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華作協獲邀參加在萬里故鄉舉行的
東平歷史名人傳記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本報訊)東平歷史名人傳記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萬里的故鄉山東省東平縣舉行,夏華作協會長葉芳,副會長連芸,臺灣代表彭聖師,北京代表莊志霞和上海代表吳易夢獲邀參會。會議由中國傳記文學學會主辦,東平縣人民政府承辦,會期由2015 14 日至18 日,來自美國,澳大利亞,臺灣和全國各地的參會嘉賓對東平歷史名人傳記文學進行學術研討。

15 日參會嘉賓們參觀了水滸影視城,東平博物館,白佛山,東平湖聚義島,萬里故居等地,感受了東平縣深厚的歷史文化。當晚在東平迎賓館舉行會議開幕式和晚宴,由北京電視臺高級記者王強主持,東平縣委書記,縣人大常委會主任趙德健至開幕詞,預期伴隨著本會的順利招開,東平歷史名人和歷史文化研究將迎來新的春天。萬里委員長的女兒萬叔鵬,中國傳記文學學會副會長,國務院研究室正局級調研員忽培元,夏華作協臺灣代表,美國中國文化促進會會長彭聖師,北京大學醫學人文研究院外教丹尼爾等會議嘉賓至詞。東平縣人民政府和中國傳記文學學會各位領導, 以及各國會議嘉賓均參加了會議開幕式。

16 日和17 日的研討會共分為四個單元分組,由中國傳記文學學會副會長全展和夏華作協會長葉芳主持第一單元,中國史記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張大可和中國傳記文學學會理事房福賢主持第二單元,山東師範大學歷史與社會發展學院院長朱亞非和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李福順主持第三單元,中國傳記文學學會顧問楊正潤和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張熙惟主持第四單元。夏華作協葉芳,連芸,彭聖師,莊志霞分別在會上發表文章,並簡介夏華作協組織架構,是為了促進東西文化和跨界文化交流而成立。夏華作協吳易夢也在會上朗讀了在東平寫的新詩。16 日晚東平縣人民政府安排了張大可教授和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館員于成龍博士關於史記和考古的專題講座,17 日晚在東平迎賓館舉行了民俗文化展演,由東平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黨委書記、局長徐天成至詞,表演節目有男女獨唱,合唱,山東快書,四音戲,漁鼓說唱,武術表演等,還有參會嘉賓王強和唐岫敏上臺客串表演京劇和獨唱,現場掌聲雷動,賓主盡歡。

18 日東平縣人民政府還安排考察了世界文化遺產戴村壩和著名的大汶口文化遺址博物館,至此五天的會議圓滿結束。

這篇會訊獲美國星島日報和五洲四海網站,泰國中華報以及其他各地媒體轉載,夏華作協在此表示衷心感謝。

 

美國五洲四海網站轉載東平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訊 http://www.wuzhousihai.com/Mobile/wsa.aspx?a=31236&su=80P%2fmeJycFT%2fF6raG1HUhg%3d%3d

泰國中華報轉載東平歷史名人傳記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訊

夏華作協會長葉芳與萬里委員長女兒
萬叔鵬合影

會長葉芳、副會長連芸與東平縣文化廣電
新聞出版局局長徐天成合影

夏華作協成員於東平湖會議會場合影

參會嘉賓合影

參會嘉賓合影

「加華作協」名譽會長 貝鈞奇與理事座談餐聚

 加拿大華裔作家協會名譽會長貝鈞奇由香港到溫哥華,8 月21 日晚在列治文帝苑皇宴海鮮酒家與作協理事舉行座談餐會。世界華文文學聯會副會長、「加華作協」副會長陳浩泉首先代表作協歡迎貝先生蒞臨溫哥華并對他長期支持表示衷心感謝。作協會長梁麗芳報告了作協活動情況。貝先生對作協成績予以高度讚許。大家就加港兩地的文化、社會問題進行交流, 氣氛熱烈。貝先生二十多年來活躍於港加兩地的文化、體育界, 擔任眾多公職, 包括世界華文文學聯會名譽會長、美國夏威夷華文作協顧問、香港作家聯會永遠名譽會長、香港足球總會副主席、香港公民體育會和愉團體育會主席、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副會長等, 對文化、體育事業貢獻良多, 曾先後榮獲特區政府頒授榮譽勳章(MH) 和銅紫荊勳章(BBS)。

會後貝先生宴請全體與會者。座談餐會出席者有貝鈞奇太太和作協創會會長盧因, 作協顧問王健(Jan Walls) 教授與李盈伉儷,副會長青洋, 理事韓牧、曹小莉、陳華英、任京生、陳麗芬、黎玉萍。 ( 加華作協供稿)

2015 年世界華文文學論壇及第七屆文心作家(曼谷)筆會

 2015 年適逢泰中建交40 周年暨詩琳通公主60 華誕, 泰中兩國政府機關、民間組織以及文化單位皆舉辦慶祝活動。11 月泰國氣候涼爽,傳統節日泰國水燈節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更是文化人嚮往的節日。故邀約世界各地的華文文學作家詩人和從事影視的文化人相聚泰國曼谷,為進一步促進海內外華文文學發展,共同探討世界華文文學創作動態,加強海內外文化交流,繁榮中華民族文學事業,值此機會,美國文心社及文心社泰國分社聯合泰中文化人聯合會擬於2015 年11 月13 日至14 日在曼谷中國文化中心舉辦2015 年世界華人文學論壇暨2015 年第七屆文心作家(曼谷)筆會。此次論壇及文心筆會以文會友,互相交流作為主題,除了散文、詩歌、小說、兒童文學的專題討論,還有微電影的寫作和技巧與大家分享,有從事微電影的泰中專業人士給予專題演講和微電影展示,敬請各國參會作家詩人以散文、詩歌、小說、兒童文學、微電影、新書出版或推薦的相關文章於2015 年9 月30 日發送至泰國夢淩的電子郵箱:yu_ling1971@hotmail.com (電話: (00)89-8128597 微信:mengling2514) 或美國文心社總社長施雨郵箱:nd.xy@163.com, 大會將安排程式演講。

日程安排:11 月12 日大會報到;13 日上午9 點到12 點,2015 年世界華人文學論壇開幕儀式,影視專題演講;下午,泰中40 周年畫展開幕式,主題為泰中兩國偉人;14 日, 文學專題演講、中泰文化交流、新書發佈會暨微詩創作,第七屆文心作家(曼谷)文學彙報;15 日,曼谷一日文化采風(大皇宮、玉佛寺、雲宮)16 日,離會。

夏威夷竹溪太極社青少年武術競賽

2015 年7 月26 日,由夏威夷竹溪太極社舉辦的青少年武術競賽在Liliha Puunui Park 隆重舉行.

本次競賽是夏威夷竹溪太極社成立32 週年以來,首次舉辦的青少年武術競賽。該社的青少年組是於七年前由該社的創辦人之一簫海成師傅, 及前會長高振堯先生負責組織, 教授和推動的。青少年組的全體會員共15 人, 而該社的全體會員共100 人.

這次的競賽共有12 位青少年會員參加. 比賽項目共分三個環節。參賽者將分別演練一套拳術,一套由簫師傅按照他們的專長,為他們指定的套路,一套由參賽者認為最有代表性的自由選擇套路。簫海成師傅,前任會長高振堯先生, 及現任會長簫懷芬女士擔任評判. 得獎者分別爲冠亞季軍各一名, 優異獎共4 名,及進步奬共5 名。得奬者除了得到獎杯,獎狀,還得到獎學金以示鼓勵。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二個比賽環節裏,12 位學員分別以12 套不同的武術套路參與比賽, 包括有開山斧,梅花雙匕首,崩步,蛇矛,方天戟,六合雙刀,駱家劍,太極劍,太極扇,四門槍,試鋒刀,春秋大刀。眾參賽者均獲得極佳的臨埸表現。而冠亞季軍得獎者分別由林廣榮,曾俊揚及伍靜雅獲得。在等待比賽結果之時,觀眾聚精會神地欣賞了簫海成師傅分別為衆人示範的一套太極拳靜功及一套太極拳動功精要。另外,12 位參賽者一齊進塲表演了武術基本功十打連環劈及八大馬步,現場觀衆均報以熱烈掌聲。該社還準備了食物飲料供衆人享用,各賓客及與會者均盡興而歸。

夏威夷竹溪太極社希望籍今次的武術競賽,能夠吸引更多青少年人熱愛中國傳統武術,使他們能以習武來得到一個健康的體魄,更希望他們通過學習武術, 能建立一個完整的思想和人格,使尊師重道等傳統中國文化精神能夠根植在海外華人子弟的思想裏,並能將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一環:武術,我們的國粹一代又一代地宏揚及傳播下去。

(夏威夷竹溪太極社供稿)

樂捐名單

葉芳會長,您好!

寄上支票$200, 這是上次文學會議承諾的捐款,如時效已過,就作為給夏華作協(或《珍珠港》)的一點小捐贈,以表心意,請笑納。因忙,此事至今才處理,尚望見諒!

收到支票後,盼請示覆,謝謝!

祝一切安好!

陳浩泉
28/5/2015
(加拿大華裔作家協會副會長)

夏華作協感謝各地文友和文化機構的長期鼓勵及支持,期望繼續做好宏揚中華文化,促進中西文化交流的工作。除了上倆期《珍珠港》刊登的樂捐名單之外,截至2015 年9 月20 日的樂捐名單如下:

陳浩泉 CAD 200
唐崇實 USD 100

夏華作協理事會

2015 年9 月20 日

東南亞反法西斯華文文學學術論壇

暨第十一屆東南亞華文文學研討會在廈門召開

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及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 周年之際,廈門市社科聯、廈門市社科院、廈門市東南亞華文文學研究會、廈門大學、廈門城市職業學院、泉州師範學院、莆田學院聯合召開的“東南亞反法西斯華文文學暨第十一屆東南亞華文文學研討會” 學術論壇於2015 年8 月23 日至24 日在廈門新中林酒店舉行。夏華作協會長葉芳、副會長連芸、歐洲荷比盧作協池蓮子、泉州作協主席戴冠青、中國現代文學館北塔以及來自海內外的東南亞華文文學研究學者、作家代表逾百人受邀參加此次盛會,共收到學術論文80 多篇。

會議開幕式由廈門大學中文系副教授蘇永延博士主持,廈門大學海外教育學院副教授王丹紅博士介紹與會代表, 廈門市社科聯黨組書記周旻致歡迎詞,廈門市政協副主席黃學惠、廈門大學社科處領導陳武元、馬來西亞華文作家,前國會議員傑倫和遼寧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喬世華分別致詞, 開幕式後全體代表合影。

在大會學術報告中,中國社科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欒文華、遼寧師範大學教授喬世華、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楊松年、原新加坡文藝協會會長駱明、菲律賓華文作家協會副主席柯清淡、馬來西亞作家甄供和傑倫等做主題發言。在分組討論中,與會代表主要圍繞東南亞反法西斯華文文學的特色與研究價值、東南亞各國(或地區)反法西斯華文文學的共同性及獨特性、東南亞華文新文學研究新思路等展開深入的學術交流。為配合此次會議的舉辦,廈門市東南亞華文文學研究會編印出版《東南亞反法西斯華文文學書卷》,該書由廈門大學中文系教授莊鐘慶、鄭楚任主編,蘇永延、王丹紅任執行主編,被列為“廈門市2015 年同文書庫”和“廈門大學哲學社會科學繁榮計畫” 書系之一,由世界圖書出版廣東有限公司於2015 年8 月出版。( 由會議組委會供稿)

英倫煙雨 (下)
(夏威夷)葉芳

       隔天的行程是去參觀英格蘭古代名城約克市和中世紀時期全英最大的約克大教堂。教堂十分莊嚴宏偉,但團友們對於這個小鎮中的中世紀式街巷和小商品店更感趣興,大家分散了各自遛躂。小鎮街頭有一些自彈自唱的歌手,有的獨自一人,有的組成樂隊,唱着一些帶有民謠風格的英文歌曲,觀衆並不多,但他們自己全情投入,樂在其中,不愧是披頭四樂隊的同胞。經過一間售賣假花的小店時目光不禁被門前的一個小擺設吸引住,那是一隻用塑膠綠葉做成的小狗,牠居然擺着抬起後腿向店門撒尿的恣勢,行經的路人都不禁為這種英式幽默會心微笑。

 

愛偉克城堡

 接着我們去了電影《哈利波特》裏魔法城堡的拍攝地— 愛偉克城堡 (The Alnwick Garden) ,也是一座中世紀風格的建築,屋頂有許多圓圓的尖塔,比較有童話感覺,屬於諾森伯蘭公爵家族所有。古堡後有一大片山坡,山上的樹葉從紅到黃,色彩繽紛,很是美麗。古堡還於2003 年開始興建〝毒物花園〞和〝樹屋餐廳〞,前者裏面種滿了劇毒的植物, 有專職的講解員告訴遊客毒物的產地、毒性以及相關的故事;後者據說也是為拍攝《哈利波特》而搭建的外景,現在已經變成一間特色餐廳,當晚還有人包場舉辦婚宴呢!再加上花園裏的巨大葫蘆形噴水池,感覺這座古堡比較有人情味,充滿了特色和童趣。果然物似主人形,在發給遊客的宣傳小冊子上,古堡的主人詹姆諾森伯蘭公爵寫道〝…我認為沒有人的花園是死氣沉沉的,人們給愛偉克城堡帶來勃勃生機。〞

這幾天的旅途中,導遊邦尼盡責地為我們講述了英格蘭和蘇格蘭的歷史恩怨,從法國諾曼第來到英國的征服者威廉、到為娶六個老婆不惜發動宗教鬥爭的亨利八世國王、還有血腥瑪莉、童貞女王伊莉莎白一世和蘇格蘭瑪麗女王的姐妹宗族間的宮鬥,以及歐洲之母維多利亞女王和親王阿爾伯特統治時的英國黃金年代,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第三天清早我們向着蘇格蘭出發。沿途我的思緒依然在那些精彩歷史故事的片段中天馬行空地馳騁着,旅遊大巴從平坦的高速公路開到了蒼茫的北海岸邊,視野驟然開闊,極目所見海天一片灰濛,岸邊陡峭的懸崖像極了愛爾蘭樂隊西城男孩在〝My Love〞的音樂片中那個斷崖的場景,真的是海闊天空啊!聽了多年的鋼琴曲〝北海羅曼史〞那悠揚旋律彷彿在耳邊響起,伴隨着海鷗的鳴叫聲,滔天的海浪聲,我與北海終於邂逅了,它竟然是灰色的!

 

蘇格蘭風光

 我們在蘇格蘭的第一站是格拉斯哥以北高地的著名景區羅夢湖(Loch Lomond),並順便遊覽湖邊的露絲小村。清晨温暖的朝陽輕輕灑落在廣闊的湖面,泛起一片燦燦金光,水鳥昂首挺胸地佇立在湖邊的欄竿上,與遊人一齊合影。白色的鄉村小屋門窗前掛滿了各色植物,房頂的煙囱未見炊煙,一切都是靜悄悄的,小村還没從昨夜的迷夢中醒來。在這裏人與自然相處得那麽和諧,空氣中充滿草木的香甜,水波清澈透明,好一片與世無爭的人間仙境!只是不知我等住慣現代都市,習慣各種環境食物污染的人,在這兒住下會不會醉氧呢?

在續繼深入蘇格蘭高地的行程中,我們經過了雄偉的葛蘭峽谷和三姐妹山,以及號稱全英最高峰本奈威山峰(Mt. Ben Nevis), 其實只有海拔1343 米。蘇格蘭的土地比英格蘭貧瘠,沿途山脈怪石磷峋,高處寸草不生,而低窪處满目沼澤泥潭,難以種植。但這樣艱苦的自然環境鍊就了蘇格蘭人的錚錚鐵骨,邦尼路上又講述了蘇格蘭民族英雄華萊士的事跡,他的傳奇一生被拍成了電影《勇敢的心》。邦尼還簡介了蘇格蘭的民俗風情,因为經濟條件比較貧寒,以前當地的成年男子都有一張格子毛氈,白天披着工作,晚上蓋着睡覺, 以格子線的大小來分别宗族,皇室以紅格子為代表。除了格子裙之外,蘇格蘭四寶還有高爾夫球、風笛和威士忌酒。

一段車程後終於抵達了傳說中水怪出沒的尼斯湖,那時晴空萬里,碧波盪漾,完全沒有想像中的神秘氛圍,反而湖邊有一位倒立做瑜伽的金髮美女吸引了大衆紛紛圍着她不停拍照。我們沿着湖岸漫步,在湖邊一處小公園看到了十分卡通造型的湖怪母子模型,長得像史前恐龍,只能借此臆想了。

然後來到了位於北海邊的高爾夫球發源地聖安德魯斯小城,還有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浪漫牽手的聖安德魯斯大學。英國的大學沒有明顯的校園圍牆和清晰的校名牌子,所以我們穿梭於迷宮般的古典建築群中卻不得其門而入。幸好遇上一位路過的英國紳士, 他是大學的行政管理人員,告訴我們正面對着大學的行政大樓。我們沿着他指的方向走進了校園中,那是一片被數座教學樓包園的方形草地,地上鋪滿了黃色的落葉,與樹上艷紅的秋葉形成強烈色差,好一幅深秋的美景。而當年威廉王子遇見凯特的驚鴻一瞥,就是發生在這如詩如畫的校園中。

當天中午終於在冷雨中來到了蘇格蘭的政治文化中心愛丁堡,我們重點要參觀的愛丁城堡聳立在死火山岩頂上,君臨天下,傲然而肅穆,整個城市盡入眼底。乘參觀城堡前的一點空餘時間,我們去了《哈利波特》作者羅琳常去的〝大象〞咖啡店,店面的玻璃上還用英文寫了〝The Birthplace of Harry Porter哈利波特誕生之地。其實這間小咖啡店裝潢設計并不是十分特別,只是因為當年窮困的羅琳在寒冷的天氣裏常到這個小店喝咖啡蹭暖氣和寫作,後來這部魔法小說瘋靡了全球青少年,這間店就成了世界各地〝哈利波特〞迷的朝聖之地。店裏牆壁上掛了羅琳的相片和簽名,連厠所的牆上都是滿滿的〝哈利波特〞故事的塗鴉,店內人山人海,外賣大排長龍,店外遊客爭着拍照留念。店的對街有一座幽暗尖頂的小教堂,古老又神秘,不知羅琳是否因此產生了魔法學校的靈感?

在走往愛丁城堡的那條斜坡上有蘇格蘭威士忌展覽廳,裏面各式包裝的威士忌令人眼花繚 亂,并有大幅的活動電子畫面用高山流水作為廣告背景,稱威士忌是〝生命之水〞。

愛丁城堡由巨型石塊建構,風雨不摧,紀錄了英格蘭和蘇格蘭歷代的恩怨情仇。蘇格蘭的瑪麗女王和其子詹姆斯國王均出生在這座古城堡中,瑪麗的一生大起大落,終因企圖篡位而被英格蘭伊利莎白女王處死。但其子詹姆斯卻因〝童貞女王〞伊利莎白繼位無後,而成為兩地的國王,統一了英格蘭和蘇格蘭,完成了他母親的心願,命運就是如此的吊詭。我們在城堡內還看到了蘇格蘭皇室四寶:皇冠、權杖、寶劍和生命之石,雖然蘇格蘭的四寶不及英格蘭皇室珠寶的璀燦奪目,卻有著民族的歷史價值。

當晚入住歷史悠久的英式老酒店,那厚實的石牆,粗重的木樑,伴隨着這座房子穿越百年滄桑,而我們從千萬里外碾轉来到這裏投宿,真是一種奇妙的緣份。夜裏睡得卻不很安穩,屋內的英式傢俱雖然古雅,但給人冷冰冰的感覺,好似有涼嗖嗖的風在屋裏流竄, 說不出的奇異感。

第二天我們迎着朝陽來到蘇格蘭和英格蘭邊境上著名的逃婚小鎮Gretna Green, 傳說18 世紀時英格蘭的年青人結婚需要父母同意有一個蘇格蘭的窮小子和英格蘭的富家小姐相愛,得不到家族的認可便帶着愛人私奔到這個邊界小鎮找到一間鐵匠鋪為他們證婚,根據當時蘇格蘭的法律他們的婚姻成立了,女方父母追來為時已晚,忿然離去。這對小夫妻在好心的鐵匠幫助下留在小鎮中工作居住,開心到老。後來許多有同樣境遇的青年男女逃來此地結婚,並把各自家鄉的特產帶來這兒經營發展,逐漸形成今天聞名於世的逃婚小鎮。小鎮商店出售蘇格蘭的服裝飾品,威士忌和開司米羊絨等,還有美味的牛油曲奇。遊客可以參加一場由鐵匠主持的婚禮儀式,親身體驗這特別的逃婚經歷。禮品店的小冊子上印着私奔到格雷特納格林,在鐵匠鋪的鐵砧上面牽手結婚,你的真愛將會永遠屬於你!

離開蘇格蘭之後我們經過了英格蘭湖區,那是英國最大的國家公園,被英國人稱為自己的後花園。 那美麗的山峰和峽谷, 以及遠離塵嚣的恬淡與平靜,孕育了英國的浪漫派湖畔詩人,其中有知名的華玆華斯,他的故居鴿舍Dove Cottage)也座落在碧波連天的湖區之畔。不知父親那愛詩的靈魂, 可有隨我們到這怡人的湖區流連徜徉。

葉芳於蘇格蘭尼斯湖

連芸於蘇格蘭愛丁堡

行程最後一站到達了另一英國名校牛津,歷史悠久的牛津城是許多英國皇族和著名學者的搖籃。牛津是位於泰晤士河和柴威爾河會合處的渡口,早期河水不深,可用牛拉車涉水而過,因此得名。牛津的大學圖書館是座宏偉古典的英式大樓,夏華作協歷年來出版的會員文集《藍色夏威夷》第一、二集,國際會議論文集和文學報《珍珠港》創刊號至今各期,以及作協成員們的著作均獲其收藏。該校圖書館與作協聯絡的負責人十分盡責,館址有更改或哪期文學報寄失了均及時電郵沟通,以便作協補寄,果然有高等學府嚴謹認真的管理風格。之後我們去了牛津附近的比斯特村名牌店,這裏有近百個世界一線品牌如巴保莉、維沙治等。由於現在越來越多國內遊客光顧這些名店,所以店員也多是在英國留學的中國學生。在人來人往的名店街上,有幾位同胞的舉止吸引了大家的目光,這三個衣着光鮮的青年男女可能是富二代,也可能是代購,正把一堆品牌手袋像塞垃圾一樣往新買的旅行箱裏塞着,如此粗暴地对待名牌的行為態度,令店員痛心,行人側目。

導遊邦尼的搞笑本領毋用置疑,有時忙中有錯,也發生了些烏龍笑話,比如團裏有一對姓牛的夫婦帶着剛剛大學畢業的女兒參團,邦尼忙起來就把他們叫成了朱先生、朱小姐” ,遭到他們含笑抗議不是朱,是牛,不要無端端幫我們改姓。由於我們的機票時間比較早,所以要提前離團,邦尼又貼心地為我們聯系了她的朋友,用嶄新的寶馬房車把我們送往機場,英倫之旅盡興而返。

葉芳在英國牛津大學

泰國鄭王廟
(東山)張福成

        泰國的曼谷被湄南河一分為二,東岸的曼谷,寺廟多,且名聲大;西岸的曼谷,在吞武里有一座很具代表性的廟宇— 鄭王廟。

鄭王廟是後人為紀念華裔的民族英雄鄭信而得名。據有關的資料記載:泰國的第一個獨立王國是素可秦王朝。它的君主為蘭甘杏大帝,他領著泰族人趕走了鄰國吳奇王朝的高幫族,因而被泰人尊稱為泰國之父。 蘭甘杏去世後,素可泰王朝開始衰退。1347 年, 拉瑪鐵菩提,在湄南河和巴塞河的匯合處建立了一座新城,立號為王,這就是大城王朝。這個王朝維持了四百多年,經歷了三十二位君王。到了18 世紀中葉,泰國(大城王朝的) 京城淪陷,緬軍佔領。但在泰國東南沿海一帶,有一支抗緬部隊,將領是鄭信(華人後裔, 其父鄭鏞原籍廣東澄海,由於家貧往泰國謀生,並與一泰族女子結婚,於1734 年生下鄭信。鄭信在京城淪陷時率部逃出大城,在泰國東南的羅勇府建立基地,集結力量,半年後大舉反攻,攻破了曼谷的西岸吞武里。繼而攻大城,打敗了緬軍,收復了大城,拯救了河山,創建了吞武里王朝。鄭信王驅逐了緬軍後,順湄南河而下,經過瑪喀軍,恰好是黎明時分,遂下令上岸到寺裏禮拜。後鄭王登上王位,下令重修此寺,並改名叫黎明寺。 鄭信王朝被推翻後,1782 年,鄭手下部將昭披耶節基被加冕為王,他就是拉瑪一世王,一直延續到當今的拉瑪九世王。

華裔鄭信有功于泰國,故後人為紀念他,把黎明寺” 稱為鄭王廟。 鄭王廟共有五座一模一樣的佛塔,這些佛塔就是該寺的特徵。其中一座大的,座小的。大的一座佛塔高達67 米,始建於1842 年,是屬於大乘舍利塔式,是泰國規模最大的一座大乘塔。遊客可沿著筆直的石階一級一級登攀至尖塔的中層,俯望湄南河,美麗風光盡收眼底。

在大佛塔的前面有一幢古佛殿,供奉著鄭信的坐像,還放著一張據說是鄭王御用的大木床,以及不少的中國文物。在鄭王廟裏,我們還看到了有四座中國式的石塔,有一百十二隻的中國石獅,還有一百四十四位中國軍人,以及中國式的六個涼亭等等。

從鄭王廟裏,我們參觀後有一個啟示,即追溯歷史,中泰一家親是誰也改變不了的事實。

 

珍珠詩頁

憶趙元任博士

(夏威夷)羅錦堂

元任先生膽量大

十獅嗜食實堪誇

風飄雲散音猶在

教我如何不想他

* 假日,閒步夏大中國研究中心拜訪寇樹文先生,不意在門口張貼有趙元任先生所戲作十獅詩。讀之,興味盎然,不覺失笑。猶憶三十多年前,元任先生與其夫人楊步偉女士以及先師李方桂與師母徐櫻女士,在舍下相聚時之聲音笑貌,猶如昨日。但以上四人皆先後作古矣。不禁令人歎世事之無常,悲歡樂之難再。乃率爾草成七絕一首,以為當年之雪泥鴻爪耳!

 

王強詩二首

(北京)王強

 

其一 《東平項羽墓》

孰云霸王恃武功

首級助劉下魯城

身首異處兵戈息

楚漢一統天下寧

垓下多情憐虞姬

灞上餘威憫蒼生

我慕英名專程謁

淚灑秋草揖荒塚

 

其二 《東平湖聚義島有感》

賢人七十徒三千

怎比水滸百八單

有戲方能青史垂

無憑何拒小說言

一千年荒丘無碑刻

八百里水泊有遺篇

事消身死功名滅

唯留故事做美談

強按:聞項羽首級墓在轂城,與范仲淹史論專家張墨林先生,驅車百里,專程訪謁。路途崎嶇,遺跡微茫,多虧辛館長派嚮導王平老師引路,終至尋見。秋陽萋草,孤塚天涯,英雄末路,感慨油然。筆占小詩,聊作憑弔。

詩二首

(泉州)陳瑞統

 

讀《陳劍雨文集》感懷

影壇巨擘著文章

舉世矚目《紅高梁》

筆底常縈家國夢

胸中吞吐浩氣揚

銀海搏浪終探驪

荒漠耕耘樹成行

天街漫步君笑慰

兒女繼志播春光

 

題畫家蔡永輝贈《梅花圖》

一樹紅萼逸芳芬

世間最美是梅魂

雪侮霜欺猶傲骨

冰瑩玉潔礪精神

冷眼看盡枯葉落

深情只對高士吟

我願與君長相伴

清風明月共舉樽

夏威夷(外一首)

(北京)北塔

 

歪唧唧海灘

走出棕櫚葉的陰影

我就用赤條條的身體

在太平洋的潔白信箋上寫下

與大陸絕交書

更鹹的海水使我變得更輕

托舉著我,如同托舉海鷗

翅膀上的風

跟石頭一起融入黃昏

我也不會下沉

在黑暗降臨之後

我想比別人遊得更遠些

但我不能

島大了

島上的人多了

就會減小與大陸的差異

難道我能讓自己的腳

不回到鞋子?

哪怕拖鞋?

 

深夜的草裙舞

我僅僅在啤酒裏

熟睡了一杯的時間

就被波濤喚醒

你仿佛是波濤送來的禮物

在金髮美女們走過之後

驚現在沙灘的懷抱

與我只隔著一道籬笆

今夜,你的裙裾是我的夢鄉

而你手臂上的群星

撒滿在我此去的路上

整個太平洋

是一支給你伴奏的樂隊

於我卻是一位催眠大師

讓我像酒,又回到酒杯

舞蹈一停

你就會消失

我還沒看見你的眼睛

就只能走入你的腳印

在與波濤的爭戰中

我永遠是失敗的一方

因為有月亮為他撐腰

而我只有一杯淡啤酒

為自己壯膽

東平三章

(上海)吳易夢

游東平湖

東平多鳥音,湖富生美景。

峰野嫌天遠,水綠染指青。

蒲黃秋聲急,藕白心語清。

碧空明鏡懸,青螺捕風影。

千船采紅蓮,萬荷分白菱。

神牛拉山來,臥湖夢不醒。

桑田一東平,滄海小洞庭。

最是好去處,東平粥有名。

白佛山

無心法度空且遠,有緣白佛藏孤山。

四顧蒼生禪聲近,猶聞佛語洗心寒。

 

晁蓋墓

聚義無影山,起事藏金洞。

晁蓋逍遙去,悲情最英雄。

逸情抒懷

(煙臺)孫鳴

 

天地寬容萬物怡,

雪融春笑鳥爭啼。

溪歌郁柳花含媚,

天地神兮圓滿詩。

雅居翠苑老滋福,

天緣頤地雲今昔。

改革賡春民眾喜,

春雨無聲潤恩思。

水泊梁山

(扬州) 孫德喜

 

刀光劍影的血腥中

升起了一面精心繡制的旗幟

“替天行道”的光芒

將一片江湖照耀成天堂

一百單八位英雄

在敬仰的目光中

“大塊吃肉,大碗喝酒”

快活賽過了神仙

神話的雲霧彌漫開來

不斷擴散

覆蓋了泥水中掙扎著的人們

覆蓋著千百年歷史

兄弟之外的可憐白骨

可曾見過一塊肉

何曾沾過一滴酒

2015 年9 月19 日

古玩二題

( 香港) 夏智清

 

元釉裏紅瓷枕

僅九十八年國祚之短夢,

仍深藏在冰冷冰冷的瓷枕中。

馬上得天下之成吉思汗君,

知否 ? 您之後人如此無用!

釉裏紅色痕,似沁一種悲情,

那枕型微曲,曾枕過多少美夢?

元朝的傳世文物,尚不及千年,

一國興亡之謎,在得得的馬蹄聲中遠遁。

此枕,也許很珍貴,也許很可笑,

化為今日收藏者手中摩挲的心情。

真的,也許是那元順帝大哭而北逃的淚花,

化作一絲絲紅釉,淡淡又濃濃……。

香爐

帶有檀香味或沉香味的往事,

化成一縷一縷的輕煙,飄然而逝。

悠悠之心意,虔誠之目光,

都是香爐旁的匆匆一世。

銅鑄的伩念和銅鑄的詩題,

一樣的凝重一樣的綿長情意。

美眸盼兮或老眼昏花,

都被香爐們猜中了悲悲喜喜。

插上三枝香後的老人合掌深思,

手捧一把香的居士則長揖到地 ;

一縷縷的輕煙在幻変人生,

帶有沉香或檀香味的故事都有積灰……。

 羅錦堂教授《行吟集》評論
(雲南) 張國慶
《行吟集》初評:詩中見人

 1998 年,美國夏威夷大學東亞語文系教授羅錦堂先生邀請我到夏威夷大學中國研究中心做訪問學者。在夏大的半年時間裏,與羅先生夫婦(羅太太曹曉雲女士,時為夏威夷國劇社社長)一道論學談佛、唱戲拍曲,相處甚歡,遂成忘年之交。期間及之後,又時有詩詞書信往還,得略窺先生詩才涓滴。數年前,蒙先生寄示其詩詞合集《行吟集》(臺灣,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 年出版), 更得一仰先生詩作概貌。當時即思為詩集作一簡評,然諸務纏身,終未成文。此番勉力屏卻它事,覓得一段短暫光陰,以期兌現數年心諾。

先生同時也是于海外推廣中華文學、文化甚力且影響日大的夏威夷華文作家協會的名譽會長。因思所作評論, 更宜借該協會所辦文學報《珍珠港》一角以向先生及文學界同好請益,故將評論分為多篇,俾每篇不致過長,便於該報刊用。首篇以“詩中見人”為題,乃欲借先生詩以使讀者概見先生其人也。

一、讀萬卷書 行萬里路

先生乃甘肅隴西縣人,生於1929 年。① 1945 年就讀於隴西中學時,有《種樹》一詩,詩云:“手種庭前樹,何年始放花。香蔭籠四里,綠葉拂千家。把酒頻邀友,談詩共品茶。還當長夏日,避暑夕陽斜。”時鄉先賢祁少曇先生評曰:“有詩才,有詩品,有詩味。循是以進,馳騁風騷, 凌轢唐宋,亦易事也。”讚賞有加,寄望甚高。是先生少時,已飽讀詩書,詩才畢顯。先生日後亦曾回憶道:“憶我年方幼,誦詩即上口。以是人稱奇,此子鐘靈秀。”(《除夕感懷》)

先生後到南京讀大學,未幾,時事巨變,遂轉至臺灣大學繼續學業。先生在台苦讀十餘載,主攻中國戲曲史, 於1960 年以《現存元人雜劇本事考》論文,成為中華民國教育部授予的國家文學博士學位之第一人。於此期間,亦頗有詩存,如《和松花軒主人》:“爆竹起聲聲,年華海上更。雲深詞客夢,水遠故人情。候鳥傳佳信,鄉心念舊程。遙知松處士,白髮定叢生。”鄉土故人,時時在念。

之後,先後任過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香港新亞書院副教授、香港大學教授、德國漢堡大學客座教授、新加坡教育部課程發展署佛學顧問,以及臺灣、中國大陸多所大學和研究單位的講座教授或名譽教授、名譽館長等。1966 年起,任美國夏威夷大學東亞語文系教授, 直至退休。遂得遊歷世界許多國家、地區,此於其詩作中多有敘寫。且略觀其題,以見其概。如:《遊京都琵琶湖· 呈吉川幸次郎教授》、《香港雅集》、《太平洋機中》、《三藩市橋畔》、《紐約話舊》、《巴黎公園》、《早登瑞士山》、《檀香山竹枝詞》、《康橋》、《柏林圍牆》、《多瑙河》、《慕尼克》、《漢堡湖邊漫步》、《維也納之夜》、《重遊日本》。至於臺灣島內和祖國大陸,更是游蹤常至,吟詠之作更多,茲不具列。中國古人以為,詩之佳者,往往在於能得“江山之助”。是則先生周遊列國,睹十方風物,其詩之有得於此者,又焉能少乎?集稱《行吟》,正其宜也。

先生遊歷既廣,又一生與書為伴。此於詩題中亦約略可見,如:《讀陶淵明飲酒詩後》、《夜讀》、《讀杜甫詩後》、《夜讀金剛經偶吟》、《讀經偶得》、《讀陶傳寄北大袁行霈教授》、《讀經》、《讀散花集》。先生早年為博士,後長年為教授,著作極富,所讀書難以勝數,詩題所示,遠不及百一。胸蓄萬卷,目收大千,先生詩作得學養與江山之助多矣!

 二、做大學問 具多才藝

 先生乃蜚聲海內外的中國戲曲史研究名家,著作宏富, 影響廣遠,此不多說。於此之外,又具多般才藝,頗當一敘。

首先是文學之才。先生少年詩作,已獲“才”“品” “味”兼有之譽,而數十年間又吟詠珠玉,不絕於口,詩作更臻佳境。舉凡古詩、近體詩、詞、曲、自度曲、新體自由詩,俱有佳什。此稍覽《行吟》,即確然可知。

其次是繪畫之藝。先生自少年時代起,即喜畫、習畫、善畫,尤鍾情於畫蝶。繪畫之余,又常詠畫,亦尤喜詠蝶圖。詠畫篇什,穿插在其生命的每一個時期。如1949 年所作《題自畫飛蝶圖》:“買得丹青著意描,飄然兩翅展霜毫。閒情豈肯戀花草,自有雲霄萬里高。”又如2003 年所作《題夢莊蝶譜》:“蝴蝶飛來紙上看,濃妝淡抹鬥嬌豔。是真是假不分明,我與莊周同夢幻。”畫意詩情,盎然墨楮間。

再次是戲曲之藝。先生一生精研戲曲,著作盈篋。研究之外,又曾編劇。其《編劇有感》云:“月照秦淮魂夢遙, 夷門舊事未全消。新編一劇桃花扇,寫出心頭日夜潮。” 附注曰:“余所編桃花扇電視劇,完稿後,多人索取,輾轉傳閱,最後竟不知落入誰手?……只好一笑置之。”編劇之外,又善唱曲。1980 年,曾在上海與昆曲大師俞振飛及其及門弟子蔡正仁、嶽美緹等名家聚唱昆曲,由笛王顧兆琪擫笛。俞大師唱長生殿之驚變及聞鈴,先生唱長生殿之彈詞,餘皆各有所唱,盡興盡歡。先生乃有《贈俞振飛大師》之作,詩云:“振衰起敝譜新腔,飛躍功高等魏梁。大漢大聲幸不絕,師傳薪火定宮商。”

先生才藝,尚有多般,然其才藝之令人讚歎者,不在多,而在精在高。蓋一經喜愛,便習之玩之研之摩之,一生癡迷,此先生才藝之所以成其精與高也。《行吟集》中,俱可見矣。

 三、釋教摯友 文化傳人

先生佛緣甚深,然是否可謂之居士,卻未得其詳,故姑以釋教摯友稱之。詩集之中,最早逗露其佛緣消息的是《禪悟》,詩云:“連宵風雨好晴天,深掩重門不閉關。忘情難斷相思苦,新月如鉤分外圓。”此詩寫於1980 年, 先生時年已五十有奇了。自此以還,禪思愈濃,佛緣日深。《讀經偶得》二首(1995 年)、《明鏡偈》(1997 年)、《見相非相》(1999 年)、《雨之偈》(2000 年)、《示念佛人》(2000 年)、《淨土贊》(2001 年)、《題阿彌陀經》(2001 年),《隨緣偈》(2002 年)……此等篇什,集中多有, 難以盡列。先生《隨緣》詩自道云–:“老來無事不隨緣, 粉白脂紅兩淡然。愛誦彌陀經一卷,蓮花香裏度餘年。” 先生晚年,于濃濃的日常雅興之外,又添了幾多禪心禪悅,自由自在。

由《行吟》一集,可見先生沉潛、精研、涵詠、游息于中國文化者凡七十餘載,亦可見先生乃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結出的一枚碩果。碩果既成,影響遂著。數十年間,于海外講學傳道,以五千年中華文化之精華,嘉惠中外學子無數。錦堂先生者,中華文化之一優秀傳人也。

《行吟集》前,有國學大家柳存仁先生序,其首句曰: “隴西羅教授雲霖先生,今之振奇人也。”讀者若細味《行吟》全集,當可知柳氏此語,確為的評。

《行吟集》二評:詩作概觀

 羅錦堂先生《行吟集》,共收詩歌作品三百二十一首。且對這些作品,作一概觀。從創作時間上看,先生自幼至老,吟詠不倦,所作大體都見於詩集中。若將這些作品作一個創作上的分期,則大致可分為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四個時期。對於這四個時期的作品,我姑且各以一個標誌性的稱謂來概括其特點,即:少年才氣,學子情愫,教授行吟,晚樂佛藝。大抵說來,少年時期,詩作不多,然已顯甚高才氣;青年時在臺灣大學求學,詩作亦不很多,主要是感懷遣興、與人唱和之類;學成之後,為博士為教授,講學論道,尋訪師友,足跡遍世界,詩聲也遍及世界; 漸入老境之後,在美如仙境的檀香山,既喜人生及諸藝(學問、繪畫、詩歌、戲曲等),复樂禪心,諸般喜樂,均躍然詩中。茲舉其少年時詩作一首,晚年時詩作二首,稍見其概。

1942 年,先生于《蘭州和平日報》發表歌行體古詩《裴將軍畫蝶歌》,詩云:

南谷將軍善畫蝶,羅浮春暖玉枝歇。南谷將軍善畫馬, 丹青以來無及者。畫馬畫蝶數十年,將軍之外到處傳。將軍之名傳不朽,至今已在人人口。素絹輕拂出真龍,一洗萬古凡馬空。筆下飄然落彩蝶,豐致翩翩香影動。蝶飛萬丈高入雲,馬行千里乘長風。我今於蝶多所好,畫者雖多妙者少。將軍于蝶多所長,圖成渾不讓滕王。君不見莊生曾為漆園叟,夢裏乾坤非我有。此身願向蝶中投,栩栩長作逍遙遊。

當日報紙編者按語評之曰:“屬詞比事,頗有法度。蝶馬對照,前半平行,後半側重畫蝶,賓主判然,佈局可謂穩貼。于此藝文衰敝之時,以一中學生即具此根柢,且擅繪事,宜勇猛精進,則執隴上藝壇牛耳,可為予蔔。” 先生少年時才氣不凡,編者所評,實非虛譽。

先生晚年恒以禪思藝事為樂,故詩作寫及此者頗多, 試觀二例。約作於1992 年的《夜讀金剛經偶吟》云:“花影拂牆牆不動,月光入水水無聲。金剛讀罷閑吟坐,笑看階前春草生。”此詩中,花、牆、月、水皆尋常之物,讀經閑吟、春草自生皆尋常之事,詩人隨口道來,輕鬆自然,似是漫不經意,卻深含佛理。友人趙家楨先生評曰:“前兩句表本性不動,後兩句發揮性相一如。”詩作短小,用語平易,然卻頗值得玩味。作於2001 年的《掛畫》云:“壁掛王維畫,口吟杜甫詩。心中無限樂,舉世幾人知。”即此二詩中,先生晚樂佛藝之態已躍然而出矣。

從題材看,先生詩作似主要寫及了這樣一些方面:感興,寫懷,抒情,述思;遠遊,遊賞;酬唱,贈答,懷人; 鄉情、鄉思、憶舊;佛緣、佛事、佛思;雜感,記事,詠物;題畫;……。題材較廣,不及細述,茲稍觀二例,以略見一斑。

先看一首律詩。詩云:“垂鞭執教過重洋,一片丹心達上蒼。博我新知光故國,傳他舊學振家邦。西方自古擅科技,東亞由來重綱常。待到春風花發日,滿門桃李散奇香。”(《寫懷》)此詩1966 年寫于檀香山,時先生年未及四十,剛應聘到美國夏威夷大學任教,講授《中國古代戲劇》、《中國文學史》、《中國小說》等課程。此詩首句,簡要交待赴美執教事由,次句托出由此引發的一片丹心。三、四句點明其丹心在於:此一去,要用西學新知來開闊吾人眼界以光大我華夏故國,要通過中華國學的海外傳播而改變因歷史上的內戰和現實中的分立等原因而造成的故土家邦在國際上萎靡不振的令人憂心的局面。五、六句精准扼要地點出東西方文化相互的不同與各自的優長,有此認識,方可於實踐中恰切地採擷中西。末二句表達出詩人對於自己在西方講壇上的未來,充滿了極高的期許和必至的信念。作者將履新而言宏志,對上蒼而剖丹心,心懷故國,眼融中西,激情盈紙,豪氣幹雲。先生此後數十年間在海外奇香四散,影響無數中外學子,成為中華文化在海外的傑出傳人,其根由與端倪,雖早已預伏於其前此數十年的文化修行之中,然其清晰之逗露,實始見於此詩之中。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先生詩作之情思表達,大率溫和平易,其理想表達,亦往往含蓄婉轉,其表達似此詩之激昂慷慨、直接袒露者,《行吟集》中並不多見。則此詩于先生詩作之中,又別具一價值也。

再看一首小詞。詞曰:“輕羅小扇手自搖。斜倚銀屏弄春嬌。銀鬟風動暗香飄。垂柳斷橋縈舊夢。玉鉤斜月度良宵。憶人心緒亂如潮。”(《浣溪沙· 懷舊》)小詞1949 年寫於臺北,很可能表達的是青年詩人對剛剛告別不久的在海峽對岸時期的一段戀情、一位戀人的感懷。上闋三句,以三個獨立又連貫的靈動畫面,飽滿托出她的嫵媚與婀娜。下闋首二句,點明當年約會情境至今猶讓人夢縈魂牽,最後則以“憶人”而“心緒亂如潮”的直接表白作結。上闋柔美、清麗,女主人公全然是一位多情的古典美人形象;下闋情傷、思痛,男主人公深深體驗著感情失落帶來的心靈動盪。這一《懷舊》詞,兒女情長,柔美哀傷;前舉《寫懷》詩,天下家國,大氣磅礴,題材自有異,風貌遂不同。

從體裁看,先生之“詩”,是一個含蘊稍廣的概念,不僅包含了歷來稱作“詩”的作品,也包含著某些並不稱作“詩”卻與“詩”性質大體相同的作品。具體說,先生之“詩”,包括舊體詩、詞、曲、自度曲、新體詩等多種體裁。前文領略過先生的舊體詩和詞,下面且再稍觀一二它體詩作。

先看散曲《步步嬌· 勸友》:“心地不明貪恩愛。枉把相思害。老喬才!玉鎖纏身難解開。從速取快刀來。一揮斬斷你風流債。”旨意顯豁,用語淺白。批評、曉諭、勸阻,順流而下,一氣呵成,直截了當。全曲處處在嚴責批評,卻處處是關心關懷。中有極狠的罵人語“老喬才” (“喬才”,猶混蛋、無賴),罵得痛快淋漓,卻毫無嫌惡之意而反添親切之情,被罵者聞之,亦定當解頤一笑耳。全曲處處都十分通俗,卻又無一處稍涉低俗。如此曲作,端的是本色當行,曲中上品!

再看一首極短的新體詩《除夕》,“昨宵,分明是昨宵∕今朝,分明是今朝∕一年的大好時光,就在這昨宵今朝中逝去了!”頭兩句,將簡明語意作單調反復,不僅平淡無奇,而且似有囉嗦無聊之嫌。可是末句一出,在其所揭示的平凡而深刻的哲理的映照下,前兩句立即搖身一變,成了全詩不可或缺的必要鋪墊。雖然“一年的大好時光, 就在這昨宵今朝中逝去”的道理,人人明白,但是在忙碌的日常生活中,人們往往記得清一個個昨宵與今朝,卻難得偶爾靜下來對那在一個個昨宵與今朝輪替之間飛逝而去的大好時光稍加警覺或反思。除夕,是一年一遇的年與年輪替的獨特日子,當此之際,詩人的深切感受和特為提示,尤當發人深省。

以上從創作時期、題材和體裁幾個方面對《行吟集》作了極粗略的走馬觀花,“概觀”之意,大體已具。《行吟集》的精彩還有很多很多,且在以後的評說中再與讀者們一道觀賞吧。

注:

《行吟集》所附“作者簡介”云:“羅錦堂教授, 1929 年生。”然先生《隨緣偈》詩後附注云:“餘生於1927 年七月27 日酉時,屬兔。”如此兩說,似乎或出筆誤,或出記憶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