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華作協「秋之韻」中英詩歌朗誦會 創立文化交流新形式
從2011 年開始,「秋之韻」中英詩歌朗誦會(”Autumn Incantations”—— Chinese and English Poetry Recital),已經成為加拿大華裔作家協會的一項传统活動。「加華作協」所開創的這個中西文化交流形式,獲得社會與文化界的認同與讚賞。
2017年9月23日下午,加華作協與溫哥華華埠中山公園合辦的第七屆「秋之韻」中英詩歌朗誦會,在秋高氣爽、古色古香的氛圍中進行。那天出席者眾,除了與會的詩人、翻譯家和朗誦者等五十多人外,還吸引了不少公園的中西遊客進場欣賞。
朗誦會由加華作協執行會長梁麗芳教授主持。首先,由中山公園管理主任Tommy Hsiao致欢迎词,接着,加華作協會長陳浩泉致词,他表示,今年是加華作協創立30周年,該會於7月間舉行了慶祝晚會,亦與西門菲沙大學合辦了「第十屆華人文學國際研討會」,這次中英詩歌朗誦會是該會一系列會慶主要活動的其中一項。
朗誦會首先由著名古琴演奏家湯月明女士弹奏兩首名曲《關山月》與《梅花三弄》,古雅的琴聲頓時營造了氣氛,揭開朗誦會的序幕。获邀参加活動的西裔诗人,都是本地文壇活躍人士,所朗誦的詩篇各有千秋,包括曾任香港中文大學英文系主任的姜安道(Andrew Parkin)教授写给著名畫家劉國松的<四季卷轴>(黃國彬譯),法裔與原住民詩人安祖恩( Joanne Arnott)的<世界創造者>(梁麗芳譯),韓裔詩人安峰子(Bong Ja Ahn)的<紙船>(梁麗芳譯),智利裔詩人阿莉安妮(Ariadne Sawyer)的<贈桑都哈達博士>(曹小莉譯),伊拉克裔詩人羅珊亞莫奇(Lozan Yamolky) 的<你會記得我嗎?>(曹小莉譯),和史柯凡(Kevin Spenst)的<爱中無求>(梁麗芳譯),印裔詩人阿佳伽博士(Dr. Ajay Garg)的<我的父親>(施淑儀譯),以及華裔詩人王藝霖(Yilin Wang)的<距離>(梁麗芳譯),他們精采的作品與朗誦,使觀眾精神為之一振,獲得熱烈掌聲。
本會詩人提供的作品題材廣泛,有陳浩泉的<盈月之魂>(王健 Jan walls譯),青洋的<烏鴉之不容描繪>(胡守芳譯),黎玉萍的<辛特拉的名單>(陶永強譯),陳華英的<聽歌>(胡守芳譯),張玉春的<放風箏的女孩>(自譯),盧美娟的<草原上的馬蹄聲>(自譯),陳麗芬的<羽毛>(張玉春譯),韓長福的<月獨吟>,勞美玉的<告別黎伯(黎紹聰)>(王健譯),以及韓牧的<全人類的頭髮都是白的>(王健譯)。參加的朗誦者,除了翻譯者之外,還有李盈教授和作協理事施淑儀。與西裔詩人的作品一樣,華裔詩人的作品內容也豐富多采,有對自然景物的吟詠體悟,有對社會時代的關懷,也有寫人詠物,等等,宇宙萬象,大千世界,點點滴滴,落在詩人筆下,字詩行間就閃耀出了智慧的亮光,讓人沉吟深思。
朗誦會的出席者還有嘉賓陳淑雄、余玉書、李真雨、Dr. Moore,加華作協理事李敏儀,會員曹小平、程中慧、周孟釧、鍾穎珊等。詳情請瀏覽網頁:www.ccwriters.ca 。