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威夷政界要人紛紛來信

熱烈祝賀<<藍色夏威夷>>第二集編成出版

本報記者 葉芳

(特稿)夏威夷華文作家協會即將出版<<藍色夏威夷>>第二集的消息,在社會各界引起廣泛重視。夏威夷地區的政府首長、華裔參眾議員紛紛來信表示祝賀。前美國聯邦參議員鄺友良先生(Senator Hiram Fong)寫道“祝賀你們出版<<藍色夏威夷>>第二集和對世界文化交流所作出的不斷貢獻。你們努力地出版華文作家的文學作品是最值得讚揚的。”夏威夷州長本傑明‧卡耶坦諾先生(Governor Benjamin Cayetano)則代表夏威夷州的全體人民,對夏威夷華文作家協會的會員致以問候和祝賀。他在賀信中指出“夏威夷華文作家協會增進東西文化交流,加強夏威夷和中國的長期互利關係。你們跟夏威夷人民分享中國傳統文化的努力,豐富了我們群島多民族多文化的共同體。”還有夏威夷州眾議院議長佘桂人先生(Mr. Calvin Say),州參議員譚鴻章先生(Mr. Rod Tam),州眾議員陳秀萍女士(Ms. Lei Ahu Isa),以及檀香山市長哈里士先生(Mayor Jeremy Harris)等,也都在信函中給予熱烈的祝賀和充份的肯定。

另一方面,本會在籌集出版資金時也繼續得到眾多社會團體和各界人士的慷慨資助,其中Tommy Shell捐助1,800美元,僑委會捐助1,500美元,任中方、陳冰心中國研究基金捐助300美元,都是有力的支持。還有世界各地的華文作家文友,除上期<<珍珠港>>報導過的之外,近來又有著名詩人洛夫,加拿大華裔作家協會副會長劉慧琴,紐西蘭華文作家協會會長林爽等也都遠隔重洋寄來款項資助出版。大家的熱心支持,使我們更加堅信,本會所從事的是十分有益的工作,對文化交流和社會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也使我們對未來更充滿了信心和力量。

 <<藍色夏威夷>>第二集的書稿已全部整理就緒,選收了夏威夷地區和其他海外地區37位華文作家的優秀作品,分為人物記、散文、小說、詩和附錄(評論)五個部份,共有20萬字左右,夏威夷華文作協主席黃河浪為本書撰寫了序言。目前本會已將書稿寄交出版社出版。

夏威夷州長本傑明‧卡耶坦諾

祝賀<<藍色夏威夷>>第二集出版信函

            我謹代表夏威夷州的全體人民,對夏威夷華文作家協會的會員,致以問候和最熱烈的“阿羅哈”。

            我很高興祝賀你們享有盛譽的出版物<<藍色夏威夷>>,因為這是夏威夷華文作家共寫的一本優秀文集。在把夏威夷特殊的風貌介紹給世界各地的中文讀者時,這本書將有利於保存夏威夷華文文學的美麗。

            夏威夷華文作家協會增進東西文化交流,加強夏威夷和中國的長期互利關係。你們跟夏威夷人民分享中國傳統文化的努力,豐富了我們群島多民族多文化的共同體。

            謝謝你們促進國際友好事業。在此,我希望貴會將繼續對本州的華文作家給予鼓勵和機會。

            阿羅哈,

本傑明‧卡耶坦諾

夏威夷州長

2001年4月6日檀香山

資助<<藍色夏威夷>>

第二集出版

第三批樂捐者名單

(截至5月31日止)

Tommy Shell $1800
僑委會   $1500
任中方、陳冰心 中國研究基金 $300
范  純                               $125
洛  夫 $100
劉慧琴   $100
王性初   $100
林李志冰   $100
陳洪鋼   $100
陳鍾大明   $100
黃琪雯   $100
謝汶恬   $100
呂而雅   $100
林  爽 $85
Bichuan Li $25

      至今為止,我們已在<<珍珠港>>上連續分三批公佈了所有樂捐者名單和捐助款項,有的人是一捐再捐,所以名字重復出現。我們會將之匯總後全部刊登在<<藍色夏威夷>>第二集書中,以表示對所有資助本書出版的團體和個人的衷心感謝之情。希望大家繼續不斷支持本會開展工作,為在海外弘揚中華文化共同努力。

各地文訊

  • 現居芝加哥的著名詩人非馬,去年底由廣東花城出版社出版了詩集<<非馬的詩>>,選收了自1957年到1999年的代表性作品,相當全面,可說是詩人二十世紀詩創作的一個總檢閱。
  • 洛杉磯<<新大陸>>詩刊主編、詩人陳銘華於今年三月出版了散文詩集<<天梯>>,收入他從1993年開始創作,並發表於各地報刊的49首散文詩。
  • 泰國<<中華日報>>副刊主編,詩人子帆最近出版了詩集<<只緣在詩中>>,這是他繼10年前出版<<子帆詩集>>後的第二本個人詩集。著名詩人非馬為之作序,書後並附有多篇評文的摘錄。
  • 現居印第安那州的小說家宋曉亮女士,勤奮筆耕,近年陸續發表及出版長篇小說<<無言的吶喊>><<湧進新大陸>><<切割痛苦>>等,最近有新創作的兩部小說將出版。
  • 加拿大華裔作家協會除出版<<加華作家>>季刊外,又與溫哥華的<<星島日報>>合作,在該報編發<<加華文學>>副刊,逢每月第一個星期五出刊:內容包括各種文學創作和評論等,至今已出了十期以上。
  • 由舊金山北美中華新文藝學會主編的<<青華文藝>>第十二期已於今年五月出版,該刊編輯主任陳大哲,副主任兼總編輯葉莉莉,委員有紀弦、吳宗嶽、于民、王芳蘭等。收入該會數十位會員的文學藝術作品,包括詩書畫等。
  • 由曹葉莉莉任社長的舊金山<<中山報>>,於1975年創刊,至今有逾25年歷史,該報第576期第二版刊出葉莉莉女士訪問夏威夷,與本會多位成員會面的消息及合照。

中國周易學會副會長

張善文教授訪問夏威夷

中國周易學會副會長,福建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張善文先生於五月中下旬訪問夏威夷,與本會部份成員會面交流,並在夏威夷大學舉辦易學座談會。

張善文教授對中國古老的易經有深入研究,曾受業於著名易學專家、原福建師大副校長黃壽祺教授,為國學大師章太炎先生的三傳弟子。已在海內外出版<<周易譯註>>(合撰)<<周易辭典>><<象數與義理>>等專著15種,還兼任國家續修<<四庫全書>>經部特約編委,台灣易經學會學術顧問等。多次應邀到美國、馬來西亞、韓國、台灣等地講學及出席國際會議,1992年曾來過夏威夷。

5月19日下午,由夏威夷大學中國研究中心舉辦座談會,請張善文教授主講易經的基本義理和對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等方面所產生的巨大影響。出席者有本會主席黃河浪、理事連芸、田辰山,還有葉鼎教授、丁學成夫人及女兒等文化界人士。張教授還向與會者贈送了他的著作<<周易入門>>。

<<藍色夏威夷>>第二集序言

黃河浪

當時間的馬蹄一躍跨過千年門檻,全世界人民滿懷喜悅迎接廿一世紀時,我們精心編選了這本<<藍色夏威夷>>第二集,作為奉獻給新世紀的心靈禮物。這是眾多入選作家嘔心瀝血的精神結晶。在以英文為主流的西方社會,仍然堅持用華文寫作,已經頗為不易;而且創造出水平高超,風格多樣的文學作品,更加難能可貴。因此可以說,這本選集,是夏威夷雨後天空一彎絢爛的彩虹,是太平洋藍色海面一群亮麗的浪花。

三年以前,我們編輯出版了夏威夷地區有史以來的第一本華文作家作品選集<<藍色夏威夷>>,影響巨大,廣受好評,被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夏威夷大學、夏威夷州立圖書館及世界各地文化機構所收藏。由香港富商李嘉誠出資創辦的中國汕頭大學,在他們編印的<<海外華文文學史>>第四卷第三章中以專門一節篇幅詳細論析了<<藍色夏威夷>>所選的主要作家作品,給予很高評價。暨南大學教授,專門研究世界華文文學的知名學者潘亞暾也曾著文推介。

夏威夷華文作家協會成立以來,大力提倡文學創作,開展文學活動,為讓本地華文作家有一個自已的園地,我們從1998年開始出版了一份<<珍珠港>>文學報,並將其上載到電腦網絡。<<珍珠港>>主要發表本地作家的作品,也收到中港台及其他海外地區作家的踴躍來稿。我們又組織、推薦會員作品到外地報刊發表,先後有洛杉磯的<<新大陸>>詩刊,香港的<<香港文學>>,中國大陸的<<華文文學>>、<<台港文學選刊>>、<<華夏詩報>>等雜誌刊登了“夏威夷華文作品專輯”,並有七位本地作家入選<<美國華人作家作品百人集>>。此外,會員個人作品發表於北美<<世界日報>>、<<星島日報>>、<<明報>>、<<新語絲>>網絡,台灣<<宏觀報>>及東南亞各地報刊的,也為數不少,質量可觀。還有一些會員在鼓勵之下,創作數量大增,並獲得文學獎及各種榮譽,大慰文心。

本會部份成員也應邀出席了“北美華文作家作品研討會”、“第五屆國際華文詩人筆會”、“第十一屆華文文學國際研討會”及“林風眠、李金髮百年誕辰學術研討會”等重要國際學術會議,與世界各地的華文作家進行廣泛的接觸和交流。其中關於中國象徵詩派的開創者、著名詩人李金髮的百年誕辰紀念暨學術研討會,是由本會與李金髮長子李明心教授(也是本會成員)首先倡議發起的,經一年時間多方聯絡籌劃,在李的家鄉廣東梅州市有關部門大力支持和組織下,順利召開。海內外著名教授學者們對長期遭受冷落和誤解的李金髮詩作進行深入探討,充份肯定他對中國新詩發展的貢獻,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給他重新定位。今後,我們仍會繼續與海內外眾多作家增強聯系,共同促進世界華文文學的發展和繁榮。

為了總結近年來本會成員的創作成就,進一步推動夏威夷地區文學寫作活動,在海外弘揚中華文化,我們決定出版<<藍色夏威夷>>第二集,得到大家的熱烈響應和支持。在首集的“編後記”中,我們曾以夏威夷海的純淨、天的廣闊為喻,提出文學性、包容性、獨特性作為審稿的準則,根據一向的立會宗旨,我們仍以這三點要求來編選第二集。

作為文學選集,首先考慮的自然是作品的文學水平和審美價值。經過多年的創作實踐和互相切磋交流,本會許多作家的寫作水平已有顯著提高。再加上不少新作者入選和海外名家助陣,作者人數比首集增加了近一倍,單是擁有博士頭銜者就達十人以上,因此<<藍色夏威夷>>第二集的整體文學成就肯定比首集更加突出,其中羅錦堂、痒弦、李明心等人的文章還具有文學史料的價值。

就包容性來說,可從兩方面顯示出來:一是作者面更加寬廣,本著“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除了本會成員之外,也適量選用本地非會員的優質作品。還有常與本會保持聯系,或曾在<<珍珠港>>發表作品的其他海外地區作家,包括洛夫、非馬等著名詩人。文學無國界,更不必劃地為牢,我們的目的之一既是要與各地作家文友交流,並在海外弘揚中華文化,當然不能自囿於夏威夷一隅,而希望有太平洋那樣廣闊的胸懷,接納更多的海外作家,同時也將自己溶入世界華文文學的大潮之中。另一方面,從本書的內容和表現手法來看,也是豐富多彩,各逞風姿。我們曾一再強調,本會是一個純粹文學性的團體,不涉及明顯的政治或宗教傾向。但我們尊重作家個人的自由,他們在文章中所表達的觀點,並不代表本協會的立場。

至於本書的獨特性,主要是表現出夏威夷的地方色彩和民俗風情。從篇幅來看,這方面的內容顯然比首集增加了很多,既有生活在夏威夷的著名華人的傳記和訪問記,也有普通百姓的婚姻家庭糾紛和生命體驗;既有百多年前早期華人移民的辛酸史,也有今日各階層華裔的現代生活;既有藍天碧海沙灘椰林的海島景觀,又有熱帶草裙舞的土著風情‧‧‧‧‧‧細緻入微的描繪,生動靈活的筆法,不但使本地居民感到親切,相信也會使世界各地的讀者更加響往美麗的夏威夷了。

夏威夷是一個多種民族和平相處、多元文化自由發展的地區,整個美國也主要是以各地移民組成的國家。我們既然身居美國,不但樂意跟海內外各地的華人交流,也希望能與夏威夷各族裔以及全美國全世界其他民族交流。夏威夷地處太平洋的中間,東半球和西半球的交界線上,有此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我們願為中美文化的交流,東西文化的融合,盡自己的一點力量。我們的努力已產生迴響,當我們要出版這本<<藍色夏威夷>>第二集時,就獲得熱烈的反應。前美國聯邦參議員鄺友良先生,夏威夷州長本傑明‧卡耶坦諾先生,州眾議院議長佘桂人先生,州參議員譚鴻章先生,州眾議員陳秀萍女士以及檀香山市市長謝林美‧哈里士先生都寫信來祝賀,對我們的工作給予充份的肯定和熱情的鼓勵。

在籌備出版此書的過程中,本會名譽主席羅錦堂教授、顧問貝聿文先生、丁學成先生、沃鼎盛先生、以及謝信一教授、李明心教授、任友梅女士、吳陳啟蘭女士和蔡皚如女士等都給予積極的支持和幫助,還有廣大會員和社會各界人士熱心捐資贊助,對此,我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新千年帶來新氣息,新世紀充滿新希望,特別是對於海峽兩岸的中國人和散居世界各地的海外華人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轉折點。積弱太久的中華民族,已到了再次振興的時候。隨著經濟實力增長,華人地位提高,具有五千年傳統的中華文化也必將在全世界發揮越來越強大的影響力。著名的英國歷史學家湯恩比說過“二十一世紀是屬於中國人的世紀。”祇要大家團結一致,消除短視和歧見,為長遠的共同目標而攜手共進,我們就能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就有不可阻遏的力量。中華文化是所有華人共同的根,希望大家一起來灌溉,來培植,讓這棵大樹更加茂盛,結出更豐碩的果實!

打一個牢牢的圈套 

非馬

       許多年前我頭一次到香港,住在姐姐家。姐夫在銀行當經理,第二天一早便帶著我到各處去串門子探親訪友。在中環下車後,他拉著我的手說,我們先去擦個皮鞋吧。我看一眼他的皮鞋,光可鑑人,正不明白為什麼這樣雪亮的皮鞋還需要擦,猛然低頭看自己的腳下,才恍然大悟他的錦上添花,乃是為了免去我的尷尬。在美國,我也像大多數人一樣,除了特殊日子如參加婚喪大典,通常都沒擦皮鞋的習慣。看到我那雙不知多久沒沾過油膏的皮鞋,在鞋童的刷子下如饑似渴的饞相,我不免為自己的隨便與大意感到不好意思起來。畢竟,我這是在以衣取人的香港啊!

也許是年輕時代受林語堂《生活的藝術》一書的影響,也許是我天性本就如此,反正我一向不喜歡拘泥形式。在日常生活裡,我盡可能做到崇尚自然、隨心適性。我有一首叫『領帶』的詩,說的便是這方面的感覺﹕

在鏡前
精心為  自己
打一個
牢牢的圈套
乖乖
讓文明多毛的手
牽著脖子走

所幸在美國,特別是郊區,一般人對衣著都相當隨便。平時到研究所上班,除了那些當官或想當官的,大多穿便裝,夏天裡甚至有穿短褲著涼鞋的。偶而穿上西裝打上領帶,總會有人好奇地問,今天是什麼大日子?即使在城裡,許多大公司近年來對員工衣著的要求也不再那麼嚴格正式。一個禮拜總有那麼一天是便服日,讓大家輕鬆地透透氣。

在台灣,衣著的風尚也一直在改變。記得七十年代裡有一個夏天我回台灣,朋友們在一個高級飯店裡請吃飯。我發現座上每個人都西裝筆挺,只有我這客人是個例外。為了避免再碰上這種尷尬的場面,幾年後我再回台灣時,便破例地帶了一套西裝。當我滿頭大汗地走進飯店一看,天哪!滿座的輕鬆自在,我又成了個尷尬的例外。

其實,對衣著感到困惑的,也不只我一個人。喜歡時髦的女士們,不也常常在那裡趕得上氣不接下氣?不信,請看看下面我這首『時裝』詩﹕

一走出百貨公司的旋門
她便發現
她剛剛買來的時裝
已過了時
從迷你到迷地到美兮到醜兮再
回過頭去
每年她總要忙得團團轉
拉長縮短小腿
有如它們是一副三腳
不,雙腳架
而她怎麼也想不通
為什麼一件好好的時裝
一離開模特兒的身上
便縮小變形
走了模樣

二十一世紀記實

(北京)    雁翼

 

一、

新千年就這樣來了

揚起一天飛沙,枯黃枯黃的

頒發一道命令

種草、栽樹、養花

悔改上一個千年的

愚昧的惡行

二零零一‧一‧十七

 二、

中國的新世紀,從南到北

都在熱烈於科技和創新

迷人的身影中似乎有

黑陶的青銅的火箭的

雄姿和呼喚,一種

萬年追求的總爆發

二零零一‧五‧十一

謎夜

櫻子

海一樣地沉睡

不曾在夜晚失去知覺

收拾充滿靈性的身驅

返歸那原始的部落

就象ALOHA樸純野性的男子

喚起了擊鼓聲和HULA舞

在漁船上編織春夢的少女

躺在陽光沙灘上歌唱

繁養、生殖了生命的火種

和自然、生物一起漫延

小島一般地靜謐

就在這長夜裏解謎

夢裏高原

天純

再見馬背上的高原

駝著

一身塵土

像老人

用喘息網絡著太陽的寂寞

一隻烏鴉高叫

這團會飛的黑色

遠遠近近預示了甚麼

看到空中的懸棺和天葬吧

它們有些羞澀

古道和俠客開始不安

沙漠托著腮精選駝鈴

駱駝大喝:就是最初的那個!

於是

抱緊女兒的少婦

透過眼角說

想一蓬紅色繡花

也想門邊多一頂帳篷

串門的時候講不該講的事

其實呢

高原只是腳在鞍子裏放得太久

無法奔馳出

長袍馬褂的風度

和把騷動的綠風收攏

貝聿文元曲小令三首

 

懷鄉

一半兒

 

流落檀山四十年

背井離鄉情何堪

孩童長大不知漢

他鄉慣

一半兒歡喜 一半兒歎

 

檀島一景

一半兒

檀山風景多秀美

日照沙灘鶯燕飛

出水芙蓉甚嬌媚

偷眼窺

一半兒白髮 一半兒肥

沈醉東風

旭日起 光輝普照

黃鶯聲 惱人春宵

忙開窗 迎晨朝

暢胸襟 神清氣好

誦念詩書 細推敲

執鴻毛 心思困擾

絕句五首贈嬌兒

(雲南)張國慶

2000年初秋,小女甫滿十八,又將赴京就讀,因感賦絕句五首,勉之勵之囑之咐之,要皆一表父母之心也。然萬語千言,難盡父母心意,況此短短數絕哉!奈何?

二九芳華二月花,

春溫一片暖儂家。

人間四季有風雨,

雪里紅梅今古夸。

莫道寒窗苦,

翩然樂此中。

雲霞擁泰岳,

風物正無窮。

江海風波險,

陰晴歧路長。

揚帆操舵穩,

一渡滄茫。

人情世事大文章,

筆墨妍蚩常考量。

一入庖丁游刃境,

任裁五色繡雲裳。

晝夜七千忽已逝,

咿啞啼語尚縈懷。

夢魂今逐飛鴻去,

紅葉紛紛侵硯台。

六平山下的汾陽溪

(福建)黃輝

            據明弘治<<長樂縣誌>>“山川”記載:“六平山在縣治東,一縣主山也!形勢六折,神秀平坦,因以為名。”六平山不但山勢神秀,而且水也靈奇。

            六平山數道溪澗穿山而下,其中最大是東溪和西澗。兩條溪澗在半山腰匯合,形成汾陽溪。汾陽溪源遠流長,水力充足,它灌溉一百多畝梯田,它推動十多台確房的水車,為民造福,功不可沒。汾陽溪水清醇可口,飲用無害。每當釀酒季節,城關好多人都到汾陽廟邊的龍潭窟取水,據說用汾陽溪水釀的酒,甜香可口,別有一番滋味。有一時期,汾陽溪水簡直成了“聖水”。那是四十年代末期,長樂城區霍亂流行,特別喝河水的地方尤為嚴重,但汾陽境地方卻安然無恙。當時迷信盛行,人們誤認為是“汾陽爺”顯聖威靈,庇佑一方百姓。於是每天到汾陽廟求神問卦的人絡繹不絕,到龍潭窟取水飲用的人接踵而來。道理再明白不過了,因為汾陽溪水是從深山密林流下來,沒有污染。

            汾陽溪水有的淌過岩面,有的繞過岩石,有的清流拍打卵石,有的直下陡壁,飛瀑落入深潭,輕重緩急,發出不同的聲響。如果在山路行走,立足點變換,細心分辨,自有一番感受。汾陽溪美景良辰不但吸引眾多的遊客,而且給天涯遊子帶來了無窮的眷念:“我懷念從故鄉的後山流下來,流過榕樹旁的清澈的小溪,溪水中彩色的鵝卵石,到溪畔洗衣和汲水的少女,在水面嘎嘎地追逐歡笑的鴨子;我懷念榕樹下潔白的石橋,橋頭兀立的刻字的石碑,橋欄桿上被人撫摸光滑了的小石獅子。那汨汨的溪水流走了我童年的歲月,那古老的石橋鐫刻著我深深的記憶,記憶裏的故事有榕樹的葉子一樣多‧‧‧‧‧‧”(摘自黃河浪的<<故鄉的榕樹>>)

            平時,汾陽溪水潺潺流動,不寬不急,像心地馴良的麂鹿,但一時發起脾氣來,象一頭憤怒的獅子,奔騰叫囂,勢不可擋。

            一塊<<太平橋記>>記載了隆慶三年(公元一五六九年)洪水肆虐:“長樂之東門,舊有觀音橋(橋建後易名’太平橋’),為邑人往來要津,而芝山、六平小有洞天諸流,俱會其下。昔年淫霖暴漲,沖激崩裂,居民架以浮木,苟為濟渡,木又就圮,行者病涉。”

            另一塊<<重修太平橋碑記>>記載了清乾隆甲寅年(甲寅,即一七九四年)洪水造孽:“中秋後九日夜,颶風狂雨煽發,東西兩岸崩壞,不利行人‧‧‧‧‧‧。”

            時過二百年,一九九七年九月七日晚,汾陽溪波浪滔天,濤聲轟然作響,一場130毫米雨量的暴雨,置城關眾多居民於沒頂之災。從以上可以看出山洪危害不淺,這也引起市政府高度的重視。最近完成了內河整治,消除了水災的隱患。這一英明舉措,家喻戶曉,有口皆碑。

愛的尺度

史滌然

            一次偶然在友人面前提及:我好胖啊!

            朋友說:你不胖,不過因為你矮,所以顯得胖。

            隔了些時,我有意向其他友人訴苦:我好矮啊!

            朋友立刻回答:不,你不矮。不過因為你胖,才顯得矮。

            其實我知道自已是五短身材的發福型,既矮又胖;但友人不照世界小姐標準來量度我,也不按普通常例。他們用的是愛的尺度,這把尺,我叫它做恩慈。

            也許你可以稱它為客氣、和善、友情、仁愛。總之,這把尺尊重它所量的事物,對長處顯揚,對短處寬容。

            最近在電視上看到新攝製的,法國雨果的「悲慘世界」,重新體會到這部古典作品的戲劇性,並非善與惡的鬭爭,而是法理與恩慈衝突。法理是公義的,卻顯得如此冷酷殘忍;恩慈似乎扭曲了真理,卻是人間不可少的溫暖情意。正如一個少女,在情人眼中是西施,在x光下是骷髏一樣。這世界需要的不是骷髏,是西施。還是把x光機器關在實驗室裏,讓情人眼多散佈吧!

            上個月我們飛到佛州去逛購物中心。那兒的店員真可愛,你試了一大堆衣服,一件也不買,她還送到門口說:對不起!我們沒有合宜的貨色供你選擇,不能好好為你服務。想到在紐約的店員,同樣情形之下,不熱嘲:怎麼沒一件合你的心意?也冷諷:這麼多時候,買房子也買下來了。

            人實在是隨環境改變的動物,在匆忙擾攘中,恩慈就收歛了,刻薄伸展了出來,弄得大家都不愉快。

            上面提到的情人眼裏出西施,情人變成丈丈以後,西施也改成了糟糠妻。從前看到的缺點,在恩慈之下寬容成病態美、缺陷美;今日見到的長處,也在苛求中轉成了「理所當然」、「過度精明」等等。有一個丈夫嫌妻子走路腳步太重,他從前喜歡的也就是她雄赳赳的態度,沒有一般女孩子嬌滴滴的忸怩。

            女人在這方面也好不到哪兒去。女孩都喜歡有骨氣甚至有幾分傲氣的男孩,但做了賢妻良母之後,又怪丈夫不夠溫柔體貼了。女人還有個錯覺,以為做了賢妻良母,就是專門挑剔丈夫兒女的短處,以為相夫教子就是責夫駡子。

            但恩慈決非虛偽,因為恩慈是真誠,出乎愛,不滲雜其他企圖的。讚美與諂媚的分野即在此。許多人誤解,特別是我們傳統下的中國人,以為「愛之深,責之切」的愛,才是真誠的愛。孩子只受到責,感不到愛。脾性馴良的,在長大成人後才領悟出來;其他的孩子,則失去自尊自信,淪為無出息的小人,一如父母口中責駡的。

            有些父母仔細分析起來,也不太純真。愛是不自私,不求自己的益處的。父母希望兒女成龍成鳳,卻是為了自己的光榮。所謂「光宗耀祖」、「養兒防老」,哪一樣不是求自己的益處?許多父母甚至指定:長子學商,好承繼祖業;次子學醫,替門庭增光;長女學會計,免得別人來理財;次女學外文,嫁個金龜婿…�℅`之,全不尊重兒女的志趣,自己先畫好了框框,往兒女頭上套,我不知道父母有甚麼權利圈定兒女的一生?

            對兒女的婚姻,有的父母更露出了自私。不想兒女結婚的時候,父母就推搪這個條件不夠,那個家世不好,似乎天下有個人品製造公司,等他們去訂貨似的。想兒女結婚的時候呢?又不管三七廿一的把兒女推進洞房去。不要以為我說的是上個世紀的事情,今日的家庭,能以恩慈相待的,還是極少數呢!

            別誤會恩慈是縱容。縱容是不負責任、不辨是非的消極態度;恩慈卻是積極性的。用教師來說,縱容是不顧學生課業,只保自己飯碗的教書匠;恩慈卻是循循善誘,培養啟發學生興趣的良師。

自發的愛情才值得寶貴,才有永久的價值。其他的感情也如此,自發的孝心,上進心,才是真摯的,才能持久。恩慈像溫暖的陽光,和煦的南風,促使人心的良善發芽長大。因此母親含淚的叮嚀比父親的叱喝刑杖,更使我們心服,更能激勵我們向上。

我們中國人是最懂禮貌最講客氣的民族,然而對自己家裏人,我們又是最野蠻最殘忍的。客氣、禮貌一剝掉,就把尊重、恩慈也除去了。現在最時髦的口號是「尊重人權」,讓我們先從家中實行吧!

            我欣賞朋友對我的恩慈。在這把愛的尺度下,量來量去,都量出我的缺點仍有藥可救。單憑這點,就阻止了我自暴自棄的心理,鼓勵我繼續節食、運動;並且啟發我,該常常使用這把尺,去量度別人。

火燒唐人街百週年回顧

楊炳媗

            去年是檀香山火燒唐人街一百週年。

            二零零一年都已來臨了,我沒有看到檀市兩大英文報紙,像珍珠港被偷襲五十週年一樣,寫專文報導,中文報紙方面也未見有「特寫」,讓這一代人們瞭解真相。

            根據夏州歷史有關火災的一段記載:那是一九零零年一月廿日的黃昏,唐人街裡一位老華人暴斃,衛生局認定那老人是死於霍亂,按規例必須把屍體和住宅一起焚燒。可是冬天天乾物燥,衛生局派人來燒屋,火趁風勢殃及左鄰右舍,蔓延起來。工作人員無法控制,待救火車趕到,卅八公畝的唐人街巳成火海,造成四千多名先僑無家可歸……

            在今日找不到痕跡了。但大火沒有把先僑的心燒毀。他們站起來,從灰燼中把唐人街重新建立,才有今日的新面目。

            話雖如此,一九五零年以來,唐人街的商店漸漸地沒有「客似雲來」的現象,餐館也不是「高朋滿座」的氣氛。直到有了一個「水仙花節」慶會,在農曆新年安排一些慶祝節目,才穩定了唐人街商業的旺盛,不致關門大吉。

            一九六零年代,市政府為了改建市容,飭令唐人街附近居民搬遷,更使唐人街陷入半生半死的狀態。後來投資家要在這地區拆卸舊樓宇,興建之四幢「高接雲霄」的公寓,居民雲集,維繫了唐人街發展的根基。

            但在六零年代後期,唐人街卻有藏汙納垢的「雅譽」;在入夜後是販毒、吸毒者和妓女最活躍的時刻。漸漸地他們的膽子大起來。一到日落便開始活動,跟著提早到正午時分明目張膽作販毒、妓女拉客的勾當。早兩年前,一位毒販竟走進一家小商店威逼店主購買值廿元的大麻。店主報警,才引起警方擴展緝毒行動,把注意力集中在唐人街。

            今日,唐人街巳經是安全、平靜和清潔的地區。當年市政府改建市容,除了美化唐人街外,更保存很多古色古香的樓宇,還把這些樓宇重新修葺,粉刷一新,目的是吸引外地遊客到來觀光。

            唐人街是早期移民聚集的地方,他們不諳英語,唯有在唐人街謀生。今日的僑胞巳不再集中於唐人街附近的地區了,而是散居距離唐人街更遙遠的地方。若沒有早期形成的「唐人街」,下一代便不會知道自己是「龍的傳人」。

            有些人憎恨唐人街,這是令人很難理解的事情。猶太人亡國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他們散居世界各地,卻能組織起來、互相聯絡,以及認識自己的傳統、文化和語言,彼此團結起來重新建立了以色列的國家;正因為他們在世界各地都有一個復國的組織和據點,才能發揮復國的功能。

            國父孫中山先生創立民主的中華民國,就是以檀香山唐人街為宣揚革命的根據地;所以這裡有革命策源地之稱。

            檀香山的唐人街是先僑們血淚交流所創的基業,這些基業都是我們珍貴的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