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過太平洋握手

中國作協主席鐵凝等人函電來賀

 

中國作家協會賀信

致美國夏威夷華文作家協會會長黃河浪先生

黃河浪會長:

 

欣聞貴會將於8月舉辦世界華文文學國際研討會,我謹代表中國作家協會並以我個人的名義向您並通過您向貴會同仁表示祝賀。同時,感謝貴會對我的邀請。然因8月日程早有安排,難以赴請,誠望見諒。

促進世界華文文學的發展是世界華文寫作者的共同願望。相信這次國際研討會定能增進交流、激勵創作,為傳承中華文化與文學做出貢獻!

祝世界華文文學國際研討會圓滿成功!

                                                    中國作家協會主席  鐵凝

                                                               2011年5月18日

世界華文文學夏威夷國際研討會:

我曾經在馬來西亞聽到一首歌,其中有句歌詞是:海水到處有華人,華人到處有花蹤。如果廣義的理解,地球上海水包圍大陸,華人遍及全球;而有華人處就有花的蹤跡,理想的蹤跡,於是就有文學。海外華人文學就是這樣結胎、發芽、開花、結果,隨著華人的足跡遍及世界,華人文學之“花”也將遍及世界。

復旦大學為中國東南學術重鎮,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就開設了台港文學的教學課程,為全國最早研究世界華文文學的學術機構之一。近三十年來,我們與香港、臺灣、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等地區和國家的學術研究機構、媒體多方合作,積極參與各種學術研究和大型會議、獎項等活動,著力於推動世界華文文學創作的發展與繁榮。

欣聞首屆夏威夷世界華文文學研討會召開,我在大洋此岸遙祝會議成功,祝夏威夷華文創作繁榮發展、為世界華文創作提供新的經驗。


陳思和教授

                                                      2011年5月8日於上海

               (復旦大學中文系主任,教授,復旦大學世界華人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世界華文文學夏威夷國際研討會:

 

文學中人,不是風氣中人和潮流中人,而是獨立自行的「檻外人」和「異鄉人」。

謹以此判斷,贈予世界華文文學夏威夷國際研討會。

劉再復  敬賀

2011年5月9日於成都

                                              (著名文學家、評論家)

 

祝<世界華文文學夏威夷國際研討會>圓滿成功:

 

 沒有人是座孤島。對作家來說,尤其是對夏威夷華文作家們來說,這話特別真確。每一期的《珍珠港》上,我們看到來自世界各地華文作家的作品,在這裡百花齊放,爭奇鬥艷。我相信,以交流華文文學創作經驗與探討發展前景為主題的世界華文文學國際研討會,再沒有比在這個東西方文化交匯中心的夏威夷舉行,更合適的地點了。我也相信,藉著這次會議,眾多友誼的手,將自世界各地四面八方熱情地伸展過來,彼此緊緊相握,構成一座座有形或無形的溝通的橋,如我在一首題為「橋」的詩裡所表達的:

隔著岸/緊密相握/我們根本不知道/也不在乎/是誰/先伸出了/手

2011年5月15日寫於芝加哥

(芝加哥詩人協會會長、著名詩人)

 

世界華文文學夏威夷國際研討會:

 

        握筆的手/隔著太平洋握手/心中太平

蕭蕭

                                                2011年5月10日於香港

                                              (台灣著名詩人、評論家)

尊敬的夏威夷華文作家協會:

 

在萬物爭榮的盛夏來臨之際,欣聞貴會將在夏威夷隆重召開世界華文文學夏威夷國際研討會,在此我謹向貴會表示熱烈的祝賀。此次研討會的召開也是貴會長期致力於推動華文文學發展,在推廣華文文學方面所做努力的成果之一,在此我也要表示誠摯的敬意!

我自拜讀《珍珠港》開始與貴會結緣,至今已逾十載。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像我一樣學習華文,欣賞華文文學作品的外國人越來越多。相信此次研討會的召開,必將為華文文學的發展和國際化做出貢獻。預祝會議圓滿成功!

牧野田亨

                                            2011年5月11日

(原日本<<讀賣新聞>>瀋陽支局長)

世界華文文學夏威夷國際研討會:

 

由美國夏威夷華文作家協會、美國夏威夷州立大學中國研究中心聯合主辦,並有夏威夷州立大學東方語言文學系和世界各地多家學術文化機構協辦的〝世界華文文學夏威夷國際研討會〞於2011年8月20日至23日在美麗的夏威夷召開。本人僅代表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文學院、國際華文文學發展研究所、當代詩壇雜誌社向大會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大會主辦單位表示誠摯的敬意!

 此次盛會召開正值二十一世紀第二個十年開始之際,具有十分重要的時代意義。在二十一世紀頭十年中,中國的經濟在世界經濟衰退的形勢下,依然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中國相繼舉辦了北京奧運、上海世博、廣州亞運等大型國際文化活動,中國語言與文化在世界上越來越廣泛地傳播,世界華文文學迎來了一個新的發展時代。

此次大會的主題“世界華文文學的現狀與前景”體現了鮮明的時代特色,彙集了一大批高水準的研究成果,將在世界華文文學發展史上留下厚重的一筆。我校文學院及國際華文文學發展研究立足“發展”二字,以研究與促進世界華文文學在新時代的發展為宗旨,我們希望和與會代表以及海內外的華文文學作家、學者、學術與文化機構通力合作,共同創造世界華文文學發展的新時代!

 

張銘遠教授

2011年6月15日

                                 (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文學院院長)

                     (國際華文文學發展研究所所長、當代詩壇雜誌社社長)

夏威夷竹溪太極社社長高振堯先生

大力資助世華夏威夷國際研討會

    (本報訊)本報前兩(65、66期)分別利登了社會各界人士踴躍捐資,支持我們舉辦世界華文文學夏威夷國際研討會的消息,並公佈了捐款者的名單和善款。近日我們又得到夏威夷竹溪太極社社長高振堯先生的慷慨捐助,還有本會顧問非馬先生和駐外地代表劉慧琴、莊志霞二位女士及會員李世偉的樂捐善款,都是一種鼓勵和支持。

高振堯先生是夏華作協的老朋友和長期支持者,他不但事業成功,而且熱心社會公益。自本會成立之日起,他就給予不斷的關注,經常出錢出力協助開展文化活動和出版事務。在此,特向所有支援我們的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

最新樂捐名單:   高振堯先生    6000美元    

劉慧琴代表    200美元   

                           莊志霞代表    200美元

林婷婷代表    200美元

非  馬顧問     100美元

                           李世偉先生     50美元

2011年7月

                        夏華作協理事會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

及著名文學家劉再復、韓少功

在韓國參加國際研討會

 

“高行健:韓國與海外視角的交叉與溝通”國際學術硏討會

 

時間:  2011年 5月28日 09:00–18:00

場所:  高麗大學校 仁村記念館 101號室

主辦: 高麗大學校文科大學, 大山文化財團,韓國中語中文學會, 韓國中國現代文學會,韓國臺灣香港海外華人文化硏究會,高麗大學校中國學硏究所大會開幕典禮由高麗大學張東天主持,韓國中語中文學會會長樸宰雨致開會辭,高麗大學校文科大學學長朴吉聲致歡迎辭,大山文化財團事務總長郭孝桓致祝辭,以及邀請高行健先生致辭。會議第1部份的基調演講由韓國外國語大學李永求主持,美國Colorado 大學名譽敎授劉再復演講,題目是〝高行健的思想綱要〞。第2部份高行健在世界、第3部份思想家高行健與作家高行健的辨證和第4部份從藝術與比較文學角度探討高行健,由來自中國大陸、香港、法國、澳洲、日本和韓國等多家大學的學者們發表14篇論文,200餘人參加,非常的盛會。並由韓國外大樸宰雨與香港《明報月刊》總編輯潘耀明主持與高行健的對話,閉幕式由張東天主持,劉再復做總結報告,韓國中國現代文學學會會長全炯俊致閉會辭。

“中國名作家韓少功文學硏究”國際學術硏討會

日時 :  2011年 5月25日(週三) 13:00–18:00

    (13:30-16:20 國際學術會議, 16:30-18:00 演講會)

場所 : 韓國外國語大學校 本館 109號室

主催 : 韓國中語中文學會、韓中文學比較硏究會、韓國臺灣香港海外華人文化硏究會、韓國外大大學院中語中文學科BK21事業團

後援 : 韓國外國語大學校、韓國中國現代文學學會

大會開幕典禮由高麗大學張東天主持,韓國中語中文學會、韓中文學比較硏究會會長樸宰雨致開會辭,韓國中國現代文學學會會長全炯俊和濟州産業情報大學前任總長、《馬橋辭典》的韓譯者沈揆昊致祝辭。會議第1部份論韓少功作品翻譯問題、第2部份從東亞視角探索韓少功的文學和第3部份探硏韓少功的個別作品,由中、日、韓三個國家的10來位學者發表論文,100餘人參加討論,也是盛會。會議第4部份中國名作家韓少功演講,主題尊敬的夏威夷華文作家協會:

在萬物爭榮的盛夏來臨之際,欣聞貴會將在夏威夷隆重召開世界華文文學夏威夷國際研討會,在此我謹向貴會表示熱烈的祝賀。此次研討會的召開也是貴會長期致力於推動華文文學發展,在推廣華文文學方面所做努力的成果之一,在此我也要表示誠摯的敬意

 

「蕭蕭文學創作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香港舉行

 

由香港專業進修學校語言傳意學部、香港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會與東亞細亞文化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美國夏威夷華文作家協會協辦,中、韓、越、台、港多家大學教授學者參與的「蕭蕭文學創作國際學術研討會」,於4月30日在香港舉行。大會學術顧問是台灣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丁旭輝教授、修平技術學院金尚浩教授,以及國立嘉義大學陳政彥教授。會議主席是台灣逢甲大學劉益州講師,召集人是香港專業進修學校講師、香港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會主席、東亞細亞文化研究中心秘書余境熹先生,司儀是香港浸會大學呂曉丹女士。香港專業進修學校、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校部份師生出席了研討會,台灣明道大學蕭蕭教授亦應邀參加會議。

會議由餘境熹作主題演講,介紹了蕭蕭作為詩壇領軍的三種重要貢獻:(1)建構詩學體系、(2)樹立創作典範、(3)栽培詩家學人。提交的會議論文有韓國大真大學王樂教授、台灣逢甲大學劉益州講師、東華大學鄭智仁講師、越南胡志明市工業大學趙晨妤講師、餘境熹、復旦大學黃晚女士,以及元智大學蔡怡綉女士與劉益州合著的論文。論文發表後,由劉益州、餘境熹綜合講評,接著由英國考文垂大學馮慧安女士作觀察報告,並由劉益州致閉幕詞。會後,蕭蕭教授應邀為各位與會者簽書及合照留念,餘境熹亦代表會議籌委會向蕭教授贈送紀念品,呂曉丹、香港專業進修學校張威先生以普通話朗誦蕭蕭教授的多篇作品。(余境熹、周子嵐報導)

 

造訪見山山莊

(夏威夷) 陳艷群

 

三年前,於一次聚會中緣識「臺灣動畫之父」、藝術家趙澤修。熱情的趙老當即相邀,閒暇時來大島,到他們的山莊作客。

久聞趙氏夫婦在夏威夷大島有座覆地四畝的家園,取名見山山莊,築於宅屋稀少的密林之處。趙老與夫人李夢琴皆為畫家。山莊既是畫苑,趙氏夫婦傳技授藝、與文人薈萃之所;也為民宿,供天涯旅客駐足歇息之地。據聞山莊內鑿有蓮池魚塘,建有水簾居,田園般的生活境地令人心馳神往。雖說由火努魯魯去大島,祇有三十分鐘的飛行距離,而大島之行卻在三年後的春末方與外子得以成行。

由基拉韋厄火山公園(Kiluea Volcano National Park)下山,驅車直往希洛(Hilo)市區方向,於兩旁樹木蒼翠的公路上行馳約十四英哩後,即進入一條新鋪小路。偶有一座座民宅閃映於路旁樹林裡。我們在兩個墩厚的大石柱門前停下,左邊石柱上鑲著「趙」字。無疑,此處即是趙家的見山山莊了。

我按下車窗,撲面而來的是濃鬱的玉蘭花和梔子花香。欣然深吸口氣,芳香直薰腦門。一隻大黃狗歡快地叫著從兩層樓高的棕色大宅院裡衝向我們,粗大的尾巴使勁搖晃,熱情地替主人迎接山莊的客人。主人聞聲而出。

    一襲舒適的棉質T恤,牛仔休閒裝,難掩趙氏伉儷脫俗的藝術家氣質和文人的儒雅。耄耋老人依舊腰身硬朗,面部少有皺紋,「藝術使人年輕」分明是對他們而言。「歡迎做客我們家!」倆人隨和的語氣和爽朗的笑聲鬆懈了我們的些微拘緊,而牆上密集的繪畫攝影以及書法作品讓我倦意頓失,仿佛置身於藝術博物館。

趙老一生豐富多彩,出生於山東濟南一舊官宦之家,1955年畢業於臺灣國立師大美術系,後在紐約帕爾遜美院獲碩士。曾被派往美國華德迪士尼動畫廠學習動畫製作。回臺後致力於臺灣動畫創作,被譽為「臺灣動畫之父」,並於1968年榮獲「臺灣十大傑出青年」之殊榮。69年以特殊人才身份移民美國夏威夷島,並執教於夏大33餘年至榮休。被大島政府評為「活著的傳奇人物」。其水彩作品分別被臺灣歷史博物館,迪士尼公司的圖書館和漢納巴巴拉動畫製作公司等地收藏。

如今,與一位內賢外秀的,書香門第之女李夢琴安享晚年於山莊。見山山莊是趙老夫婦的傾心之作。二十年前,他們在此購置四畝地,不但親自設計,還親自動手,一磚一瓦,一草一木地建造,在異國他鄉為自己和四名兒女築起的一個美麗而溫馨的家。如果說,家是流浪者漂泊的最後一站,而四十一年前,他們終止了漂泊,選擇在這塊土地上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漫步於青草地,可眺望遠處著名的冒納凱亞火山(Mauna Kea),「見山山莊」便由此得名。如今兒女羽翅已豐滿,紛紛飛向各個領域,開始他們的漂泊,留下倆老獨享著空曠寧靜。倆老一商量,決定將兒女的房間租出去,作B&B;一個小型民宿。

    倆人在山莊裡深居簡出,但生活過得有滋有味,每週有兩日,在家開班授藝。如有朋自遠方來,即從自家魚塘釣條魚,園子裡摘一把白菜,剪幾根青蔥,且親自擀麵皮包水餃,款待新朋老友。夢琴女士說,「趙老來夏威夷之前不曾下過廚。」70年代的大島幾乎沒有什麼中國餐館,要吃中國餐就得自己動手。於是他以學習繪畫的原理來學烹飪。大凡各類藝術都有相通之處。趙老的廚藝跟他的畫一樣,講究色彩的搭配,肉質的鮮嫩,面皮的嚼勁,可謂色香味俱全。我們有幸嚐到了倆人的廚藝。外子對手工水餃的鮮美贊口不絕。他們家的廚房如客廳般大,猶見對飲食的重視程度。臺面上光炒菜鍋就壘成小丘般高。整面白牆的幾層架上擺滿了各式碟碗,不難想像,在這裡常有大型家宴聚會的盛景。飯桌上,我們海闊天空,談興與食欲皆濃。倆老個性風趣幽默,滿腹笑話,常引得人開懷。

飯後,趙夫人還拿出散子,應子等零食來,配上紅酒,以助談興。這些零食皆為派往北京工作的女兒和山東的親戚寄來的。雖說昂貴的寄費讓這些零食變得豆腐成了肉價錢。但離鄉背井已六十餘載,纏繞心頭的仍是家鄉的口味。那濃得化不開的鄉情,祇能在小時愛吃的零食中去填補。中國人的根啊,延伸至十萬八千里,也不會斷。夜已深沉,祇好餘話天明再敘。我們枕著蛙聲而眠。清晨,在鳥啼雞鳴犬叫聲中而醒,如聞一首田園交響曲,一時不知身在何處。

樓上樓下,大大小小的房間以及走廊上,滿是他們的作品。同為丹青妙手,夫婦的風格迥異。趙老的水彩氣勢磅礡,早期作品有動畫創作的痕跡;人物,動物個性突出,神態誇張,生動且富有生活氣息。後期的作品兼有中國傳統繪畫中的寫意和攝影構圖的技巧,很大氣。夫人夢琴的畫則是將極細膩的傳統工筆,與西洋透視畫法巧妙地結合,大膽施色。她筆下的熱帶花卉典雅,清秀,吸口氣,似乎可以聞到一股清香。她將四十餘年來對夏威夷這塊自由美麗的土地的熱愛與眷念之情,全傾瀉於她的作品中。當你走進夏威夷州政府,可以看到夢琴女士的佳作懸掛在那。許多有錢人往往拋重金去買藝術品、古董來點綴豪宅,附庸風雅,卻忽略了自身修養的提煉。殊不知,惟風雅是錢買不來的,它是以文化為基礎,日積月累,潛移默化,由內往外滲透出來的一種涵養。如趙氏夫婦,其人、其畫和其宅三者的格調是那麼的統一,和協。意境和美也就很自然地流露出來,這樣的風雅值得人們尊敬。

循塘邊向左,至一座棕色木屋,清風微拂,兩旁搖曳的青青翠竹送來陣陣桂花的芬芳。月桂的花季應是秋天,如今才四月,我不解。趙老說,此乃四季桂,也稱月月桂,終年飄香,適於像大島這樣溫暖濕潤之地。趙老指著門上的小木牌說,此屋叫水簾居。為什麼?進去便知。推開門,映入眼簾的是一面巨幅畫框似的落地窗,框內鑲著魚塘和白雲於水中的倒影。走出陽臺,一池蓮花開得正盛,圓圓的葉子托起一個個剛出浴的仙子,紅的熱烈,紫的高貴,粉的嬌嫩,白的純潔。我用長鏡頭捕捉它們的嬌姿柔態。撒一把魚食,水面瞬間翻騰起來,數百條烏魚紅魚由四面聚攏,張開大嘴爭相搶食,情趣盎然。

室內陳設很少,落地門旁,數張明式木椅和雕花木凳圍著一臺古箏,仿佛琴韻縈繞,賓客垂目聆聽。貼著木牆的幾架上設有一把古琴,琴旁有笛有蕭和造型各異的紫砂壺。右邊一幅鏡框書法下供著一座小佛像。由園中栽種的植物、花卉到室內陳設,可感受到主人的品味與情致。趙老說,茶室獨立於魚塘邊,取其靜,屋內沒有任何現代通訊設備,惟供文儒雅士吟詩作畫,品茗闊論之用。春陽斜射過來,將木欄樹影投在木地板上。突然,從屋簷上滾落下一串串水珠,如水簾,似斷還連,晶瑩剔透。珠落魚塘,發出清脆之聲,穿透心房。那一刻,滿腦的雜念和煩憂皆隨水滴聲滌盡,祇想盤腿而坐,沉思瞑想。依稀中,主人與嘉賓歡聚於此,或吟、或畫、或對奕、或鳴琴。這裡無世俗之音擾耳,無官府之文累心。每日隨山雞打鳴而起,共蟬鳴蛙詠而眠。好一個空靈境界,一種神仙生活。如今,賢主,佳境皆具,儒士嘉賓難尋。

環顧這間有些被冷落的水簾居,我想,如能引來文藝名家十餘名,宴集於水簾居,與會之人皆以見山山莊為題,各寫首詩,或作賦,或繪畫,聚成集子,重現《蘭亭集序》之景事,才不枉費主人建山莊設水簾居之一番苦詣啊。

孩子的天空(散文詩二章)

(東莞) 惠遠飛

 

一、    草尖上的露珠

 

睜開童稚的眼睛,打量和審視這陌生而新奇的天空。一切都那樣的美麗,一切都那樣的純潔無瑕。

草尖上的露珠看著眼前童稚的孩子,童稚的孩子看著草尖的露珠。

天真的對視,珠眸流盼,孩子猶如找到了一隻隻晶瑩的眼睛,天真的笑了;草尖的露珠也笑了,迎風搖擺!

孩子伸出小手,輕輕接下草尖的露珠,那一顆顆明亮的露珠在孩子的小手掌心滾動。

孩子的眼裡沒有污染的城市,沒有成熟、世俗的眼光,沒有成人間的傾軋和鬥爭……

孩子的眼裡只有那一顆顆玲瓏剔透,燦若草尖上露珠般的童心,還有那露珠下蔥蘢的青草勃發出來的無限生機。

二、女兒,看見一隻鳥

 

    十個月的女兒看見一隻鳥,看見一隻鳥在籠子裡,欲飛出,卻不能夠,只能在籠子裡撲騰掙紮著。

    女兒開始歡快地揮動著小手,嘴裡叫喊著我們聽不懂的聲音,她在向籠中鳥致意。

    籠中鳥受到了驚嚇,開始更加猛烈地撲騰,它要迅速突圍出去,逃離險境。

    女兒並不知道自己的行為給鳥兒帶來的誤會,還在一個勁兒地叫喊和揮手,鳥兒拼命地撲騰,羽毛凋落。

    女兒看著籠子中的小鳥,眼中流露出一絲絲疑惑:小鳥怎麼了?小鳥為什麼不在外面的天空飛呢?

    女兒不知道:籠子中的小鳥,有充足的食物和水,但它還是十分渴望外面的世界和 那遼闊的天空。可它在籠子裡,喪失了自由!

    我想:我不能把女兒關在籠子裡!

    女兒應該有自己的天空!

 

故鄉的油菜花 (短文二篇)

(韓國)江淮

 

春天到了,在城市裏,又可見到大片的迎春花,道路旁,樹蔭下,一排排,一團團,每根枝條上,都綴滿了花朵,顔色金黃,望上去,一大片一大片,有的順著路邊,把整條坡都爬滿了,晨光中,夕陽下,燦若雲霞,熠熠生輝。

這春天的錦繡,以前曾是那麽熟悉,現在反而覺得生疏了。

故鄉是在鄉下,春天油菜花開時,也是金黃一片,比這城市裏的迎春花,開得還要燦爛,還要浩瀚。

秋天播種,冬天裏已經長出嫩綠的葉芽。經過風霜冰雪的磨煉,到了春天,天氣一轉暖,馬上蓬蓬勃勃地迎著初春的陽光長起來,一天天地往上竄,很快地拔節,抽苔,綻蕾,在農曆清明前後,又仿佛是一夜之間,金黃的花朵一下子全部綻放。

故鄉的油菜花開時,放眼望去,到處都是一片耀眼的金黃,把田野都遮滿了,遠遠近近的村莊,也都像浮在金黃的花海上,整個的鄉村,也都成了花的世界,馥鬱的花香,四處彌漫,越往田野深處越濃,一陣風吹來,又將花香傳到遠方,溢滿天宇。晴空下,極目騁懷,金黃的花海一眼望不到邊。雨來了,楊柳等樹恰在此時發出新芽,黃花和綠葉在濛濛春雨中自然調和,把天上地下都融爲一體。有時,花海中又傳來人聲,循聲望去,遠處田野上行走或勞作的人,也純然是在畫圖中。田野上空,又有風箏迎著東風奮飛,風箏下有人牽綫奔跑,有人指點品評,小小的風箏,讓幾多的孩童追逐著,歡叫著,喧鬧的人聲與飛翔的風箏,也使漫天遍野的油菜花,開得更爲燦爛熱烈……

離開故鄉已久,很多年未見過油菜花開的盛景。每到春來,常常不免想望故鄉,又是一年春,故鄉的田野上,還有油菜花開放嗎?

春天的落葉

 

         雖是春天,地上卻積了許多落葉,有的地方更是堆了厚厚的一層。這是經冬未凋的樹上落的——熬過了秋冬的漫漫長夜,卻在春風送暖,新葉滿枝的時節,悄然離去。

秋天的紅葉如火如荼,如癡如醉,讓人稱賞,也令人贊歎。春天的落葉則不大引人注意,在大好春光中,乍見這麽多落葉,未免太煞風景?

春華秋實,秋天的落葉在萬物萌發的春天抽芽,經過雨水的滋潤,陽光的照耀,到了秋天自然引退。春天的落葉,則是天冷時節方才長出,一抽芽就受到風霜的打壓、冰雪的淩躐,經過整整一個冬天的磨礪,又在春暖花開時悄然墜地。

在寒寂的冬夜,在清冽的夜氣中,從香樟、冬青、桂花、松柏等樹下走過,常可聞到幽幽香氣,那是寒葉在與嚴冬的苦鬥中,用生命熬煉出來的一縷馨香,“霜重‘香’愈濃”。冬天樹上的綠色,也不似春天的爛漫,夏天的狂放,而是帶著蒼黑,透著凝重,那才是一年中最濃最釅的綠色。霜打風欺的綠葉,以自己的微弱身軀,爲蕭瑟的冬天,增添點點綠意,片片生機。沒有這些直到春天才離枝的葉子,萬木凋零的冬天豈不更加寂寞?

“芳林新葉催陳葉”,沒有陳葉的傾力呵護,哪有新葉的蓬勃繁生?

“落紅不是無情物”,笑傲風雨,無愧無悔,春天的落葉比落花更爲有情。蕭蕭颯颯,是她離枝時爽朗的笑聲。

與格桑花有關的情節(組詩)

(四川)許星

 

◎守望的花朵

 

漲水了 憂鬱從眼眶流出來

通往羌寨的山道

其實內心很苦 格桑花

想不起自己的乳名

那首唱了幾十年的羌歌

能感動羌寨幾輩子 卻始終無法

喚回 心中那個

最疼愛和牽掛的人的名字

因為一場災難

只知道 在每個清晨或者

黃昏 那把沾滿泥土的花雨傘

總把張家溝的山口

站成一生的守望以及一個女人

的無助和癡情 偶爾

也想想那些過去了很久的

人和事 如果

這些可恨的雨水

能把記憶沖掉該多好

母親的背簍

暗夜醒來時

母親背著發黃的背簍上山打草

空氣很鮮

懸崖上青草很嫩

母親那件穿了一個季節的

花衣裳在早晨的陽光下

楚楚動人

母親把青草割下來

把父親長長的咳嗽割下來

把牛羊的渴望和期盼的表情

連同莊稼拔節的聲音和

一段雖苦猶甜的日子

也全都割下來

放進背簍讓陽光普照

母親的身體明顯有些瘦弱

背簍壓在背上如一座山

一群鳥兒躍過頭頂

歡笑和歌聲停泊在母親的背上

母親的眼淚

成為它們的水源……

悠悠羌韻

音樂在腳下流淌

舞姿被熊熊的篝火染成羌繡

兩隻肥羊倒掛在烤架上

它深深的祝福

讓羌寨的夜晚更加激動

更加瘋狂

娜吉阿努!娜努學羅

這是一個令人難以忘懷的季節

雲朵之上,疼痛的村莊

被濃濃親情長成甜蜜新居

感恩的月光,把羌家人

的自信和希望拉得很長很長

夢被酒歌搖醒

花朵在嘴唇開放

鳥兒含情地打開翅膀

把隱藏在心底的秘密放聲歌唱

堰塞湖畔,山坡泉澗

成群的牛羊悠閒地啃著春天

拔節的莊稼和薩朗

讓羌寨的黃昏更加溫柔

蘸滿咂酒的鐮刀

從山腳到山頂

收割這悠悠羌韻和幸福吉祥

娜吉阿努!娜努學羅

(注:1、“薩朗”即“鍋莊”,羌語為“搖起來、跳起來”。

      2、“娜吉阿努!娜努學羅”羌語為“吉祥如意”。)

約定

再見面時 我們都已經老了

你苦苦的自責 讓我想起三十年前

那個多雨的黃昏

我們以羌歌咂酒和生命作證

一半是火焰 一半是海水

夜色很冷 我們開始重新約定

在落紅的村口 讓虧欠的月光盛開成

兩個孩子的前世和今生

彌補一段關於我們無法靠岸的

孽緣和情分 我不敢去想

那些飄零的花朵 是否能沿路返回……

故鄉的味道(三首)

(江蘇) 阿  土

 

霸王豆

霸王豆即新沂當地生產的鹽豆,鹽豆的形成與項羽有關,人們為了紀念項羽故取名霸王豆。

霸王如往事般逝於風中

豆子在故鄉的餐桌上光芒依舊

嚮往英雄  喜歡忠烈的故鄉人

用寫滿懷念的面孔

端坐在歲月的花房裡

緊緊地握著記憶不放

霸王是故鄉人

在靠近鄉情的位置上

能挽留些與霸王相關的事物

也是一件值得興奮的事情

在鄉人的方言中

語氣充溢著無奈的傷感

霸王不在  豆就成了鄉人

全部的情感與熱愛

從城市到鄉村  餐館到家庭

豆子、辣椒與薑在和鹽的成功

滲透中融為一體  從此

紅紅的色彩與鄉親們的臉膛無異

雲片糕

雲片糕為清朝窯灣常年進貢朝庭的食品。

一粒粒的糯米磨成了粉

一堆堆的粉和成了面

一塊塊的面切成了雲

一片片的雲粘在一起  之後

桂花的香就飄滿了窯灣的大街小巷

飄著飄著就飄向了他鄉  之後

窯灣人的心裡就溢滿了甜意

之後  整個窯灣一片祥和

我踏上窯灣的土地時

春天還沒有過去

在這個季節的深處我看到了

那些寧靜的面孔

嗅到了來自這個水鄉的空氣

有些潮  卻足夠寧靜

足夠讓一顆心慢慢放鬆

一如那些緊緊聚攏的雲片

如果一定要在這裡寫上那個糕字

就一定要寫上那些愛做夢的人

在他們遺落的腳步間

有飛翔的羽毛  潔白而動人

讓我不安分的思維  突然失聰

我看到了那些幸福的人

他們默默地行走在陽光下

利於咀嚼的雲片含在牙齒中

綠豆燒

 綠豆燒酒是窯灣鎮祖傳佳釀,素有中國綠酒之稱。窯灣龍源酒業更是在祖傳配方中改進了蜂蜜調製,製作出擁有自己專利的界牌樓牌綠豆燒。該酒飲後不口渴,不頭疼,更有補腎滋陰,調氣壯陽的功效。

一滴蜂蜜喚醒了整個春天

喚醒了如火如荼的大地

喚醒了大運河畔的千年古鎮

喚醒了我的嘴巴、眼睛和身體

在駱馬湖水的滋潤下

你的綠是一首蓬勃的樂曲

每一個音符都標注著中國的顏色

我的前世是一棵蓬草還是一朵槐花

從他鄉縫隙裡飄來的一縷香甜

讓我的生命無法自製地激動起來

那條純淨的水路牽動了我的歸心

在一聲咿呀的槳語裡

你的綠是一支詩意的號角

無論長短都盡染著故鄉的愛意

這該是一種怎樣的記憶喲

在思念的每一處細節上

清晰地燒錄著濃鬱、綿醇與酣暢

像對父老鄉親們的熱愛

點點滴滴浸透在血液裡

浸透在亙古的寂寞裡

浸透魂牽夢縈的故土

魂系高原(散文詩二首)

(雲南) 許文舟

 

一、            大理蒼山

    整個冬天,都落著雪,雪堆得很厚,並沒有影響有光散步。

    十九座山峰,峰峰比高,過路的雲朵,只能低下頭,輕輕過往。

    雲弄峰,仙風道骨,滄浪峰,怒卷洪水,五台峰,有神的背影,蓮花峰,曾有仙女迷路……

    十九個山頭,如果只有石頭,那真是山頭。蒼山不是石頭堆成的, 4000米高度,十八條溪水,有禪的意韻,神的風骨。

    比溪水憂鬱的是雲,站在蒼山這樣高的地方,有一朵,苦等夫君,已越千年。山上有路,只有跟著雲,才能通幽。

    不甘寂寞的杜鵑花,突然引燃一片霞色。玉蘭羞澀,報春衝動,百合坦誠,蘭香入夢。

    新石器時代的石斧,劈過蒼山的文明,斷線壓紋陶,讓我看到先祖點燃的烈火,還在燃燒。

   蒼山多情,夜色中,常常被洱海摟在懷裡。

二、      洱海月

    我看見銀色的光,被洱水洗得更亮,細碎的月色,泊在漁人的夢鄉。

    它出現,有漁歌唱晚,它泊著,讓人發呆、冪想。

    我還看見,一群魚,追逐著月色,誤入白族漁村旁的清溪,就不想再回到洱海裡去。

    洱海很大,蒼山十九峰,都被它揣在懷裡,十八條有名的溪水,都在它這裡找到歸期。這時有月,從蛇骨塔里出遊,輕波微步,一路蓮香。

    狂燥的下關風,停下來,捲進倦怠的帆。魚鷹用翅膀拍打著,月是光怪陸離的曲線裡,一網接一網的寧靜。
水在喧嘩,講述一輪明月的故事,淡淡的銀白,原是一海蒼茫的夢囈。

詩二首

(夏威夷)李世偉

 

華威頓DC《之一》

美國首都華威頓,白宮國會紀念碑。

匆匆隨意記一筆,遺漏多少尚未知。

華威頓DC《之二》

 

遠來訪雪雪銷溶,冒寒探花花未聞。

惆悵美景無覓處,一株櫻花報春來!

孫中山史跡二題

(香港)春華

 

題青山紅樓

歲月無情去不留,青山得意立紅樓。

回眸昔日反清史,長憶家邦遭掠仇。

外號農場遮耳目,裡行革命展宏謀。

棕葵不減當年色,舊物念懷舒壯猷。

【注釋】「紅樓」,在青山蝴蝶灣畔,白角山下。因為是紅磚牆的建築,故稱紅樓。紅樓是個很出名的旅遊點,當年紅樓的業主姓李,樓宇周圍占地二百五十餘畝,稱為青山農場。據說,孫中山先生和農場主人李氏相識,當年進行推翻滿清的革命,曾在紅樓策劃惠州起義、黃花崗起義,當時結集革命党人、儲運軍火及指揮等情事。紅樓,已成了辛亥革命的重要史跡。紅樓旁邊的三棵棕葵,據說是孫中山戰友黃興手栽的,是昔日留下可供懷念的景物。

題青山流浮山古堡

史跡重光革命功,桃紅柳綠伴春風。

流浮古堡現真相,浪濯村民訴寸衷。

反帝反清基地固,為民為國壯心雄。

今朝回首陳年事,深曉旌旗血染紅。

【注釋】青山半島之北,上下白泥之間,有一流濯村。這是個偏僻的小海灣,畫者到此尋景寫畫,遇一當地老者,特意指引畫者去看一座古堡,說是辛亥革命前,反清時就建下了的。這是座樓建成碉堡形,有槍孔和守望台,當時村民都覺得是座神秘的樓房子。直至推翻滿清,建立民國,才知此樓曾是孫中山和黃興等人策劃廣州起義,並接濟革命黨人的一個基地。當年坑口築有一堤壩,四周植上樹木,頗為隱蔽,對外稱是穀倉、糖廠,實是接濟革命黨人的地方。據說近年有內地考察人員來考察,稱之為革命史跡。

 

秋情

——14行詩祝女兒14歲生日

(三藩市)汪海舟

逢秋葉舞秋色,

片金黃滿天輝。

歲年年秋情在,

卻多少傷心事。

顧兒女童年趣,

之長長留千秋。

份童真世難求,

年月月慰我心。

好明日人生路,

去往事多思量,

確有助獲成功。

己校園多競爭,

活豐富又充實,

明道廣樂隨行。

中美洲之遊雜記

(夏威夷)楊炳煊

    今年3月中旬動了遊興,和內子乘搭荷蘭美國遊輪士打丹號作28天中美洲遊,停泊的海港有16個。可是搭客在每個海港船觀光,要另外支付觀光費,每個海港觀光費不同,就像上餐館拿著菜牌點菜一樣,點你所喜歡食的菜。在啟航前一星期(或10天)你拿著船公司寄給你的海港名單,選出你喜歡觀光的海港或船公司指定該海港內陸的名勝古跡,選好後用電話或網路通知船公司負責部門。

    18日遊輪在加州的聖地牙哥市(遊船總公司所在地)啟航,遊航了兩天,21日到達墨西哥的PUERTO VALLARTO港,只停泊了一夜,不料機器發生故障,修好後延誤了航程時間表,遊船在到達HAUTULCO港時只在港口下碇片刻才開航,在24日應該到達墨國的PUERTO  CHIAPAS卻取消了停泊,25日晨到達瓜地馬拉國PUERTO QUETZAL港。瓜國在西元前是文化顯赫的瑪雅(MAYA)族的天下,那個時代是歐洲歷史上所謂黑暗時代,在中國也許是春秋時代吧。西元後900年瑪雅皇朝沒落,偏巧也就是唐朝衰落開始!現在這國家仍然有很多瑪雅族的後裔。

    瓜國可說是中美洲的活火山國,根據導遊員告訴我們搭客,整個瓜國,活火山倒有9座之多。

    遊覽車從這海港駛入公路,沿途兩旁我們看到很多菜園、果園、蔗園、咖啡林等等。我看到咖啡林卻呆住了,這林場比夏威夷大島的咖啡林更闊大。

    遊覽車進入稱為ANTIGUA的城市參觀殖民地時期的一次大地震倒塌的兩座大教堂,占地廣闊。據說這倒塌的教堂不再復原,保留殘垣讓後人到來「憑弔」。之後參觀未受地震倒塌的教堂和殖民地時期的辦公大樓和公園。

    在返回遊船的碼頭途中,導遊員露出高興的表情,告訴我們這國家有一位名叫MENCHU的學者,在1992年榮獲諾貝爾和平獎哩(瓜國人民卻稱人權獎)!

    遊輪在27日下午6時抵達巴拿馬的FUERTE AMADOR港,我們10多名搭客乘搭中型巴士夜訪巴拿馬市,是巴拿馬國最大的城市。路途距這海港很近,我們遛噠過堡壘、教堂、博物館等。我們只能在這景點趁著電燈光在場地觀賞外貌,是夜晚的時間呀,那些堡壘、教堂、博物館等等,早該「閉門謝客」啦!

     次日游輪通行橫過巴拿馬運河,搭客們在甲板觀賞遊輪從入口到出口的過程。這運河悲苦艱辛的建築史和輪船通過的程式,不是數十個字能講完的,只好留待下次再談。

     29日遊船到達哥倫比亞國的CARTAGENA港。這一天差不多全船500多名搭客落船觀光,10多輛大型巴士在碼頭「候駕」,目的是參觀海拔135公尺高的著名堡壘。這海港市區的建築構造及街道,完全是西班牙的風格,我數年前去過西班牙,而今在這市區四處觀看,仿佛身仍在西班牙。

    這海港的特色,就是沿海岸十數公里築有一道城牆圍繞著。首先是法國人佔據這海港,卻給西班牙人驅逐,英國人來了把西班牙人逐出、佔據這海港達50年之久。西班牙人捲土重來把英國人逐出,擁有了這海港。不過這海港的建築物,仍然有保留法國和英國的風格,通常都是住宅的多。

    4月1日遊輪到達美國佛羅里達州的LAUDERDALE堡,這是遊輪最後的一站,我和內子沒有選擇這海港作為觀光景點,只在甲板上像其他搭客一樣,欣賞這海港的風景和建築大樓。

    翌日游輪循原來航海線回航,在4日晨到達亞魯巴(ARUBA)島,這是3個島組成的國家,其他兩島是BONAIR和CURACAO,恰巧這3個島名是英文字母起頭的3個字母,附近各國便稱這國家為ABC國。

    ARUBA這字是來自該島土著稱為ARAWAK的語言。原來另一土著要ARAWAK族人引導他們去採金礦,常常說「OIBUBAI」,西班牙人聽得多了,便以為這島名稱是OIBUBAI,漸漸地改說成ARUBA。我們坐遊覽車觀賞沿途的青山叢林,之後到達一座蘆薈工廠,一位土著少女解釋如何把蘆薈榨成汁,製成化妝品,如洗髮水、防曬水等等。

    參觀畢,遊覽車載我們到一鬧區,這鬧區有點像檀島的威基基區,只是面積比威基基小,有數間大旅店都是美國旅館業者投資,麥當勞速食店也在這地區發財。導遊員告訴我們:這國家沒有特產,為了振興經濟,唯有發展旅遊業,蘆薈工業則準備試一試向海外推銷,增加入息。

     5日遊船在海上航行,6日橫過巴拿馬運河。在8日到達哥斯大黎加領海,船卻向內海駛入,這裡有數個荒蕪的小島,是哥國為了保護快要滅種的野生飛禽走獸,這數個島就是它們的避難所(HEAVEN)。我們在甲板上流覽這些島嶼,突然擴音機宣佈:廿分鐘後我們的船經過哥倫布在1502年登陸的地點……

    這是3個島排成「品」字形,中間的島就是哥倫布當年登岸的地點。據說哥倫布登岸後,土著對他很友善,贈幾顆金塊給他,他接受後大呼COSTA RICA(意思說「富庶的海港」)。後來這地區就稱為哥斯大黎加國。可惜後來該地區發生大地震,哥倫布登岸遺跡消失了,我們看到的只是一片「光禿禿」的沙灘(當然用望遠鏡觀看)。

     遊船是在中午入內海,黃昏時轉一個彎出來,到達一海港PORT PUETO CALDERTA。遊覽車載我們30多人到達一座鱷魚湖,乘搭汽船觀光這大湖。縱目四望,這湖是長方形,湖中心是一個小島,四周都是大小叢林。鱷魚湖當然名符其實,是鱷魚的居所。有時汽船到湖中心都會有鱷魚擋著去路,駕船員必須把汽船駛向湖畔,站在船頭用一尺長的毛巾打水引開鱷魚,才能通行。否則,如果硬碰橫過鱷魚背,鱷魚發茅(廣東俚語:發怒之意)把尾巴向汽船一撞,撞出禍事來了。

    汽船航行到一個湖畔,湖灘上有鱷魚在曬太陽,我數一數大小鱷魚倒有10多隻;大的有7、8英尺長,小的有5、6英尺長。

    跟著我們再搭遊覽車游雨季森林(RAIN FOREST),坐纜車登上高山,我用眼睛量量,這座山比我國九華山更高,感到這纜車越登越高,倒也會令人驚心動魄。不過我和內子曾游過祖國名山大川、坐纜車都有4、5處之多,養成習慣了。

    第2天遊輪北上,經過海港有3個,都不在我計畫之內。第1個海港是HUATULCO,是墨西哥土人語美麗的樹木之意,第2個海港是ALAPULA,意思是甚什倒不清楚了。

    第3個海港是CABO SAN LUCAS。這海港依山建築,被稱為世界最美麗的五大海港之一,其餘四個是紐約、三藩市、雪梨(SYDNEY)和香港。

    這海港乍看之下有點像香港或者三藩市,我和內子在5、6年前曾來過,遊輪也和從前一樣,要在港口外下碇,由小型汽船到來在這遊輪旁出口分批接載搭客到這海港遛噠或購物。

    有一句老語:十年滄海一番新,這海港一帶不是5、6年前的面貌了,現在是大小商店林立,更有兩座大商場,商場內有數十座攤位,售賣古玩、衣服、汗衫或工藝品等等,都是由土著人士經營。

   根據考古和地質學家考證,這地區本來是一塊大大的陸地,一百萬年前發生大地震,整塊陸地沉沒,以致造成大小不一的島嶼,以及奇形怪石,足以吸引遊人鑒賞。這是回程觀光海港最後的一站。14日遊輪離開CABO SAN LUCAS港,北上回聖地牙哥市。

村邊的橋

(雲南)鴿子

    常常想起村邊的小石橋來。一座青石板建成的石拱橋,端端正正跨在小河上。村裡人出遠門、或要到田地裡勞作,都得通過這座橋。

    這座橋的時間已經很久遠了,橋石上全都長滿了青苔,小橋墩上也滿是雜草。橋面的石板上密密麻麻全是人來人往的腳印、牛馬進出的蹄印。村裡的老爺爺老奶奶們說起這座橋,總是目光柔和語調悠長,說他們爺爺的爺爺奶奶的奶奶都在上面走過呢!這話說完後,總要加上一句:做人就要像這橋一樣,默默地低下頭伏下身子作貢獻,不圖名不圖利,只圖村裡人家有好日子過。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村裡一代一代的人都把這話像種子一樣種進心裡。一生一世呆在村裡的人不會忘記,離開村子距離再遠時間再長的人也不會忘記。村裡的人出去,有人問哪村哪寨的人,大家都不會報村名,開口回答的往往是:小石橋那邊村子的!聽的人沒有不明白不清楚的,說的人沒有不自豪不驕傲的。

    任憑風吹雨打太陽曬,簡簡陋陋的一座小石拱橋啊,一天天一年年看著村子裡炊煙四時不斷嫋嫋升起,雞鳴犬吠春夏秋冬響起,看著村裡的一個個人出生一個個人老去,它卻依舊堅固如昔,不聲不響、無怨無悔地躬下腰,伏在河上,讓安寧幸福的生活緩緩在上面流淌,讓平和潔淨的河水款款在下麵流淌。它卻連像樣的名字都沒有,村裡的人從祖輩就傳下來,親切地喊它小石橋。可對於橋來說,橋就是路的一部分,橋本身就是架在河上的路,它才不在乎有沒有名字有沒有誰記得住它呢,它一動不動伏在河上數百年,心裡想的只是要讓出去的人們安安全全出去完完整整歸來,進村的人笑語盈盈來出村時喜氣洋洋走。

    小的時候,我們喜歡跑出門,溜到橋上玩。要麼把身子伏在橋沿邊看橋底的小河裡,河水清清流向遠方,漁歌魚舞沒有盡時。要麼,坐在橋邊上。高一句低一句地大聲唱“門前石橋下,遊過一群鴨。快來數一數,二四六七八!”承載著小小我們的橋,我們的小光腳丫踩在上面,穩穩當當。我們的小身子坐在上面,舒舒坦坦。我們張開雙腳騎在橋的圍欄石上,再怎麼搖晃身子擺動雙腳,都不會掉下去。那時的我想,這座小石橋,真像村裡的大人們,無論見到張家的娃李家的妞,最愛把他們背到背上或騎到脖上,逗得小孩子們只有開心只有快樂,引得村裡的人家只有笑臉沒有愁容。

    孩子們在大人背上爬上爬下,在小石橋上跑來跑去,一天天就長大了。小石橋越加陳舊了,可你家來更換一塊石我家去添加一坯土,小石橋依舊風雨不動安如山,伏在河上讓人們安安穩穩地來去。村裡的大人們也一天天老去了,曾經背過小孩子的厚實的背駝了,筆直的腰彎了,那一個個一輩輩腰躬背駝的老人們啊,就是一座座活著的小石橋,把一村子人的心都連在一起。所以我們的村子啊,總是那樣的和平友好,大家尊老愛幼、互相幫助,到處都是樂融融樂陶陶的景象。即使是自然災害最嚴重的那些年,別的村裡偷雞摸狗的事情隨時發生,狗四貓三的人出了不少,可就我們村,再窮再苦大家也是和和氣氣!我們村裡的人啊,無論一輩子躬耕田畝,還是到城裡工作發財做官,人人身上都有做橋的稟性和精神!

    小石橋活在我的目光中,也活在我的心裡和骨子裡。小的時候,覺得小石橋很高很高、很長很長,現在看小石橋,很矮很矮、很小很小。可我還是常常想起村裡的小石橋來,如果人人都像石橋一樣做人做事,村莊就是幸福的村莊,國家就是和諧的國家,世界就是和美的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