社十周年之慶,公推吳昌碩為首任社長,正式立社約,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學”為宗旨,發展社友。國內有志于研究金石篆刻之士,紛紛把臂入社,就連日本著名印學家長尾甲、河井仙郎等人,也遠度重洋來遊學入社,自此而蜚聲海外。

 今日登臨,一覽其中景色,佳趣天然,又敬仰了前輩印人的遺跡,感慨萬分。便作西冷印社記,以遺後遊。

羅錦堂詩詞五首

(夏威夷)羅錦堂

 

喜晴

大雨初晴天破曉

禪床靜坐聽啼鳥

朝陽一片上窗來

滿堂春光無限好

(2008年12月1日於檀香山)

海燕

浪打沙灘魚網收

太平洋畔晚風柔

多情不怕旁人笑

醉折花枝插滿頭

(2009年於檀香山)

夜讀

眾鳥高飛去不留

皎然窗外月如鉤

讀書深夜無人伴

自取瓶花置案頭

(2009年5月於檀香山寓)

答友人

不羨飛天龍,

不畏下山虎。

浮世利與名,

棄之如糞土。

但求開悟坐蓮台,

日月光華垂萬古。

(2009年5月於檀香山)

浪淘沙

生日自述

鋪地黃金多,佛祖來麼?

談空說有除心魔。

歲月無情人老大,

放眼高歌!

禪淨兩相和,愛念彌陀。

不平世路坦然過。

九品蓮台隨想現,

一枕南柯!

(餘生於1927年7月27日,肖屬

金兔,屈指算來,今已八十有

四矣。

            雲霖附識)

時事即景

(夏威夷)李世偉

 

千億遺產竟何歸?

殘花冷月侵秀閨!

久旱甘雨風水佬?

春風送暖入羅幃!

特區富孀恨常違,

朝朝暮暮望郎歸!

魂兮午夜來入夢!

曉雞何事五更啼!

春之夜

(山東)孫鳴

 

春夜難眠思愈濃,古稀舊夢若積雲。

事事扣心憂喜聚,奈何驅之心境清。

拋憂尋悅覓詩景,柔風鳥夢月三更。

喚起離巢坐翠苑,情月詩融樽亦傾。

湄江詩稿

(泰國) 史野

七夕

七夕橋裡鵲橋會

多情男女全陶醉

千言萬語相依偎

心心相印展翅飛

飛來蕩去美美睡

一覺醒來人更美

牽手並肩鵲橋水

如魚得水暖風吹

湄江夜色

湄南波浪騰翻起

夜裡行舟載著你

域國朋友同歡喜

歡樂之時重身體

我會用心保護你

鍾愛之情永不離

懂君明意裝心裡

不用千言和萬語

曼谷湄江更美麗

雨中即景

曼谷市區雨下大

瓢潑一樣生機發

送來吉祥美如畫

送來希望物長大

地球人士更瀟灑

道道彩虹印天下

京華三題

(香港) 夏智定

 

<為故宮太和殿前一對銅獅拍照>

很年青哦,猙獰得很美麗

曾威懾了多少王公大臣並令之匍伏地下

 面對殿前廣場,那獅吼之聲隱隱遠去

 哦,還在呼喚大明耶大清耶的有限國祚

 此刻,你們在相機前站得那麼馴服

 巨爪和厲牙都是一種風景一段佳話

 定格了的巨大獅影和殿前琉璃瓦共輝

 皇家般的凶獸氣勢如今成了藝術成了心花

< 題故宮日咎圓盤 >

仍然很凖,隨日移而投影而顯時

大清的近三百年時光,早無影無蹤了

滿盤是太陽的笑聲,深沉和輝煌

人生和時代,此刻都在刻度上跳躍

無數人的目光一齊落在上面

很科學、很纏綿、很縹緲

往事和皇帝們都成了各種夢痕

唯日咎上的時間,時時刻刻都活著並歡笑每一秒

<游北京第一古寺潭柘寺>

與海棠花談佛,聽紫羅蘭講經

寺前寺後的柘樹樹蔭也都含有重重禪意

我來品評歷代皇上們的滿寺題詩題匾風雅如何

哈,還是乾隆這小子詩筆略可咀嚼

撞鐘者都盼吉祥的聲音遠傳天涯

山后喝禪茶者則在竹棚內盡嘗心境之至美

我靜立在觀音洞前觀望人間之音

竟聴見了滿山的牡丹和月季都在吐馨爭麗

如果我是小鳥

(三藩市)憂夢

如果我是只小鳥,

我願在春的花叢中鳴唱,

唱出春之音符,

鳴奏葉的風姿,

擁抱花的芳香。

如果我是只小鳥,

我願在夏的樹梢上棲息,

感受夏的炎熱,

樹的蔭涼,

嬉戲陽光的燦爛。

如果我是只小鳥,

我願在秋色的草地上漫步,

輕吻秋之果實,

品味秋的金黃,

思索秋的蕭條與寒涼。

如果我是只小鳥,

我願在冬的屋簷上等待,

等待第一道霞光的沐浴,

春雨的洗禮,

神的召喚。

如果我是只小鳥,

我願在海的上空迴旋,

觀賞海浪的威猛,

讚美大海的胸襟,

陪伴那勇敢的海員。

如果我是只小鳥,

我願在高山上飛越,

領略山的氣勢,

嶺的魁梧,

高歌那紮根於懸崖之樹。

如果我是只小鳥,

我願在白雲下穿梭,

體味雲的飄灑溫柔,

俯視人間世情,

傳遞和平之音。

如果我是只小鳥,

我願在藍天上展翅高飛,

追思宇宙的無邊無限,

星空的神奇偉大,

飛向天際。

永恆的思念

(泰國) 夢凌

 

母親,感謝您

您的雙手

浸在有血有淚的日子裡

搓揉著

夜以繼日

揉出我心智軀體的成熟

您的慈顏

在現實冷酷的煎熬下

已織滿了斑紋的尾翼上

印刻著無數的

期盼

您烏黑的秀髮

被無情的歲月翻成

霜雪

在我心靈的國度裡

閃爍著

亮麗的溫馨

將滿懷的謝意

暖成五月的康乃馨

藉輕風傳送我的心語

送給我

最敬愛的母親

母親,感謝您

您是我心中永恆的明燈

黃昏

暖風

搶一筐霞紅

彌漫的奔向綠色的湄南河

黃昏踉蹌的步履

有藍天蹲向湄南河

灑落一河金黃

篩亮了綠波的夢

倦鳥拍拍著翅膀

迎著

點點夕陽      歸返

窩巢

可惜沒有

牧童浪漫的短笛

在蒼茫輕披的原野

不規則的      吹奏著

吹奏

暮的色調

隔著黃昏的背後

風已靜止

心已停泊

可是寂寞的駐腳

落日凝注整座城市

在這麼一把的

擁住大地

假日

在雨季裡的假日

空白的人行道

寂寞

孤獨

我走在這荒涼的郊道

路旁沒有樹

愛的泣聲從空曠的天空傳來

郊道潮濘絆腳

風中飛揚不定的風蘭花滴下淚水

花瓣不停的飄下

細雨濛濛

冷冷地打在我身上

聽到這雨聲

我想念你

天空的淚滴

在我心湖蕩起漣漪

一圈圈

一圈圈

「土樓之鄉」客家情           

–記福建西部山區永定客家土樓之旅

(夏威夷) 葉芳

在炎熱的夏日中,頂著炙人的艷陽來到了「土樓之鄉」,地處閩西山區龍岩市的永定縣。這趟旅程從廣東河源、梅州等客家地區驅車直上,一路上見到許多充滿客家風情的圍龍屋,座落在崎嶇起伏的山區裡。圍龍屋由多幢白牆黑瓦的村屋緊密相連,層層疊疊地圍成了半圓或圓形,似乎象徵著客家人在艱苦的生活環境裏,團結齊心、抵抗外敵的奮鬥精神。

沿途最美的地段要數廣東省邊界的僑鄉大埔縣城,那裏的江水翠碧,如玉帶環腰,繞著公路邊平緩地流淌。江的兩岸是大片的沙洲,有人用碎石舖成一條條通往江心的石路,遠看似畫中金光萬丈的陽光,從陸地向水中放射。路旁有大片的鳳尾竹,像一羣開屏的綠孔雀在風中搖曳生姿。不時還會看到澳洲樹熊最愛的尤加利樹,嫩綠的樹頂已長出了數片紅葉,是被熱情的太陽曬紅了吧。

 最先看到的土樓是在福建永定胡文虎故居旁邊的圓形土樓,那裡是下洋鎮的中川古村落,又稱天下第一僑鄉。據說胡文虎青少年時代曾從南洋回鄉下讀了四年書,雖然他不愛唸書,那段時間換了多位老師,但中華文化還是對他的人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以至於他發跡後在新加坡、香港和他的家鄉都興建了充滿中國傳統色彩的虎豹塔和虎豹別墅。我曾去過新加坡和香港的虎豹別墅,都比永定的更豪華、更具規模。但這裏卻有一份鄉土之情,因為胡氏家廟也在這兒,廟前還立著十多個清朝皇帝禦賜的碑柱,展示胡家祖先的榮耀。胡文虎的展覽資料提到他是1954年往美國醫病,返程途中不幸於檀香山皇后醫院去世。這間醫院至今還在檀香山開業,而多少風雲人物已隨風而逝,只留下一段段傳世故事,供後來者追思。

胡氏圓形土樓的面積不算很大,外牆是較淺的泥黃色,牆上二、三樓位置有小小的方形透氣窗,感覺更像碉堡的槍砲口,頂上鋪了黑色的瓦片。土樓底層的中堂位置展覧著歷代胡氐達官貴人的資料,並擺放了清代朝服官帽、西洋樂器用品等古董,還養了一隻超級長壽的巨龜。沿著狹窄陰暗的木樓梯來到三樓,才能看清土樓內部的全貌,除了主力土牆外,內部的廻廊、柱樑、門窗等全是用粗壯的原木搭建而成,並間隔成大小相約的一個個小房間,給整個宗族居住。這幢土樓裏到處掛滿了大紅燈籠,猶如走進了拍戲的場景。

接著參觀初溪明清土樓群時,還真的遇上了一個攝製組,在較大的集慶樓裏趕拍一齣清末的劇集,聽說劇名叫做<<下南洋>>。因此當地的客家導遊小姐催促著遊客走馬看花地轉了一圈,以免阻延拍攝進度。只見一些常在國內電視劇出現的演員們穿著清裝擠在一個小小的土樓房間裏休息,那裏沒有冷氣,加上天氣悶熱,大夥兒像在狹小的木房裏焗桑拿,真是汗流浹背。一些較大牌的演員有助手拿扇子站在身後扇風,那些群衆演員就只能躲在屋簷下的陰涼處避暑,這碗飯的確不容易吃啊。

來到了山上的觀景台,初溪土樓群盡入眼底。那圓的、方的、楕圓、六角造形各異的龐大土樓羣,從明末清初開始建在這群山環抱的偏遠地區,曾經在冷戰年代被美國的空中衛星誤以為是秘密導彈發射基地。最具標誌性的是前排三個圓的和一個正方的土樓,導遊戲稱為〝三菜一湯〞。初溪土樓群有幾個特點,整個宗族都姓徐、全部的樓名中都有個〝慶〞字、每幢樓都只有一個大門、全部座北朝南、並且樓內都不挖水井。據說當地人篤信風水八卦之術,相信大門已是五行中的〝水〞位,再挖水井恐破壞五行的平衡和諧。

行程繼續再遊了高北土樓群,參觀了最大的〝土樓之王〞承啟樓。這幢圓形的土樓將近400年歷史,有400多間房,曾經印在中國郵票上。隨著經濟和基建的高速發展,許多承啟樓的年青人也外出打工,樓裏剩下的多是老人和幼童,空出的樓房都成了客棧接待遊客,只需數十元人民幣即可入住一晚。但是樓裏沒有冷氣和獨立衛生間,這是遊客較難適應之處。

 一衆遊客從承啟樓大門魚貫而入之時,忽聞前面兩位男遊客的議論,甲說:〝這不是一條好狗!〞乙回答:〝對,好狗不攔路!〞原來有一條狗懶洋洋地躺在遊客必經的石路中央納涼,大家紛紛繞道而行。經過狗身邊時,甲又說:〝小心別踩到狗尾巴,不然被牠咬一口就慘了!〞乙又答:〝那還不算最慘,如果是別人踩了狗尾巴牠來咬我,就更慘了!〞聽者不禁會心微笑。

在承啟樓的右邊不遠處,是其祖輩最早建造的方形土樓五雲樓。這座土樓年代最悠久,其土黃色的泥牆已有些向內凹陷,內部架起了鋼架在進行維修整固。偌大的樓內只住了幾位長者,其餘的人均已搬離另起爐灶。導遊解釋說原先那些子孫們不知道土樓的寶貴,拆掉了樓上可用的原木條去建新房,使這座祖屋看起來像危樓。後來土樓入選了世界文化遺產,才被列為國家文物來保護。她並澄清了兩個有關土樓建築的誤傳:據說為了使土樓更堅固,祖先們在建樓的泥土中摻了糯米、紅糖和雞蛋白;還有土樓內漆黑的樑柱是被火燒過。導遊說:〝那年代我們的祖先生活艱苦,哪裏會用糯米紅糖蛋白來造樓房?你們不要聽外面的人亂說!〞她說土樓是用地底的紅泥加上碎竹和木片一層層壘上去的,還不能一口氣建完,因為要等泥土乾透,因此壘壘停停,要建好多年才完成。〝至於黑色的樑柱,那是被經年累月的油煙薰黑的。因為土樓底層是廚房,但出於保安理由沒有窗戶,二樓開始才有窗戶,所以煙都薰在屋樑上了。〞

土樓以其粗糙原始卻又堅如磐石的軀幹,熬過了數百年的日月風霜,庇護了世代客家子孫。遙想當年客家祖先,因為種種歷史原因,從中原沿著長江流域輾轉南遷,多數困居在閩粵一帶的窮鄉僻壤裏。後來從深山土樓裏走出去的客家人,又翻山越嶺,漂洋過海,把勤儉質樸的客家文化傳到更遠的千里之外。這種不斷遷徙、紥根異鄉又茁壯成長的文化有著強韌的生命力與包容性,培育了不少傑出的軍事、政治、外交、商業和藝術人才。近年土樓還被選入世界文化遺產,成了最紅火的旅遊項目,這應該是當年建造它們的老祖宗始料不及的。

懷念陸鏗先生之典範

(三藩市)胡佩鏘

余與陸鏗先生和蓉芝大姐伉儷相識於美國三藩市,蓋有二十春秋矣。陸氏於二00八年六月二十一日離世,雖今已人天永隔,但每一憶及,友好彌切追思。他是一位脫穎而出的戲身傳播專業的傑出人士,擁有朋友遍滿天下。也是北美中華新文藝學會和美國中華藝文學會諮詢顧問。他為人處世親切誠懇。陸公一生可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無人像他積累了各種各樣機遇的經驗,例如禁閉、坐牢、饑餓、以至飛機迫降等等之情況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歷盡人世滄桑。如今他的大名譽滿兩岸三地,是資深新聞記者兼名政論家和老報人。八十多歲仍在世界各地採訪撰寫深入分析的評論華章,還獲得北加州華人傳播媒體協會第六屆頒發終身成就獎。表揚他在六十多年的傑出新聞工作上一直堅守崗位,建立公正的立場,光芒奪目。但他的豁達大度和勇往直前的中國記者風範,將永留人間。在懷念中他的豐功偉績諸先進報導甚多,毋庸拙筆多贅。

陸先生容貌煥發,體型高壯,寬大為懷,每當與友人會面注重衣著,飾以紫紅外套,雖已耄耄之年,精神依然矍鑠,有股帥感,樂觀氣度,無怪在生前認識他的人廣泛稱羨為紳士美男子。

 政論家吳宗岳與陸先生志趣相投,他讀了陸鏗的回憶錄,曾有瑤章在報上發表,陸氏<新聞的忠實與執著>,謂新聞乃是當代的歷史,不虛偽,不粉飾,否則新聞就缺乏真善美。為了採訪新聞,求真求速,永不後人,往往赴湯蹈火,冒生命之危或犯當局忌諱,皆在所不計,其執著令人肅然起敬。

關於陸氏在黃昏之戀的一段情,直陳他與崔蓉芝雙雙墜入愛河,然而小崔能讓他重享青春,令他有再生之感。英王愛德華八世能夠不愛江山愛美人,他這點又算得什麼?由於崔女士在痛其夫遭遇橫逆,孤立無助之際,大聲兄一、二句正義之音,獲得美人青睞,投懷送抱,亦可說他歷盡一生坎坷冤獄之余,遲來的晚晴安慰,不由人寄以同情。

歲月飛逝,大聲先生辭世已屆一年,大聲名號是於右老所賜。今歲草聖于右任先生適逢一百三十周年冥誕,臺北中華粥會陸炳文會長發起緬懷右老而舉行遺墨真跡展覽。四月中旬赴大陸福建泉州華光學院展出之後,巡迴來三藩市、洛杉磯展出。行筆至此,佩鏘回憶十年前美國金山粥會曾紀念高山仰止的三原于右任一百二十歲暨吾師曠代奇才的張大千一百歲冥壽大典,於華埠金龍酒家,除提供二老的書與畫作品外,粥會友好也攜帶自藏右老的墨寶及大千之丹青,供諸同好欣賞,加上于、張二老的生活照片,更顯滿室生輝。又都是長須飄拂,豪氣干雲,真可謂“草聖誰能匹?遺墨舞龍蛇,大氣長橫溢,仰止挹清芬。”是日為配合活動,佩鏘撰有《草聖詩雄五百年》及《千古奇才一大千》發表刊登於《世界日報》整版人物天地。當日雅集盛會系由著名媒體蔡文耀先生擔任司儀,語多幽默,雲今天名報人陸鏗和會長胡佩鏘同台出現,聲韻優美,鏗鏘有勁,大聲與珠玉投緣合作,粥會人氣更鼎盛。主講自然是非請資深報人陸鏗先生莫屬。他早年就得右老教誨,並視若子侄。講題是《右老生平及其偉大事蹟》。陸先生稱于先生仁慈厚重,格局恢宏,得力於由碑入草,右老曾有妙喻說楷書如步行,而行書如坐車,草書則如乘飛機,可節省寫字人的時間,草書便成為他獨特的風格。又還推崇他詩學氣勢之豪邁,寄情之深遠,填詞作詩,唾手可得。早歲狂熱鼓吹革命,創辦報紙前仆後繼,無不令人敬佩。平生操守清廉,淡泊自甘。現在為兩岸共同肯定的人物,一是孫中山先生,另一便是于右任先生。陸鏗還強調右老的五大貢獻。一是說右任先生有強烈的愛國精神和對鼓吹革命的狂熱。二是中國十大書法家之一,古今鮮有匹敵,三、文章以氣勢見長,四、創辦報紙五僕五起,不愧為我國革命之先知先覺,五、提攜青年後進作育英才。在臺灣右老服官樞府,以風高柏台著稱,而有監察之父美名,齒德俱尊,允為萬流共仰。已有八十多年歷史性的粥會,有位元老沈映冬先生曾憶寫于右任尋碑記參考書相贈等。

陸鏗先生演講言詞宏亮,雋語橫生,分析深刻,不同凡響,記憶似電腦。到會學術界、藝文界及粥友人士,莫不聚精會神,洗耳恭聽,為其深入淺出娓娓道來而動容。揚名國際的陸鏗光生是中國最早的廣播記者,二次世界大戰中任中國駐歐戰地記者,抗日戰爭勝利後任南京【中央日報】副總編兼採訪主任,在香港曾與胡菊人創辦【百姓】雜誌等。他的個性率真坦白,平易近人,筆耕不輟又正義,文采讜論生輝,採訪一生,交友一生,典範感佩不已!在其逝世周年紀念日,實不勝哲人其萎之痛。

痛心的傾訴:致兔子

——再讀《龜兔賽跑》

(北京)夢陽

君子不爭

  可無論爭與不爭,在烏龜挑戰的那一刻就已註定:你的結局只能屬於嘲弄。

  對決,你從來厭憎。

  你的夢只屬於青草,屬於那三千里青碧碧的晶瑩。然而,你又只有接受挑戰,這是你擺脫不了的宿命。

 “善跑原來也是罪過。”你只有對著自己冷冷地苦笑一聲。

  豹子也善跑呀。

  可是,對於兇猛的小人誰又敢戲弄?而解釋又有什麼用?

  只不過,你不想看到隱藏在烏龜甲殼裏那些好事者的燦爛笑容。

  他們的陰謀,有誰比你看得更透更清?

  那也是一個寂寞的年代呀,無聊者總是需要製造興奮的,老實的烏龜也不過受了縱容。

  你的心思,有誰比我讀得更明更懂?

  於是,你睡了,那是在拒絕褻瀆與侵犯神聖的本能

  於是,你睡了,因為你明白真正的本領沒有恃強凌弱的作用。

  於是,你睡了,那是想給烏龜一個並不淺顯的結局。

  於是,你睡了,悄悄做一個關於青草的夢,那是對弱者無知的真正同情。

  只是,你良苦的用心總被人們的目光深深刺痛,以至於到今天你還跑不出那篇在賽前就已炮製好的文字,儘管你跑了幾世幾生。

  只是,今人還在不假思索地用那個故事教育下一代,這讓我比你更為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