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世界微型小說研討會

定於今年底在印尼萬隆召開

   (本報訊)   由印尼華文寫作者協會接辦的“第五屆世界微型小說研討會”,擬定於2004年11月下旬或2004年12月上旬在印尼萬隆召開。

        參加辦法:

  1. 與會代表由主辦單位邀請;
  2. 各國代表國際旅費自理,免交會務費,參加研討會期間的食、宿、遊免費,由主辦單位安排與負責;
  3. 各國代表在酒店內一切雜費,如電話、洗衣、飲食等,於離開酒店之前結清,主辦單位恕不負責;
  4. 本次研討會在萬隆舉行,其間安排參觀萬隆亞非會議舊址,及至萬隆覆舟山活火山口旅遊,欲往印尼其他地區旅遊之代表,旅費自理;並請提早通知,以便主辦單位聯絡旅行社派員安排旅程。

第十三屆世界華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今年十月將在山東大學舉行

    (本報訊)  第十三屆世界華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將於 2004年10月在山東大學舉行,本屆研討會的主要議題是:

         1.全球視野中的華文文學的詩學體系;

         2.華文文學的文化活力和族群特色;

         3.華文文學中的原鄉性和超越性;

         4.華文文學中的身份書寫;

         5.華文文學史(含文體、國別、地區)和敍述策略;

         6.華文文學史料學的建設;

         7.中華傳統文化(儒家文化)和現代(華文)文學生態。

       凡欲提交論文者,務請於2004年4月15日前寄出,論文字數限於6000字內,並附軟碟。

“中坤杯·首屆艾青詩歌獎”開始啟動

       由中國詩歌學會設立的“中坤杯·艾青詩歌獎”,旨在弘揚先進文化、表彰優秀作品、推動詩歌創作、繁榮詩歌事業。艾青是中國20世紀的偉大詩人,他以深摯的愛國情思和優美的旋律,譜寫了感人肺腑的時代之歌,他以精湛的語言和絢麗的色彩,描繪了中華民族的歷史畫卷,從而享譽世界。艾青是中國的驕傲,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詩歌獎,具有深刻的啟示性和感召力。中坤投資集團是具有高品位和良好社會聲譽的著名企業,為中國經濟發展和文化建設做出了可貴的奉獻,以“中坤杯”冠名艾青詩歌獎,具有深層的文化意義和社會意義。中國詩歌學會於2003年12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了“中坤杯·首屆艾青詩歌獎”新聞發佈會,組委會主任: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中國詩歌學會副會長吉狄馬加和中國市長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陶斯亮,組委會副主 任:中坤投資集團董事長黃怒波(詩人駱英)和中國詩歌學會秘書長張同吾,分別就設立“中坤杯·艾青詩歌獎”的宗旨目的、組織章程和運作程式等,向新聞界和文學界嘉賓做了介紹,並回答了記者們提出的相關問題。

       “中坤杯·艾青詩歌獎”每兩年舉行一屆,首屆評選工作從現在開始啟動,將評出2001年至2002年用中國漢字出版的新詩作品集(含長詩)6-8部,每部獎金1萬元並獎盃一座。被推薦者不限地區、年齡、性別,包括港、澳、台和旅居海外的中國詩人。推薦方式:由省市作協、各級詩歌社團、或出版社推薦或詩人自薦。請將推薦的詩人詩集每種5冊,附推薦意見,掛號郵寄至:北京雍和宮大街戲樓胡同1號中國詩歌學會“中坤杯·首屆艾青詩歌獎”評獎辦公室(郵編:100007  電話:64072207)。請勿寄給個人,以免丟失或延誤。推薦詩集至2004年6月10日截止,評選結果將於2004年8月揭曉,並舉行隆重的頒獎典禮。推薦詩集概不退還,請予見諒。評獎過程將充分體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藝方針,對各種藝術風格、表現手法和創作方法的作品一視同仁,堅持公平和公正的評選原則,平等對待,擇優推出。熱烈歡迎老中青三代詩人積極參與和支持。

       “中坤杯·首屆艾青詩歌獎”顧問是中國詩歌學會副會長(以姓氏筆劃為序)牛漢、朱子奇、李瑛、柯岩(女)、鄭敏(女)、曉雪、綠原、屠岸、野曼、蔡其矯。評委(以姓氏筆劃為序)是葉延濱、吉狄馬加、匡滿、朱先樹、李小雨、吳思敬、張同吾、桑恒昌、謝冕、韓作榮、雷抒雁。

樂捐人士名單

       本會成立多年來,得到廣大會員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不斷發展會務,推動華文寫作,弘揚中華文化,並與世界各地的華文作家和團體建立了更加廣泛的聯繫。《珍珠港》由去年初改版後,印得更加精美,受到各方好評,而成本更節省。我們將繼續努力,爭取辦得更有特色,以感謝大家的支持。特別是本會顧問張明、王國秀伉儷,謝信一教授和理事高於晴等人,長期以來關注並樂捐款項資助本會,還有貝聿文先生,謝鄧韻雅女士等,每年都最早主動寄交會費,令人感動。

       現將今年以來樂捐者名單和數目刊登如下(截至2004年2月1日為止):

高於晴    600美元                  張明、王國秀  440美元

謝信一    300美元                  羅錦堂              100美元

黃河浪    100美元                  連 芸                 100美元

葉  芳      100美元                  葛逸凡               90美元

謝雪英     50美元                   範 純                   20美元

     歡迎大家繼續捐助本會發展,新收到的捐款名單會在下期刊出。

(夏威夷華文作協理事會)

本會及各地文訊

      ☆本會顧問張明將軍歡度98歲華誕,於1月24日舉行生日聚會,至親好友前往祝賀,本會名譽主席羅錦堂教授等也表達了良好祝願。張明將軍早年投身國民革命,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是抗戰時期至今唯一健在的將軍,晚年移居夏威夷。本會成立以來得到了他和夫人王國秀女士的長期關注和大力支持。

        ☆本會成員,來自香港的著名導演單慧珠女士,去年返回香港,編導拍攝了系列人物專題電視集《情常在》,分別訪問了六位文化界特別人物:上海小提琴家、《梁祝》協奏曲首位演奏者於麗拿,前上海文化局長孟波,香港中文大學教授小思,旅行家李樂詩,畫家阿蟲,政論家嚴以敬等。該片集在香港無線電視臺播出後,反響熱烈,各界評價極佳,獲得“明報週刊”頒發的“最佳監製導演”和“最佳節目”兩個獎項,年終又獲得三個電視臺聯合頒發的“最佳節目品質觀眾反映獎”。

       ☆原旅居南美厄瓜多爾的華文作家陳少華,近年回香港埋首寫作長篇小說,終於完成了“南美風情三部曲”:《克勞蒂婭》、《頓巴戈山莊》和《聖克魯斯》,分別於2002年12月、2003年4月和9月由香港天成出版公司出版,展示了由城市到村莊,由監獄到社會的各種生活畫面,具有濃厚的南美風情風俗,也描繪了複雜的社會現狀。是南美華文文學的重大收穫。

       ☆現居美國德州的女作家陳瑞琳,繼1998年出版《走天涯–我在美國的日子》後,又在2003年12月由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推出第二本散文集《“密月”巴黎》,書前有香港教育學院中文系教授陳學超寫的序《他鄉·故鄉·家園》,全書分為三輯:第一輯《小小寰球》,第二輯《美洲紀行》,第三輯《心情驛站》,首二輯是旅遊歐美各地的見聞和感覺,第三輯主要寫童年舊事和家鄉人事的回憶。有抒情,有遐想,也有理性的思考。

       ☆在紐約出版的《彼岸》雜誌,主要是由一批來自中國的學者和留學生聯合創辦的,該刊印刷精美,內容充實,兼顧社會人文、品味、時尚諸方面,捕捉社會新聞熱點,反映美國華人的生活處境,探討新老移民的各種切身問題,既留意時尚風氣,又有較高的文化品味,也有不少成名的華人作家為該刊撰稿,頗受華文讀者讚賞。

         ☆由胡佩鏘任會長, 吳宗

任秘書長的金山粥會,為慶祝臺北的中華粥會成立八十周年,並在金山舉辦書畫典藏展,將於1月23日(農曆年初二)假三藩市金龍酒家舉行新春團拜,邀得中華粥會陸炳文會長主講。書畫典藏展在國父紀念館舉辦,從1月21日下午至24日上午,共展出小品書畫百余件,如意珍品三十多件,皆清雅悅目。

    ☆作為新加坡作家協會當代文叢①的《跨世紀微型小說選》,去年在新加坡出版,編輯顧問為王潤華教授和黃孟文博士,主編董農政,編輯有艾禺、希尼爾、柯奕彪、林高,編務伍森,全書精選新加坡近四十位作家從1992到2002年創作的微型小說。書前有希尼爾所寫導言:《跨世紀的文學擺渡》,對該書選編宗旨和出版目的作了說明。此外“新華文學”季刊第57期《世紀交替的童年寫真》,第58期《無終極的生命之旅》,第59期《重建與重現往昔形影》,也於去年陸續出版。

夏威夷散記

靚女新妝出鏡心

     王充閭(瀋陽)

    

     到過亞洲一些著名的海灘,無論是東道主介紹還是資料上宣傳,都毫無例外地說是有“東方夏威夷”之譽。大家都公認夏威夷海灘乃世界之最,這無形中也加大了它的壓力。因為聲名越高,人們的期望值也就越高。“盛名之下,其實難副”,最後的結局往往是失望。但是,當我置身夏威夷威基基海灘時,卻完全沒有那種“聲名過實”的感覺,就是說,你把它想像得多麼明麗、漂亮,它就是多麼明麗、漂亮。我用“靚女新妝出鏡心”這句詩記下了我的第一印象。

       當然,我也想過,夏威夷之所以令人感到“名下無虛”,也可能與一種心理效應相聯繫著。這些天我們都是在紐約、洛杉磯、三藩市等繁華大都會活動,吃盡了營營役役之苦。日日夜夜生活在各種噪音之中,人人、處處、萬事萬物,都有製造噪音的條件和權力,隨時都可以進行強迫性的神經干擾和疲勞轟炸。除了眾聲匯合的千種噪音,還有光怪陸離的萬般世相和騰煙起霧的十丈車塵。在這種情勢下,如果覓得一處水淨沙明的靜靜的海灘,供人聊息心機,輕怡倦眼,暫時擺脫一下那些俗網塵勞,達到世累盡消,身心鬆快,那還能不傾心投抱嗎!

        說了一番“饑者易為食,渴者易為飲”的道理,絲毫沒有貶低夏威夷海灘的意思。應該說,這裏確確實實是很美的。無論你是來自城市、山林,都會立刻為它的明豔、清麗、開闊所傾倒。放眼望去,輕柔、涼爽的椰風在海面上吹拂著,雪乳般的漣波親昵地緩緩地向岸邊湧來,匍匐在金色的細沙灘上喃喃細語。遊人穿著各式各樣的泳裝,或仰臥海灘,等待接受浪花的親吻;或腳踏衝浪板耕濤犁浪,箭也似地飛去飛來;更多的人歡騰跳躍,投身到大海的懷抱中去,濺起一層層金光閃閃的浪花。笑聲,喊聲,驚歎聲,此伏彼起。海灘上顯得生機勃勃,鮮活爛漫。特別是到了傍晚,夕陽淡淡地照著海上的澄波,沙灘上遊人漸漸散去,把日間的萬種繁華與綺麗,留給一片片彤雲和一行行椰林。坐在軟綿綿的尚有餘溫的沙灘上,與海波相知相悅,相對忘言,伴著一陣陣的濤聲起伏——那振古如茲的永恆的鼾息,可以盡興地去追懷與玩味,想得很遠很遠,大有一種“雲物不殊鄉國異”,“獨立蒼茫自詠詩”的意境。

        後來才知道,這長達數千米、號稱“世界之最”的威基基海灘,原本佈滿黑色的礁石,後用炸藥全部夷平,又把一塊塊石頭搬走,換上從外面運來的無數細沙,才使它呈現出今日的沙軟灘平的新貌。為了保持沙灘的厚度,每年都要繼續補充細沙,其工程量之大,投資額之巨,都是頗為可觀的。

        離開威基基海灘,我們又來到了恐龍灣,這是世界上少有的理想潛水海灣和天然觀賞遊魚場所。海水透明度很高,清澈見底。游魚成群結隊,酣戲水中,一任遊人潛水、笑鬧,毫無驚避之態。不禁想起古人的名句,“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為了維持灣內海洋生物的生態環境,管理部門規定,遊客不可將魚、沙、貝殼、海草及珊瑚等攜帶出外。

        全美各地都十分注意保護生態環境,調節人與自然的關係。到處都是綠地,城市裏,除了建築物和黑色路面,全部栽草種樹。對保護動物,法律也有明文規定。因此,隨處可見松鼠竄上竄下,在人群中覓食;鳥雀落在人的肩頭或腳背上戲嬉,而毫不驚懼、畏避,說明他們沒有被轟逐、捉拿、捕殺的經歷。這是應該予以讚美的。

        筆者對於生態環境保護問題,關注已久。五年前曾在一篇文章中述及:“自然界有其自身合法的權利和獨立的價值。我們每個生活在地球母親懷抱中的現代人,都應該對生態環境有一種深沉的眷戀感和自覺的責任感。遺憾的是,在這方面,人們常常忘本。人是自然的產兒,但在成為文明人之後,便一天天地遠離自然掉頭不顧了。”近二百年來;特別是近三十年來,人類干預自然的力度之大、程度之深,範圍之廣,是驚人的。但是,儘管我們在征服宇宙,創造種種奇跡方面,取得了無與倫比的勝利,迄今為止,人類卻只能生存在已經被污染得面目全非的地球上,還沒有人預見到,更不要說發現與實現,有另外一個可供居住、可以容身的星球。因此,在這輕塵十丈的喧囂世界裏,人們對於自然環境,應該去掉那種極為近視、極為功利的價值取向和審美情趣,多為人類、多為子孫後代著想,重視保護生態環境這地球上一切生命的根基,珍惜這啾啾的鳥鳴、唧唧的蟲吟,新鮮的空氣、淨潔的水源,明媚的陽光和翠綠的叢林。認真汲取西方工業國家先征服自然、破壞自然而後再來保護自然、恢復自然,結果事倍功半、百難償一的沉痛教訓,設法超越人與自然分裂、對立的歷史階段,從現代化進程伊始便早自為計,盡力保護生態平衡。莫等那些最珍貴的東西一去不復返時,再來哀歎、悔恨和痛惜。

        夏威夷群島可供觀光遊覽的地方很多,單是作為夏威夷州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的歐胡島,就不下幾十處。就自然風光來說,除了威基基海灘、恐龍灣之外,還有風口、噴泉很值得一看。強勁的海風從一個山洞口中襲來,呼呼作吼,強度極大,以致在迎面的台坪上無法立定腳跟,衣服象篷帆一樣鼓脹得滿滿的,稍一聳身,就可禦風而行。可是,旁邊高高的山頭上,林木草叢卻紋絲不動。所謂噴泉,並非源於地下,而是喧騰的海浪衝擊海邊岩石,從火熔岩罅洞中猛力噴出,形成一股高高的水柱和滾滾的輕煙,形勢極為壯觀。就人文景觀來說,市中心有美國境內唯一的王宮——伊奧拉妮皇宮。這是一座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風格的建築。皇宮門窗上刻有神女、仙童、山水、花卉。宮殿的覲見室安放著雕花描金的國王寶座、權杖和工藝精湛的鍍金家俱。1893年王朝被推翻後,末代女王被軟禁在皇宮頂樓上。在這裏,她寫下了許多悅耳動聽的歌曲,有一些至今仍在夏威夷群眾中廣為流傳。參觀到這裏,我聯想到我國南唐的末代皇帝李煜。他在被俘、去位之後,不也寫下了許多哀婉動人的清詞麗句,至今還為人們吟誦不置嗎!還有波利尼西亞文化中心,在此可以見到南太平洋島嶼的斐濟、夏威夷、馬克洛斯、湯加等民族的習俗風貌。

        耐人尋味的是,當遊客踏上夏威夷的土地後,這些景觀都放在可看可不看的位置上,觀光重點而且首先安排的是憑弔珍珠港,參觀美國軍艦“亞利桑那”號紀念堂。偷襲珍珠港這一美國在太平洋的重要海空基地和美國太平洋艦隊的駐地,是當年日本征服西太平洋的全盤戰略之一。其目的在於摧毀美軍太平洋艦隊,使它無力干涉日本的侵略行為。這一計畫的實現,是在完全秘密的狀態下進行的。為了麻痹美方,日本一面積極策劃偷襲行動,一面派出大使來棲赴美談判,鼓吹“日美沒有任何理由打仗”,再一次施放和平煙幕。直到1941年12月8日(當地時間為7日),日本出動三百五十架飛機、五十五艘戰艦轟炸珍珠港,美方還沒有任何察覺和準備。幾乎在同一時間,美國還通過駐日大使遞交羅斯福總統致日本天皇的親啟電函,衷心希望天皇為驅散烏雲、實現和平作出努力。開戰一小時後,美國戰艦“亞利桑那”號的甲板被重炮擊中,引爆了艦上的彈藥庫,九分鐘之內,整個戰艦連同一千一百七十七名將士一併沉沒,其他一些戰艦和軍事設施也都遭受襲擊。美方損失慘重,太平洋艦隊主力幾乎全部被摧毀,而日本僅損失二十九架飛機。

        為了紀念這次事件,美國政府宣佈這一天為“國恥日”,並且特意修築了紀念堂。接待單位首先組織我們觀看了一場珍貴的歷史紀錄片,重睹當年戰爭的慘狀,然後乘船參觀了設置在被擊沉的“亞利桑那”號戰艦殘骸上的紀念堂。這座白色枕形建築,中間低兩頭高,據說寓有太平洋戰爭美國初期受挫、最後大獲全勝之意。戰艦的煙囪現還露出海面,紀念堂的旗竿也是這艘戰艦上原有的旗竿。後廳石牆上鐫刻著當時艦上犧牲的一千餘名將士的姓名。前廳有戰艦的模型,牆上掛著戰艦被炸下沉情景的照片。為了再現當年的景觀,參觀中突然警笛長鳴,一切廣播節目中止,代之以廣播員緊張的呼聲:“美國被敵人襲擊了!”這一切都是精心安排的,頗見組織者的匠心。

        有人說,美國不注重政治。這種觀點不能令人苟同。相反,我倒覺得美國人精於對外宣傳。他們把珍珠港吃虧、挨打之事宣傳得有聲有色,使每個來夏威夷遊覽觀光的人都寄予深切的同情,從而在政治上佔據主動。只要看他們對半年後同樣發生在夏威夷附近的重創日軍的中途島海戰隻字不提,就可以領悟到個中的三味。頗像聰明的孩子與人打架時,自己被打則大喊大叫,而給予對手以狠狠報復卻一聲不吭。珍珠港被偷襲後,美方電臺反復廣播:“珍珠港遭到卑鄙的偷襲!”羅斯福總統也多次大聲疾呼:“必須記住這個奇恥大辱的日子!”這樣,不僅對外有利於在政治上爭取主動,對內也可以產生“哀兵必勝”、“明恥教戰”的效應,即此可以窺見美國人政治手腕的精明 。

紀弦穿過韶光的淚,變成珍珠……

     柳易冰(上海)

         燈被熄了。

        頓成漆黑的客廳,虛擬成聯想的空間,透過半掩窗簾的隙縫,可以看到外面的繁星,在微笑。幽暗的斗室,連成了蒼穹的一部分。沒在深黑色裏的手指,在黑白琴鍵上彈跳,“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此起彼伏的音符,爭向天井撲去,銀色月光中,逸去和枝間掛著的月亮匯合。

        逆光,將鋼琴彈奏者的輪廓,剪貼於壁上,他怒豎的頭髮,寬廣的額角,氣質上和貝多芬極像。姚應才,彈得一手好鋼琴,仿效貝多芬到神似的地步,他是詩人紀弦蘇州美專時的同學。其時紀弦由揚州遷到蘇州,在上海閘北區安徽中學教書,和徐遲、杜衡、施蟄存、戴望舒等辦詩刊。那時紀弦的詩集《行過之生命》已出版,在當時詩壇已大紅大紫。

        回蘇州時,常請姚應才和他未婚妻全毓秀來吃晚飯。紀弦最喜歡聽他彈奏《月光曲》。

        曲盡,詩人尚浸潤于音樂的月光裏,燈開後他在紙上默寫出兩句詩:

        升起於鍵盤上的月亮,

        做了暗室裏的燈。

        這是1937年,蘇州五卅路同益裏二號紀弦寓所客廳裏的事。

        抗戰爆發,攜幼帶妻逃難,從武漢、長沙、貴陽、昆明、經河內、海防、香港返滬。同窗來信告“貝多芬迷”姚應才和他少校哥哥姚應龍,一起戰死於抗日疆場。紀弦悲痛欲絕,發誓不再聽貝多芬的《月光曲》。

        62年以後的1999年9月9日,紀弦在三藩市半島美麗小鎮的老人公寓,翻出他昔年之詩稿,顯然他沒有忘懷他形似神似樂聖貝多芬的同學,不知何故,他一直想延擴兩句如金子的舊句,想寫首更長的詩。但一次都找不到滿意的“完成”。也許久存的佳釀,是不宣攙兌水份的,瞬間被《月光曲》陶醉的感動,早在時間的琥珀裏定格。只需打磨成更為“詩的”光彩。

         升起於鍵盤上的

         月亮,做了暗室裏的

         燈。

        紀弦說,“月亮”、“燈”既是黑夜裏的亮點,我把它們升到最高位子,意在強調“光明”, 獨一行的“燈”, 更能高瞻遠矚, 指點迷津。好像暗夜裏的燈塔。

        當年,貝多芬將第三交響曲的獻詞,劃掉想當皇帝的拿破崙,改為獻給他理想中的英雄們,姚應才也應在內。

        一滴感動的淚珠,穿過韶光、沿著他花白的胡鬚,變成了珍珠……。

        上星期,紀弦的第十一本詩集《宇宙詩鈔》飄洋過海寄到我手上,最為深刻印象的是,那幅他與夫人在“月岩婚”典禮上的照片後面一頁,就是紀弦用娟秀灑脫的手跡書寫的這首《月光曲》。大家一定會猜想,這是某詩的三行摘句,翻到148頁一看,這是詩的全文!  頓時覺得,這用半世紀時間打磨的珍珠,原該如此晶瑩、精到!

        年輕時,我曾寫有四行小詩:“五月的夜/五月吹南風的夜/送我走三十裏地/你還記得嗎?”擱至42年後的今天,無法去延擴,我仍不知如何去完成它。就這幾句,已夠形象地反映出,當年初戀的歡樂,和情人延誤了末班汽車,毅然挽著手臂,從她家住的小鎮,一腳高低地走回我們教書的學校,到達時,那天東方魚肚白的曙光,早已刻在我們一生心的版圖上。

                                          2002年8月23日于白壁齋

                                          2003年5月21日黎明改成

心燈

     夏威(夏威夷)

我的心是殿堂

防衛森嚴    有點冷有些靜

風和日麗    你自南方回來

身上是雅潔山嶺春香

我把重門扇扇打開

心喜迎接

一個未染塵埃少女

我的心是華廈

花葉盈屋    有些綠有點香

冷風濕雨    你自北方歸來

腳上是污濁野徑冬雪

我把開啟的門逐扇關閉

冷然拒絕

一個灰塵滿面的少婦

其實你非春暖玉女

亦非冬寒醜婦

只因貧窮

你不知如何高雅裝扮

今日分手

我把相思點成燈火

如果你前有夜路

燈籠多少也有用處

夏威夷走到你身旁

     連芸(夏威夷)

從小就想有渡海的火車,

駛過海洋,駛向熱帶的地方,

我不愛蕭瑟的秋風,冰雪的嚴寒,

只想見翠綠的椰林搖曳著陽光

當我踏上夏威夷群島

發現那就是我真實的夢鄉,

天空和海洋湛藍,湛藍,

任你潛水歡躍,踏浪飛翔,

棕黑的土人以胖為美,

綠草上飄著燒烤的肉香,

背倚椰子樹撥動琴弦

腰間的草裙起伏似波浪

藍色的海風帶著清涼

毛毛細雨染濕太陽

一道又一道絢麗彩虹,

如神秘啟示出現在天上,

將苦難埋入暗黑的深淵,

一生的求索尋找方向,

我用彩虹當筆描寫生命,

生命就是一首壯麗的詩章,

帶著藍天與海走向世界,

世上有越來越多夏威夷風光,

亞龍灣有勝似夏威夷的海灘,

嶺南有夏威夷別墅映著珠江,

夜總會裏跳起夏威夷草裙舞,

上海街頭飄來夏威夷咖啡香,

當你走向美麗的夏威夷,

夏威夷就走到你的身旁。

(兒童詩) 功 課

     高裕庭(十一歲)

     高於晴(中文翻譯)

鈴……

鐘聲已經響了

信號著我們長久等待的自由

可是一個使人不得安寧的思想

進入了我的心

然後

我知道

那折磨名叫……功課

與我在一起

功課

好像一個員警

詢問我百萬個

愚蠢的問題

功課就像一個活套

每次我試著把它拿掉

它就困得更緊

功課

使人像瘋子一樣地尖叫和逃走

但……

假如我微笑

愉快地露齒一笑

當我一一填上答案時

顯露出一股鎮定

然後如果我跟著題目上的說明

緩慢地

我將會戰勝折磨

同時玩味那自由的片刻

我可以再次玩遊戲機

和溜出去跟我的朋友們玩耍

海島(外一首)

     楊場(夏威夷)

浪花滔滔,

白雲高高,

驕健勇猛的海鳥兒,

在波浪尖上飄飄。

椰榕深深,

綠草茵茵,

呼拉歌聲悠揚動魄,

碧坡上落英繽紛。

海風陣陣,

螺號聲聲,

滿帆歸航的打漁船,

駛入您喧鬧的黃昏。

金沙渺渺,

繁花嬌嬌,

紅霞夕照的椰樹林,

輕風裏人兒悄悄。

鷓鴣天 偶感

落寞他鄉度暮星,

天涯芳草寄伶仃。

十年湖海千張夢,

一縷相思萬里心。

隨水去,任飄零,

幾重煙雨總關情。

文章書劍今猶在,

何處知音伴我行。

秋 葉

     憂夢(美國)

遮蔭擋風的樹葉,

變黃了,

風兒吹過,

飄然而下。

用你的餘姿,

描繪秋色,

用你的瀟灑,

滿舞秋情。

秋去冬來,

秋黃退逝,

碾碎成泥,

甘入於土。

溶進大地的懷抱,

擁抱樹根,

孕育同類、新苗,

默默地獻出自身。

春來了,

樹長出新葉,

嫩綠芳透,春意盈盈,

引來峰蝶、遊人。

可知,

你無聲的付出,

可看到,

你無私的奉獻。

                          2003年11月30日

故  居

     劉虹(深圳)

伏在鄉野,後來蹲到了書上

天氣好,就坐進鏡頭裏伸伸懶腰

一旦被扶起來,會走入你的夢境

或者,讓你帶著夢走到它跟前

當仰視縮水到平視

你卻用背影把它撞了個趔趄

要是讓故居回到舊居,再回到家居

最後,回到居無定所顛沛流離

就像讓一個英雄回到底片,會怎麼樣

要是運氣好,會活過精裝它的那些書報

不過,再壯碩的故居也活不過口碑

這使故居格外怕寂寞,忙著包裝和爆炒

在旅遊手冊上頻頻翻身歎氣,以老賣老

比的是腰更駝,波更秋,運更背,神更冷

牙齒更加不齒,還休更加欲說

這人生的句號紅杏出牆變成破折號

似伸出的手, 仗著過去向未來勒索

它其實是害怕承認:故居與墳塋互為繈褓

一些故居終於懂得閉嘴

但並不拒絕謁拜者拐走早想走漏的風聲

聽說當年故鄉的一次漏網才有了故居

而跑出去再也沒有回來的那個人——是誰

是誰,等在等待的盡頭滄桑一笑——

故居!  像一篇找上門來的遺囑,聽一個人

在自己的背影裏,沉悶地轉身……

有人的故居喜歡在地上供著

無故居的人自然在心底藏著

羅錦堂詩詞小輯

留別隴西師友

調寄鷓鴣天

千載一時難見面。一時見面千載難。

相逢莫歎桑榆晚。翹首西山日正圓。

渭水冷。秋風寒。絲綢古道憶貞觀。

生當盛世豈空過? 大好河山放眼看。

西   湖

九月西湖天漸涼    枯荷半倒臥斜陽

蘇公堤上閒行過    何處飄來丹桂香

二○○三年十月十九日杭州旅次

龍井茶

千花百草聚奇珍     靈隱原來是隱靈

龍井一杯湖上飲     頓消塵慮蕩凡心

二○○三年十月十九日於西子湖畔

荷塘記趣

垂柳迎風搖古岸    荷花倒影點清波

魚兒不解空濛理    爭逐落紅細浪多

端陽憶舊

五月田家麥漸黃    柳花落盡柳絲長

結個圈兒頭上戴    要人知道是端陽

河浪吾兄指教!

並轉奉江城詩社靜鳳社長一粲

錦堂附白

豆 葉 黃

癸未清明感懷

大地蒼茫無限好,

猛抬頭、霞光繚繞。

千紅萬紫望春來,

春又去,

人煩惱。

小園踏遍青青草,

花滿地、有誰堪掃?

閒情一片寄霜毫,

詩已就,

情難了。

紅茉莉

     雁 翼(四川)

       她計算著日子,孫女去大陸旅遊,今天該回來了。離開才半個月,並不特別想念;特別思念的是她自己的託付。孫女大學畢業了,就要去一家醫院工作,工作之前想去大陸看一看,因為那裏是奶奶和爺爺經常提到的地方,說人像樹像花一樣要有根,他們的根就埋在那裏。但爸爸不給錢,意思是不讓她去。愛給錢用的爺爺又去世了,她就拿出了錢給孫女,並託付孫女去某一座著名的大廟替她燒炷香,拜一拜菩薩,再設法帶一盆紅花朵的茉莉。孫女很調皮,問她要不要向菩薩說什麼問什麼許諾什麼。她咯咯的笑了,笑得臉紅心跳。孫女抱住了奶奶,在她耳邊低語:“奶奶心裏一定有秘密,可以告訴我嗎?向上帝保證,我一定保密!”她的心真的動了,想把自己的秘密告訴孫女,但又怕兒子、兒媳有意見,也就忍住了。“這樣吧。你給奶奶帶一盆紅茉莉回來,到時候奶奶再告訴你。”孫女拉過了奶奶的手,要和她擊掌為誓。

        其實,她早就想告訴孫女,只是礙于丈夫的面子才忍到今天。現在丈夫去世一年了,也該告訴孫女了。雖然她受了許多的譴責,雖然父親不再認自己是女兒,但她並不後悔,一個女人能夠有一次刻骨銘心的愛和被愛,也就足夠了;總比自己的母親自己的嫂嫂自己的奶奶要強得多。她們形式上似乎有愛,但那只是有吃有穿的提心吊膽的冷落,如同皇宮裏的宮女。也許正是奶奶母親嫂嫂的遭際,給了自己反叛的勇氣。有一次跟著奶奶去廟裏燒香求籤,認識了一個和尚,就愛上了,不由自主地就常常去廟裏燒香拜菩薩。那和尚也真是個男子漢,有一次燒香出來,在廟外樹林裏把她截住了,也不問她願意不願意,就把她抱進了一個山洞裏。當時,她真是又驚又喜又怕又愛又想死又想活! 從此,她學校的功課誤得越來越多,山洞相會的時間越來越長。

       “你打算怎麼辦?”她問。

       “離開廟堂,咱們走!”

       “去哪兒?”

      “天涯海角。”可是,就在這節骨眼上,他們被她家裏人發現了,哥哥領著人在跟蹤,在洞口堆柴放火,要把他們燒死、熏死在洞裏。幸虧他知道山洞還有另一個出口,在很遠很遠的山那邊。他拉著她趟暗溝鑽石縫爬懸石,在山洞裏整整鑽了一天才找到出口。出口處有一片開著紅花朵的茉莉,奇香。她正要去采,猛然看見有一條大蟒蛇,像是有意守護著紅茉莉。他說這是神花,人是不能采的。就這樣,那和尚和她在大森林裏奔走了足有半年,才越過邊境來到國外,算來距今已有四十多年了。這麼多年來她常常看見紅色的茉莉花,是在夢中。據他說,當紅色茉莉花不再被蟒蛇看守,他們也就不犯死罪了。

        孫女上飛機的時候,她開車去送。車上,孫女又提出了同樣的問題:“要我替你向菩薩說什麼問什麼許諾什麼嗎?”

        “願菩薩保佑你平安回來。”

        使她驚喜又寬慰的是:孫女真的帶回了一盆紅茉莉,和她夢中看見的一模一樣。

        “沒有蟒蛇看守了?”

       “什麼蟒蛇?”孫女不知道她的故事,因此  才問,“你說的那座廟裏有一個花圃,養的都是紅茉莉,廟門前面也擺著紅茉莉。”

        “廟裏還有和尚沒有?”

        “有;很多。坐了一大片在念經。”

        “你沒有被他們迷住?”

        “我挨著個兒看,都是禿光頭,個個好像都沒有吃飽,身上肉少面孔黃……”

           她又咯咯地笑了。

        “有啥好笑的?”

        “你看得倒仔細。”

           孫女把嘴湊到她耳邊:“聽說,那和尚多是假的,有的和尚白天坐在廟裏念經,夜裏照樣回家和老婆睡覺。”

            她臉上沒有了笑,仿佛省悟到了什麼:“怪不得紅茉莉開遍了廟外廟裏哩!”

        “你的秘密呢?”

        “奶奶說話算數的,給你講。”

           到了家,她把紅茉莉放在了丈夫的靈前:“你該放心了。”然後,從箱底翻出一張照片,放在紅茉莉花前。

           孫女走來了,看見花前的像,驚異得發呆了:“奶奶,這和尚是誰?”

        “你爺爺。”然後,她把孫女拉進懷裏,開始講她的秘密……

麻醉的秘密  (外一篇)

     朵拉(馬來西亞)

      一個婦人到醫院去動手術。她躺在手術臺上。潔白細嫩的臉,挺直的鼻子、尖尖的下巴,看著就知道是個高貴美麗的女人。有人在她身邊遊說她,動手術一定要注射麻醉劑,但是女人始終不為所動。

        從頭到尾,她就是堅持不讓打麻醉針,勸告的人終於抑止不住好奇心,直接問她到底是為了什麼而拒絕。

      “我心裏有一個秘密,被注射麻醉劑後會說出來。”女人回答。

        以上摘錄的,是一篇日本小說《外科手術房》的其中一個情節。

       那個美麗的女人,她擔心自己在無意中洩露了秘密,於是寧可忍受開刀的痛苦,也不讓醫生注射麻醉劑。

        曾經動過手術的人都知道麻醉劑的可怕,不在於手術後的一些後遺症狀,而是,當麻醉劑起了作用,整個人將進入完全昏迷的狀態,那個無知的黑暗時段,人變得毫無意識,赤裸裸地暴露在別人面前。

         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清醒以後,無論怎麼吃力地回憶,都像迷路的人,重新再回頭去,四處尋覓,也沒法走進那個時刻的那一條路。

        無論是自己的決定或是答應別人要守住秘密,能夠堅持到底,才是一個高貴的人。

       明知肉體上刀割血流的痛楚折磨,卻依然緊緊記著,心裏有一椿不可外泄的秘密。

        而誰又沒有呢?秘密。

        只不過,無法忍痛的我們都寧願選擇被麻醉罷了。

          半年後的離愁

         不過是一句話,眼淚就流下來了。

        車站是啟程和抵達的地點。有人為前途而上車,有人為相聚而下車,也有人為走更長遠的路而上下車。

       那個下午沒有風,小鎮小小的候車站,擁擠著旅人。長途巴士一輛接一輛,停下來讓乘客下上車後又走掉,黑煙叢叢,空氣悶熱。

        小女兒乘搭的車還未到。突然提起明年要去英國的事,很有條理地說著她的未來。我計算,還有半年的時間。南下的車來了,臨上車前,她擁著我,像突然發現了什麼:“媽媽,你怎麼還是那樣,一直在瘦。”然後她更緊地摟一下我,鬆手,上車。

        在車上,瘦瘦高高的她和她的朋友,與我擺手。回到自己的車上,深呼吸,幾分鐘內無法開車。

         啊!  半年後的離愁,你怎麼竟提前來報到呢?

                 貨 郎

     曾三清(印尼雅加達)

        咚……咚……咚!  ……一陣潑浪鼓聲傳來,人們的心中不由一陣暗喜,來了!終於來了!尤其是那些大姑娘小媳婦兒們,更加興高采烈地放下手中的活兒,一齊擁到門邊去張望。

        潑浪鼓聲就在附近,怎麼不見人影?拐彎處卻露出一角洋鐵四方箱子。原來他停在較寬的轉角處,早已圍滿了好多的人。他的貨郎擔兩邊不一樣,一邊固然是洋鐵四方箱子,上面有一個淺格,用玻璃鏡蓋住。人們能看到花粉,花髮夾,香扇,絲絹,銀耳挖,玉鐲,項鏈耳環指環等各種裝飾品。另一邊是只大籐籃,也裝滿了物品,上面用粗繩網住,可免東西滑落,也可防屑小們有機可乘。

        人們想買什麼只要開口,無不應有盡有。人們看到這些都是泊來品,一股思鄉的親切衝動驀然而生;欽慕之情會悄悄地飄向遙遠的彼岸。

        他,這位貨郎,自認是上海人。頭戴頂有邊尼帽,有人買東西時,總是脫帽招呼,頭髮稀落從中分兩邊;金框眼鏡架在鼻樑上,滿面笑容,露出兩顆鑲了金的二門牙。白綢對襟上衣,配條黑綢開襠長褲,黑布鞋乾淨地套在穿了白襪子的腳上。說話語音沙啞低沉,但總是那麼和顏悅色地。

        不知他姓甚名誰?也從不問他家住何處?只知他每隔不久便會搖著潑浪鼓,挑著貨郎擔一搖一晃地出現。他的鼓聲喚醒了人們的生活意識,他的腳步和笑容,也成了人們的期待和最大的安慰。

        有位專寫花字謀生的老伯,試探問他有無文房四寶,他眯著眼笑說:“正好有一套,連宣紙都有呢!”有位小男生想買算盤,他打開籐藍,從底層拿出個精美的紅木算盤。小女孩最欣賞那蘋果香粉,蘋果形的粉,上面是胭脂紅粉,下面是白色香粉。一式兩用,再理想不過了。年輕的婦女們卻買了海棠香粉,准新娘們都非常中意那些繡花床單,和大紅毛毯等……

        母親一生愛用中國木梳,也愛用乾稻草(MERANG)燒成灰,在盆裏浸一晚,第二天用布濾去稻草灰渣,然後便用來洗頭髮。順便把心愛的木梳浸泡在黑色的稻草水中。母親的頭髮不太長,一年到頭總是梳著千遍一律的腦後橢圓形平髻。母親整年累月挽著固定的髮型,當她拆下髮髻洗好頭髮,自然散開風乾時,只見她一頭波浪似的秀髮披肩,偶而用她心愛的小木梳,一次一次地從上梳下,這是她最賞心悅事的時刻。

        咚……咚……咚!……貨郎的鼓聲又響了。母親正拿著玲瓏剔透瑪腦似的木梳,梳理頭上的青絲,便笑問貨郎有無像我手中的這種木梳?貨郎拿在手中端詳了又端詳,似乎不相信這把褐色油光發亮近乎透明的半月形小梳子是木制的。他馬上從洋鐵箱內取出一把類似的木梳,交給母親問道:“是否當初就是這樣?”母親點頭微笑。貨郎驚奇地問:“你用了多久?怎麼會變成象牙骨質似的?”母親意味深長地說:“從我出洋的時候用起,都廿多年了。”

        似乎有好一陣沒聽到那沙啞低沉的嗓音叫著:“哎!……買呀!……”也似乎從買賣雙方熟悉以後,就不再聽到那引發小兒幼童們喜愛的潑浪鼓聲了。人生是無奈又自在,平時聽慣了不以為意,如今許久沒聽到又不由深深地引起一份莫明的牽掛和期盼——

        那足踏布鞋,身穿一套黑白絲綢對襟衫褲,滿面笑容露出兩顆金二門牙,用個小棉枕墊在肩上,挑著沉重的貨郎擔,大街小巷走千家萬戶。貨郎不是大商家,但人們只要看到他蹣跚地,在風雨驕陽中一搖一晃,大家的心就安定了踏實了。

        我們先輩的腳步,慢慢踱過了時空的長河,走進了世紀。現代已看不到貨郎,只見商店林立。但是別忘了我們的祖先是用耐勞的肩膀,馱負了人生的重擔,用克苦的雙腿走出一條自己的成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